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分享“神器”,共同进步——记初一(4)班学习经验交流班会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1190 发布时间:2019-12-11 01:40:51

期中考试的“季风”刚过不久,同学们躁动而炙热的心还未平复下来,学习上的那些小毛病像雨后春笋一般,一个个冒出了苗头。12月2日,班里几个“领头羊”接到老师的指派开展了学习经验交流班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工作是学习很重要的一环,其中,安排时间必定让很多同学摸不着头脑,徐亦心和詹宇欣在这一方面给了我们详细的建议。前者的四象限法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她把许多时间划为四个区域: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分完之后你便会清晰地了解你对事件的安排,这时候后者对自我催促的建议就越发重要了,自我管理能力不只是先天的能力,还有意志力和抗干扰能力。这下,晚自习的时候便不会有人交头接耳、无所事事了。詹宇欣同学则着重分享了自己如何做计划,如何挤时间的一些小秘诀。林函宇同学从考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切入,重点讲了“怎么发现自己的问题”的方法——自我提问,“如何解决问题——记录问题,寻找合适的。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层层递进,实际性地点到了“反思自己”的深刻意义:善于从反思中来改进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思想上升到行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的方法成千上万,可应睿点对社会的复习方法独树一帜。他经常在脑海里“下载”“更新”他的世界地图,他会由国家、地区、板块联想到水文、人文、经济,使其连接起来,同样类型的信息在脑海里也会串联起来,从而制造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互联网”。对了复习归复习,可不能偏科,丁辰同学用自己“生动形象”的例子(虽然都是高分)的分数差给了我们一个警醒,复习不仅要专注,还要“雨露均沾”。丁辰则通过成绩数据的整体分析,阐明了大部分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把知识学习和复习落实到平时的积累。只会通过临时抱佛脚,从而只做到了笼统的接受知识点,没有融会贯通,遗漏了诸多细节等问题。我们应该形成完整,系统化的知识链和学习方式。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郑一诺同学把自己的读书秘诀拿了出来:读书,要读有营养的书,要读有启发的书,要读三观正的书;读书要专注,读书要细品,读书要摘录。沉迷书本无法自拔的朋友们也不用慌张,只要像詹宇欣同学一样将时间表牢记于心,或者请求他人抢救即可。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是何物?是语文考试高分必经之途上的拦路虎——作文!当你怀着希望和憧憬靠着自己复习的知识、读书的积累、安排时间的成果写完前面部分,却发现作文没有思路。金睿同学她带着大纲走来了,题目:最后写,一开始就不仅浪费时间还会限制全文中心,相当于给作文欲飞的翅膀撞上了枷锁;开头:“大海捞针”法最能搏老师眼球,其用法即是由大“想”小,引出主题;正文:多用排比,联想,比喻等修辞手法,这样能使文章细节化、实质化,更加圆滑、不水;结尾:意味深长,点题;结构:疯狂点题就对了。至于题材是循规蹈矩还是剑走边锋,送你们一句话:艺高人胆大,瞎写分数挂;只要有文笔,石头也生花。新奇的题材好似“悬崖勒马”,不成功,便成仁,可别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相信有了这些“神器”,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们成绩不理想了!

                                       初一(4)班 卢泓晔 金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