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在第十六届“21世纪•新东方杯”英语演讲比赛浙江省总决赛中获得佳绩
学子风采 浏览次数:9296 发布时间:2018-01-26 08:59:54
日前,由中国日报社主办、21世纪英语教育传媒承办的第16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新东方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浙江省总决赛已圆满落幕。我校学生在外文组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经过激烈地角逐,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荣获最佳组织奖。在此,对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对全体外文教师、尤其是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同时预祝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初中葛婧同学和高中吴焱时同学再创佳绩!
以下为获奖名单:
选手姓名 |
班级 |
奖项 |
指导老师 |
葛 婧 |
初三(3) |
省决赛冠军 |
徐玉芬 |
王喆炜 |
初一(1) |
省决赛一等奖 |
陈培君 |
何依函 |
初三(4) |
省决赛一等奖 |
徐玉芬 |
俞懿轩 |
初二(2) |
省决赛一等奖 |
潘 娜 |
张 澄 |
初三(4) |
省决赛一等奖 |
徐玉芬 |
魏 菁 |
初三(3) |
省决赛二等奖 |
徐玉芬 |
吴焱时 |
高一B |
省决赛亚军 |
朱 梁 |
周毅可 |
高二(5) |
省决赛一等奖 |
方 静 |
葛晓辞 |
高一(5) |
省决赛二等奖 |
郑小英 |
俞欣扬 |
高二(1) |
省决赛二等奖 |
吕 进 |
郎朗天 |
高一(2) |
省决赛二等奖 |
王泉林 |
此次我校参加21世纪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战绩颇丰,这与选手们充分地准备,良好的心态以及辛勤的付出是分不开的。我们更要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悉心指导的各位老师和热情分享的学长学姐,他们分享参赛经验,帮选手纠正发音,修改演讲稿,模拟评委提问,评点演讲技巧,是他们成就了杭外学子的优秀,是他们演绎了杭外精神的传承。
在这次比赛中,选手们学到了新东西,开拓了视野,吸取了经验,他们感触颇深。
以下是获奖学生对于参加这次比赛的感受:
初中学生参赛体会
此次参加21世纪英语比赛,收获的不仅是英语的提升,更是一种人生体验和成长记忆。还记得报名时一百个不情不愿,心中满是因上一届比赛过程与结果带来的心灰意冷和对再次站上那个讲台的恐惧,所以一脸的无所谓,一心的放任,所以十分理所当然地用初三学习紧张,要准备直升考等理由搪塞,不想再次参加比赛。
这种无所谓不care的心态让我的英语老师徐玉芬老师费了很大的心思。这个曾经让我初一停止一切比赛,扩大原文阅读,关注国际时事,注重知识储备的老师特地找到我进行了一次深谈。她告诉我,“低调了两年积累了两年,现在的你有优势也有实力,权当是几次月考之间的休整,权当是去玩一场比赛,看看我们能走多远,不为谁,就为了看看受挫之后的自己还能不能站在演讲台上。”于是我便抱着再参加一次也无妨的态度报了名写完了演讲稿,并于11月份参加了杭外专场晋级省赛。复赛晋级之后跟其他三位同学一起,在月考的间隙准备着1月份的省决赛。我们每周进行一到两次集训,由徐玉芬老师把关,也有在学考选考间隙忙里抽空的高三学长学姐陪我们模拟。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切入话题,对已备演讲一字一句地进行推敲,反复琢磨每一个词的用法,反复练习每一个词语的读音;又根据问题大纲整理回答思路,训练语言组织能力和培养有深度的思考能力。我在那样无形的推力下,开始审视这场比赛对于我的意义,态度也有了巨大的改变。看着徐玉芬老师为了我们的赛事忙前忙后,请学长学姐们前来陪练,教我们挖掘运用多年来积累的点点滴滴……我感动,感激。像她这样,nice, positive and tough,我也可以。她开玩笑说她出场费蛮高的,半决赛不来的,总决赛才会赶来!果然总决赛前一天晚上10:00,她从上海赶到下榻酒店,进行最后一次赛前指导,比赛当天亲自坐镇现场,使我们在演讲台上能够尽显杭外学子的风采。这一路上,尽管有不情愿,不乐意,尽管曾迷失了方向,模糊了目标,但是始终要记得我们是杭外人,我们不会放弃努力;我们有杭外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引领,为我们照亮前方的道路;还有很多同学和学弟学妹在身后为我们祝福。这就是21世纪演讲比赛教会我的——在迷途之中的锲而不舍,对杭外的老师和同伴们永远的心怀感激。
——初三(3)班 葛婧
First, I want to thank all of my teachers, judges and fellow contestants , especially my English teacher, Ms Chen.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a wonderful opportunity to improve my English speaking!
Practice makes perfect. If you want to do something well, you should spend a lot of time on it. I got well-prepared this time. And that's why I got the first prize. At that time, Ms Chen helped me a lot. We thought about different questions together.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is contest, I realize that having our own idea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English study. Then find powerful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ideas. In the end, your opinions will be well-received.
Last but not the least, when you are standing on the stage, you should be confident and believe in yourself. If you have enough confidence, you can do it well.
As a student of Grade 7, I know that I have a lot to do to improve my English. Therefore, I will learn more, speak more and practice more to make my English better and better!
——初一(1)班 王喆炜
这次获奖,对于我来说,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前期的努力投入、学长学姐的一路陪伴和老师家长们的付出。
似乎是情理之中,我们能够获奖。我不想说我们累,更不想说我们苦。因为我们背后有着更为我们操心的老师家长、学长学姐们。两个星期以来,每天中午的“聚会”,讨论题库中的有趣又带有深度的题目;针对自己和同学的稿子提出其所有的漏洞及有可能相关的即兴问题;一次又一次地站在讲台上,在指导老师和学长学姐面前演练……这一切的一切都“lead to our success”。
说是意料之外,不算夸张,确实如此。AB两个分赛场中的选手,来自各个学校,却有一个共同点——实力不容小觑。从完美的有备演讲到思路清晰语言流利地即兴问答,似乎并不确信自己能够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到最后的获奖。但是获得了奖并不意味着就达到了我们的目标而可以停滞不前。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赛场上的竞争者,他们的实力不容小觑,一次碰面不仅测试了自己也获得了经验。这也就是为什么,意料之外的获奖。但是获奖只是一种助推器,而不是最根本的动力器。或许哪一天再次相见又将是一场“战争”。“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努力。
——初三(4)班 何依函
2018开年初始,我有幸再次参加新一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新东方杯”英语演讲比赛,获得初中组一等奖。作为一名初二的杭外学子,我深深地感受到正是有了杭外这片肥沃的教育土壤,让我可以不断地吸取知识养分,生根发芽;正是因为杭外“宽容大气、严谨笃学”的校风,使我得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从而有机会站在“21世纪”的平台上,与更多优秀学子同台竞技,交互学习。每一次的演讲比赛于我而言都是一个学习提升,超越自我的过程,在此也要特别感谢我的英语老师Ms.Pan,从讲稿立意、遣词造句,到语音语调、台风形象等方方面面给了我诸多建议和悉心指导,从而有信心走上演讲舞台,从容自如地展现风采,表达观点。在比赛结束时,点评老师说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他说:“英语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语言,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这也许就是杭外英语教学理念的一种“浓缩”吧。想起在日常的英语课上,老师不仅教我们学习语法、积累词汇,还经常组织配音、短剧表演等活动,充分调动我们“用”英语的积极性,让我们学会在生活、艺术等方面如何纯正地道地运用英语,领悟语言本身的艺术魅力;同时,我们还经常在英语课上就一个话题展开辩论,这既锻炼了我们独立思考能力,也提升了反应能力,且用非母语准确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非常具有挑战性。
有人说,学习就要像字母“T”一样,既要如那“一横”广泛涉猎,也要像那“一竖”深挖精专。路漫漫其修远兮,漫长的学习之路会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也必然伴随失败的痛苦,但这都是一种收获与成长。让我们一切归零,脚踏实地从“新”出发,拥抱2018,迎接新的挑战!
——初二(2)班 俞懿轩
参加这次英语演讲比赛,无疑是对我个人英语能力以及信心的一次挑战和超越。由于最后两天才决定参赛,赛前准备的时间非常紧迫,在比赛时又看到许多选手在台上用纯正的美音慷慨激昂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挥洒自如,自己临上台前不免有一丝紧张。但我想比赛不仅仅是为了胜负,更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我逐渐变得放松,从评委露出赞许的眼光中我也收获了自信。
回顾整个过程,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和学长们对我们的帮助。赛前,我的英语老师Grace抽出许多宝贵的休息时间一遍遍地听我们的演讲,纠正我们的语音语调,指导我们即兴回答问题时应注意的重点和技巧,并肯定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进步。学姐俞可心在繁忙的课业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为我们备赛,学姐袁清怡、学长周臻来学校帮我们模拟评委提问,学长唐杰发来他参加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的视频给我们观摩,他们同时也分享了他们宝贵的参赛经验。在这里,我想向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师长学长学姐表达我最深最真的感谢。我们得到的肯定和收获亦离不开学校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走廊上背课文的同学排起的长队,中午广播里播放的悦耳的英文歌曲,五彩纷呈的英语活动,这一切都体现着杭外人对英语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激励着我迈出超越自己的一步。
You never know until you try.
——初三(4)班 张澄
这是我第一次站上21世纪英语演讲比赛浙江省半决赛的舞台。尽管第一次尝试没有完全发挥好,但非常珍惜这一次的机会。在这次比赛中,我并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可能是由于经验不足的原因,我在台上异常紧张,完全无法发挥出平时模拟时的水平,指导老师反反复复地叮嘱也都抛在了脑后。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准备的过程记忆深刻。我似乎从来没有那么认真地去准备过什么,因为我几乎不相信我能够通过复赛。我的确是不自信的,但在我得知复赛通过的消息之后,脑海里回想起的还是那一句徐老师的经典名言“Work hard, dream high”。这是从我入学以来就一直陪伴着我的一句话,我直至现在才做到了dream high,要有志向,要有自信。同时,在这次过程中,学姐学长以及徐玉芬老师教会了我很多,关于演讲技巧,回答技巧,以及很多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通过这次比赛,我才真正地开始了解演讲。我开始知道了如何在台上保持仪表端正,保持微笑,如何与评委进行互动,眼神交流,如何清楚地表达等。我想,对于我来说,这一次经历很特别,它让我真正看清了自己,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学到了宝贵的经验。如果经历是一种财富,那么这次经历让我富足。最后,由衷地感谢使我受益良多的学姐学长和老师,谢谢你们。
——初三(3)班魏菁
初中组半决赛总决赛赛场实况
第16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浙江省总决赛于1月6-7日在杭师大仓前校区举行。整场比赛分两天进行,第一天半决赛,第二天总决赛。半决赛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限时两分钟的已备演讲,第二个环节是回答提问官根据已备演讲稿提出尖锐问题的一分钟即兴演讲。第一天的气氛比较轻松,提问官知识面广,问题尖锐犀利,回答精彩纷呈,激发了演讲者的思想火花,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很多思考。
这次初中组的主题是Imagine 2030,选手们从科技、环境、社会发展以及政治局面等方面描绘了自己心中的2030。选手们来自不同学校,各有千秋。有些选手语音语调漂亮纯正,即兴演讲反应敏捷;有些选手仪态自然端正,思想内容深刻;还有的选手涉猎广泛,视野宽广,能根据评委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精确阐述。我校学生表现尤为优异,面对强劲的选手、犀利的提问官和强大的评委团,他们自信坦然,侃侃而谈,无论提问官的问题怎样刁钻,多么犀利,他们不慌不忙,沉着应对,思路清晰,对答如流。经过一天激烈地角逐,我校有5位同学成功晋级总决赛。
相比前一天而言,第二天的总决赛气氛就显得异常紧张。初三指导老师徐玉芬也在前一天晚上赶到选手们下榻的酒店,进行赛前最后一次辅导,以确保选手在第二天比赛时不出意外。第二天早上八点,比赛正式拉开序幕。此次初中组共有62名选手晋级总决赛。比赛分为三个环节,前两个环节与半决赛相同,最后一个环节是由外教提问官从题库中随机调取问题,选手需要立即做出回答,完成一分钟的即兴演讲。与初赛不同,经过层层选拔,这62位选手个个都是英语演讲方面的高手,整个赛场显得格外安静。每一位选手都非常紧张,每一位在场的观众都认真听着每一位选手的演讲。相比之下,我校的选手显得依然从容淡定,体现了杭外学子低调淡定,朴素自然,自信大气的风范。他们语音纯正,表达流利,逻辑清晰,肢体语言自然流畅。在即兴问答环节,始终笑意盈然,思路清晰,涉及广泛,表达充分,既体现了杭外学生语言功底的厚度,又表现了独立自由的思想深度。
一等奖第一名的张澄根据已备演讲的设计,手上拿了一本书和一张书签,当外教提问官问到她“你看过的书哪一本让你感动落泪,为什么落泪时”时,她很自然地扬了扬手中的英文原版小说Book Thief,谈起了对于这本书自己独到的感受和见解。平时老师要求的好书推荐里曾经推荐过这本书,她从作者到内容,从语言风格到文章的片段,娓娓道来。她告诉评委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会深深感受到the power of word,你也会无法hold back the tears. 一个初三学生,一本厚厚的原版书,还能背诵文中感人的片段,实实在在地打动了教授评委们,也实实在在地展示了杭外学生广泛的阅读量,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出色的临场发挥能力,给在场的观众和其他选手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深受评委赞扬。
在比赛结束之后,评委之一的高歌教授根据我们的演讲提出了以下几点宝贵意见: 1.发音要饱满圆润,切记不可含糊不清或者是吞音;2.演讲与平日里说话是不同的。演讲时,你需要让每一个人都听得见,听得清你想要表达的内容;3.我们需要开拓自己的视野,关注国际时事,将国际化的内容加入我们的演讲和回答里。评委老师的点评让许多人都受益匪浅,相信他们在以后的比赛中会有所进步。
高中学生参赛体会
从11月至1月,从杭外独立赛区至浙江省总决赛,第十六届21世纪英语演讲比赛陪我从2017走到了2018。来自浙江各地的200名选手齐聚杭州师范大学,以“你需要知道的关于中国的一件事”为题讲述自己的故事;最终,我与另53名选手并肩进入总决赛。除了已备演讲,我们还需完成两个即席问答。
我在自己的三分钟内讲述了二十世纪末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遭北约战机轰炸事件。从儿时记忆中的天安门阅兵,至G20峰会降临杭州,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尊严与和平的意念逐渐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因此,我格外珍惜这次分享与学习的机会。不仅在组织语言的速度方面得到锻炼,我也在舞台上建立了自信——至少不会颤颤悠悠了!
然而,即使在半决赛后成绩领先而最终获得亚军的记忆挥之不去,我非常享受与众多优秀选手同台相竞的过程,他们的才华使我对祖国的未来感到格外自信与自豪。与此同时,我非常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和导师们一路的激励,我也相信全国决赛将会是一段精彩的旅途!
From November to January, I participated in The Sixteenth 21st Century English Speech Contest at both the school and provincial levels. The topic this year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One 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ina’ where 200 speakers from all over Zhejiang participated in the semi-final and 54 were promoted to the grand-final, which was held on January 1st, 2018. We were required to complete a prepared speech and two questions.
My speech was explored NATO attacking the Chinese embassy in Yugoslavia eighteen years ago. The idea of speaking for my country’s rights was imprinted in my mind ever since I was a young, so I truly appreciated this opportunity. With little time given to consider my thoughts thoroughly, it was an interesting challenge for me to react quickly and list my answers without shivering on stage.
Even though it was a little disappointed that I had only won the runner-up position with a leading score after the semi-final, I still cherished the time spent with so many creative speakers and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my ideas with the audience. Lastly, I can’t be more grateful to my parents, teachers and friends who stimulated me all the way, and I’m sure it’ll be an enjoyable journey to the National Final.
--- Written by Y1B Angel Wu; Edited by Ms. Menton
——剑高1B 吴焱时
我认为比赛实则是自信力的角逐,肚子里有货、准备足够充分才能获得自信力。
这次的21世纪,因为比较仓促、准备不够充分,(到了比赛那周才知道具体时间,决赛前一天晚上甚至还有看电影的安排[捂脸])真的到了比赛现场见识了那么多优秀的选手,瞬时就慌了,上台时还是不够从容。即兴问答的环节感觉自己准备的素材有些歧义,以至于最后的分数有两位老师打了95的高分,也有两位打了79的极低分。
All in all,每一场比赛我都应该全身心去准备,才能获得足够自信力,在比赛之后也应回顾并反省我做的还不足的地方。争取下一次为杭外争得荣光!
——高二(5)周毅可
这次比赛,使我学习到了很多临场技巧,包括英语单词,结构等等,最重要的是,锻炼了上场的心态。比赛只是一种证明自己的方式,最重要是能从中获得成长。从开头的写稿到最终的熟练背诵,其过程便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上场前一次又一次的练习,都会在无意间提高整体的英语水平。也希望在之后的其他挑战中,能达到更好。
——高一(5)葛晓辞
实在惭愧,作为一个杭外学生却一直到高二才杀进浙江省决赛,还只拿到二等奖。不过从整个比赛的体验看来,从评委到选手,都给我这个大龄萌新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一天决赛被问到social construction和distribution of wealth,可能回答有点偏激了。说到底,还是缺少经验和准备,希望以后的参赛能做好准备。比赛中也见识到了来自浙江省各地的选手,他们的表演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虽说名次没有很好,到底还是见识了更开阔的世界,算是不虚此行。
如果可以,我选择来年再战!
——高二(1)俞欣扬
这次我能晋级省赛实属意料之外,在比赛现场也看到了许多厉害的选手。省赛的整体气氛都与在学校比赛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即兴回答提问的环节,真是充满刺激感和紧张感。另外,我在现场听到的即兴演讲题目也十分有趣,我觉得这些题目传递了一个理念,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在不同文化间穿梭的过程。我希望今后能有机会更深入地探索英语文化,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热爱英语。
——高一(2)郎朗天
(杭外外文组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