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担当——记高二1班人生导航课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685 发布时间:2020-09-21 01:56:18
新学期的第一周已然过去,同学们也彻底告别了暑假,投入到新学期紧张有序的生活中。上周末我们班同学观看了央视《开学第一课》,有颇多感触,9月7日,高二1班便以“责任与担当”为题,组织了本学期第一堂人生导航课。
2020年的《开学第一课》围绕着抗击新冠疫情展开,介绍了在这次疫情中做出贡献的人民英雄,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传递了勇敢向前、无私奉献、担当团结和珍爱生命的理念。导航课上,我们以此为依托,共同讨论“责任与担当”的深刻含义。首先,主持人带领大家回顾了《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并着重介绍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阐释他心中“担当”的模样,他虽已年过八十,但依然精神矍铄,展现出的勇于担当的精神令人动容,钟南山院士还教育我们热爱生命,强健体魄。还有张定宇院长分享了疫情期间热心市民们的暖心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深陷灾难中的人民群众强大的团结力量和敢于胜利的精神品质。这些内容让大家很有触动,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让叶申华同学颇为感动的,是驰援湖北的医疗队伍,惊叹于医疗战士们的“神兵天降”。她认为这就是军人和医者的担当,他们坚毅的面孔,疲惫的微笑,无不向同学们铿锵有力地传递出何为担当。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做无私奉献,什么叫做勇于担当。这种精神感召也让作为时代新人的我们,更加有信念、有勇气,更加相信自己能在不久的将来,为社会、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随即,主持人向同学们追问:“什么是担当?”朱心远同学起立,很认真地解释他心中担当的含义:个人的担当在于不逃避,在于敢于承担;对集体的担当在于扛起应付的责任,敢于接受关键性任务;对国家的担当则表现为热爱祖国,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正是这些不同层次的担当成就着人的全面发展。接着问题便指向担当的意义,同学们思考后给出了非常精彩的理解。李沐芷同学认为,社会一旦缺失责任与担当便会陷入混乱,而一旦每个人都能有承担的意识,便会推动和谐社会的持续发展,也能发挥个人潜能,促进个人的发展。担当同时也是一种使命感,受之于国,担之于己,如同疫情中一个个白衣天使撑起了整个国家,担当就是这种深厚的家国情怀的体现。
讨论中,寿成杰、胡军涛、陈诗雨、陈安琪等同学也从不同方面讲了自己对于责任与担当的理解。我们的讨论结束后,焦老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精彩分享,并特别说明,分享本身就是担当的体现。此外,焦老师强调,担当不是豪言壮语,担当就在我们身边,还特别例举了近期发生在我们班的一件事情:我们班结合学校、年级组的要求,以及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每位同学的发展需求,确定的班级目标是:有理想、有担当、真诚进取、人人有机会、人人能成才。基于此,班级进行了座位调整,而在调整过程中,副班长沈思彤同学的表现让人感动,从她身上可以看到杭外学子的特质:严谨笃学,宽容大气。她的积极乐观,她的勇于拼搏,她的敢于承担,她的大局意识,值得每位同学为她竖起大拇指。这就是我们身边勇于担当的榜样。同时焦老师也表示,相信我们高二1班一定存在一批这样的同学。
此次导航课上,同学们透过一个个令人动容的事例,切实感受到责任与担当的力量,也明白了每位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应该培养一份坚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加努力进取,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对自己的成长负责,这样的我们才能担当得起国家的未来。
高二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