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记高二(3)班班会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2509 发布时间:2012-03-08 10:11:57

35日,是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日”,而2012年的35注定与往年不同——高二(3)班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以“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为主题的班会课。

雷锋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说他熟悉,每个人几乎从小就认识这个“中国好人”。他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他的激情洋溢的日记,他的永不褪色的大军帽和年轻质朴的笑脸都在每个人的心里或深或浅留下了敬佩的印子。说他陌生,对于他更真实、完整的人格,对于他光辉形象背后的一切,是很多人不曾理解甚至是思考过的。

中国社会在近半个世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雷锋精神”却屹立于时代前进的大潮中巍然不动。从中,我们似乎可以认识到一种微妙的“普世价值”寓于其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好人的外在标准也许有所改变,但其内在的精神却是恒久不变的。

班会以“雷锋的故事”这一部我国优秀爱国主义3D动漫引入,在短时间内拉近了同学们和雷锋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全班同学满怀热情地开始了讨论。就“雷锋精神”的实质和它的现实意义,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人提到了自己身边具有“雷锋精神”的同学,认为经过半个世纪的传承与发展,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潜移默化渗透进很多人日常的行为之中。也有的同学提到了“红得发紫”的活雷锋——辽宁鞍山钢铁厂的普通工人郭明义。他用最质朴真实的行为和语言,诠释了当代的雷锋精神。

不是每个时代都有英雄,但是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雷锋,他们身上或许带着不同的时代烙印,但他们的内在却是相同的,与时代变迁无关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每个时代也都需要属于自己的雷锋,来匡正这个时代的价值观,温暖这个时代。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都对雷锋以及“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许我们无需纠结于雷锋到底是一个真实的人,还是时代宣传的产物。我们只需要记得,

从明天起,要做一个好人。

献血,捐钱,扶老太太。

从明天起,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有一个梦想,明天的中国,春暖花开。

                           (高二3班 秦诗画、顾硕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