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雷锋 就在我们身边——高一(8)班主题班会通讯稿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3054 发布时间:2012-03-08 08:37:46

雷锋,一个普普通通的解放军战士,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曾经响彻中国大地,在那火热的年代里,多少颗心为他而跳动,又有多少人把他的日记做为座右铭,学习一生。在35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高一八班开展了本次班会活动。借用罗丹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雷锋,而是缺少发现雷锋的眼睛,我们借纪念雷锋这个平凡的伟人为契机,发掘我们身边的雷锋,发扬雷锋精神,使我们的班集体更加团结,互助和友爱。

也许,做一名“活雷锋”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复杂,在和平时代不需要我们舍己为人,也许举手之劳,我们就能使自己,使别人收获别样的快乐。班会伊始,我们思考自己做过的最近一次好事:捡起同学掉落的饭卡、帮同学打热水、帮同学整理课桌……在同学积极的讨论中,不难发现,不需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举,雷锋精神在平凡的小事中闪烁着光芒,而通过何友珏、吕嘉惠、张志豪的情景剧更是让我们确信,雷锋并没有走远,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接着,主持人们介绍了雷锋的生平,以及2004年“感动中国”的白芳礼老人。九旬老人几十年复一日的坚持告诉我们,“雷锋精神”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在小事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而在我们的身边,杭外志愿者协会也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志愿者们运动会时管理钉鞋,“五大节”时维持秩序,杭外剑高志愿者协会更是将汗水与爱心洒在遥远的云南。当然,在高一八班,也不乏助人为乐的同学。短暂的小组讨论过后,我们推举出了不少“雷锋”典型,他们或许没有出众的成绩,没有滔滔的口才,但他们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同学,用实际行动创造着善与美。

随着物质生活的重要性逐渐上升,人情日益淡薄,当“小悦悦”事件、“彭宇案”昭示着道德的滑坡,使人们不断发问雷锋是否消失的同时,我们敢说:不,雷锋还活着。雷锋,一个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青年,早已不仅是五十年代的时代烙印,更是我们——新一代青年的楷模,是爱与信念的象征。在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雷锋精神,任何时代都有人在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而雷锋,不是遥远的记忆,而是我们的身边一个个普通的同学。让我,让你,从现在行动起来,建立一个更融洽的世界。

(高一8 倪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