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青春灵感,点亮科学生活——第17周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 浏览次数:2187 发布时间:2019-12-17 02:12:46
演讲者介绍:吴天睿,高二5班,校综合素质优秀生,2019年英才计划学员,“英才计划物理学科优秀学员”获得者,积极参与校内外科技创新活动,曾获得2018年VEX机器人中国总决赛冠军,2019年太空城中国总决赛铜奖。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高二5班的吴天睿,两周前很荣幸作为浙江省“英才计划”的代表,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2019中学生英才计划物理学科论坛。经过理论考试与课题答辩,我被评为“物理学科优秀学员”,并获得参加“2020年ISEF冬令营”的资格。
我相信高中的同学对英才计划并不陌生。英才计划是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主办的项目,旨在帮助中学生在科学家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体验科研过程,树立科学志向的培养计划。作为一个长期培养的项目,英才计划不同于其他的一些数学物理竞赛,它不是侧重于学习现有知识,更多关注的是一种科学研究以及探索新兴事物的能力。学员们在大学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活动,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与导师合作研究课题,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培养科学兴趣,提高科研综合素质。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教授曾经说过:“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们觉得做科研很酷。”是的,做科学研究是件很酷很有意思的事。我于去年12月入选英才计划后,首先参加了在厦门大学的物理学科冬令营,并在一系列科研学习中体会到了科研活动的魅力。之后,在浙江大学,方教授带我参加了一些关于凝聚态物理与计算物理的专题讲座,同时也引导我开始学习必要的科研技能。下半年,我在教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课题研究。起初,教授提出了两种选择课题的方案。我既可以跟随导师参与到导师的团队项目中去,也可以自己选题。虽然教授的课题看起来高大上,但在团体项目中我能做的也只能是一些“杂务”,并不能参与科研的全过程。所以,我选择了一个生活化的课题,并最终在方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这个课题。
在为期一年的培养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乐趣和魅力。科学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只是取得一个成果,更多的则是在科研过程中锻炼了科学创新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思维。阿西莫夫曾说:“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 一年来,我利用每个周末参与课题的研究,主动学习思考,利用不同领域的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只有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才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后的顿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英才计划”项目也不是一个比拼科研成果的比赛,它更多的是一个给予中学生科研机会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在真正的科研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对基础学科的兴趣。正如武向平院士在评议结束后所说的那样,学员们有没有很好的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探索前进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科研更深层的理解。
就在最近,一些热爱科研的同学已经报名了2020年英才计划,开启了自己的科研路。其实,科学研究不一定是要参与某个项目,不一定来自课堂,它可以是生活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利用身边的材料探究关于速冻食品的问题,还是针对老年人设计一种更好的锻炼装置,只要前人没有做过,都是有意义的科研活动。就在这个学期,学校举行杭外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希望能有更多热爱科学研究、有科学志向的同学们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主动探究身边的科学问题,培养自己的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了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让我们拓宽视野,一起触发青春灵感,点亮科学生活。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