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充满爱——高二年级演讲视频观后感汇编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1956 发布时间:2012-02-24 12:43:57
2月19日晚自习期间,高二年级同学在教室中观看了以“让生命充满爱”为主题的演讲视频。一次演讲虽然是短暂的记忆,但“爱”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观看视频后,许多同学也对“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爱自己”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
依佛家的理念,这世间原本便充满爱,只是芸芸众生拨不去心头一点迷雾,看不见一片艳阳而已。自古便有倚高才而玩世,凭厚貌以欺人者,都是被遮蔽了本性。即使发展到今日,仍可见此等人,不可谓不悲痛。而有一个声音,能够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如同水银泻地,使人醍醐灌顶,之前所作所为,历历在目,悔之不及,追之不得,又不可谓不入木三分。
回想之前行径,再与演讲一对比,方知何为幼稚。譬如师生关系,本应当平等,然则当一个个调侃的外号被冠在老师之上时,传道授业解惑之人竟成为口上一谈资,也未免太过。我们有时认为这是师生关系进步的体现,是进步吗?还是对礼之不重,对师之不尊?恩重难酬,名高难称,天地君亲师的传统观念早就被打破,但是作为陪伴我们度过人生中最重要时光的先行者与前辈,对他们的尊重是为何物,不是口上说手中写便能道尽的。只有在与老师相处时候的言行才能体现内心真正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并没有那看见老师向后转起步走的恶行,于表面功夫,我们是做得很好的。至于实质,留待实践来思考。
师生关系在背后推动着教与学,教与学又推动我们向更高远的目的地前进。虽然人生中我们都想要完成很多事,但是时不我与,感受过激昂,沉寂时我们更应该向为何此时还不投身书海,为何在自习时还要高谈阔论?书海之外是形形色色的泥淖,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到用时方恨少,竞相自挂东南枝。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已经不再是幼稚懵懂的孩童了。我们有自己的使命要完成,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要追逐。这更需要我们在现在把握时间,完成脱胎换骨的飞跃。那抑扬顿挫的声音正在告诉我们何为爱,何以爱。许多同学在听完这声音之后感慨万分,但这感慨不能使一时兴起,而更应该伴随我们一生。
——高二(2)班 张哲天
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过程中,演讲者从“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四个角度讲述了如何让生命充满爱。演讲者在这演讲过程中穿插了几个感人的小故事让听众感触更深,其间讲到高潮处演讲者的几次呐喊更是触动了听者的内心深处。这是一场很有教育意义的演讲,教会了我们应该去付出更多的爱。
——高二(6)班同学
演讲者多次在台上提到“东北人爱面子”,不愿把心中的情感抒发出来不愿对父母老师表达自己的爱——其实我们“南方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或许是觉得别扭,或许是觉得拉不下脸,我们总是习惯对父母师长“冷嘲热讽”,表现出毫不在意的神情。但面对那些默默耕耘的奉献者,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在演讲者的煽动下,现场的学生不由得落下了眼泪,更有人激动地抱住了身边的父母。虽然我并不很认同演讲者的动作语言,但我同意他的初衷——我们需要更多的勇气表达我们的爱,尽其所能让长辈老师体会到敬重与爱戴。
——高二(6)班同学
《让生命充满爱》演讲报告会上,邹教授从“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四个角度,让我们经历了一次爱的洗礼。
一个黑人男孩在奥林匹克马拉松赛场上摔倒流血又爬起来坚持走到终点的例子深深打动我们的心。他是为了国家在战斗。当他站在跑过终点的那一瞬间,所有人都为之鼓掌。反观我们自身,有的大学生连国歌歌词都记不清楚,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省呢?
“你爱你的老师吗?”“爱——”可是心里却想的相反,有时候学生会说老师的不好,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老师身上的伟大。在山村支教的李静老师由于受不了苦而想离开的时候,她对山村孩子不舍的情却使她下决心留在山村教学了一辈子直到她38岁那年癌症离去……还有52岁的殷雪梅老师,带学生外出路上遇车祸,由于她推倒了几个学生,使得学生幸存,而她不幸身亡……这些例子太多太多,中国有许许多多伟大的老师,就在我们身边,
“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吗?”“你给父母洗过脚吗?”现在的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关心父母。我们为什么对父母这样冷淡?我们这是怎么了?爸爸妈妈每天辛苦上班,而我们又不挣钱,又是家里最大一笔开支,天天看见爸爸妈妈辛苦的身影,我们连一句“你们辛苦了”都说不出口,真的太对不起他们了,我心里酸酸的,眼睛肿肿的,这次回家一定要多陪陪他们啊。
有一种感动是无法用语言诉说的,有一种关爱是只能用心去体会的。但愿这次演讲能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留下永久的记忆。
——高二(2)班 许庆
只有感激自己的拥有才能真正地拥有。
想想我们拥有的可贵的感知:敏锐的双目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光和暗;灵活的双手创造了世界的武术可能性;双耳让你能够理解现在与未来;而鼻与口则让你更加享受世界的精致。
你的感知的组合是那么丰富多彩,以至于你觉得不可承受任何一项的缺失。不然世界会是怎样?你无法了解。
可是我们知道,其实许多残疾人并不悲观,相反他们比许多人都更加感激这个世界。他们知道自己的世界有所缺失,但是他们发现自己的世界并不空虚,这个世界依然饱满得令人振奋。所以他们感激着,为这个世界的富有而快乐。
而人们却往往在失去了之后才意识到拥有的可贵。这种迟到的爱难道不令人悲伤吗?
如果,我们能够自始至终地爱着自己的世界,自然就会感激自己的拥有,也会感激别人的给予,从而发现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爱,让爱的意义真正明确起来。
——高二(8)班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