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直到,四季都错过——“吾土吾民”高二6班主题班会报道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1755 发布时间:2012-03-28 09:39:15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人,养育了、培育了、塑造了我们。这个沉甸甸却又富有深意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话题,由吾土吾民PPT上四个厚实饱满的大字,主讲人金洋英姿飒爽的开场白,揭开了,扑面而来一阵杭外文化节独有的深厚的人文气息。

帷幕一揭,主持人便引经据典,阐释了土与民的辩证关系。《管子·水地》认为水性决定着人性:齐国之水“遒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国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国之水“浊重而洎”,故其名“愚疾而垢”……《荀子·宥坐》认为水为德之象征: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洸尽,似道……《孔子家语》认为土质决定性格:“坚土之人刚,弱土之人柔,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息土之人美。”

在用古人先贤的智慧武装自己头脑之后,主持人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地说出:“华夏大地孕育了中华民族,黄河长江是这个刚毅的民族奔腾不息的血脉。”其中包含着浩浩不止的热情与细水长流的温存,深深感动了在场的同学们。

接下来,主持人开始细致地阐述“吾土”。乌镇,千岛湖,西湖,钱江潮,朱家尖,南湖,山沟沟,雁荡山,安吉……这一连串的名字不仅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风景区,更是养育着同学们的土地的面貌。每一个地方,更是由成长于那片土地的同学们,甚至班主任,来讲述吾土。尽管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罗列出每个同学成长的足迹,但挂一漏万,一般性寓于特殊性当中,每一个故事都能勾起同学们心中最真最纯的那片心灵的港湾。

在这漫长却又短暂的介绍之后,主持人总结道:“其实,风景就在我们身边。吾土,便是此刻你脚下的土地。” 最后引用著名爱国诗人艾青的诗作为结尾“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