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美国新泽西州西橘高中交换教师来访我校

交流活动 浏览次数:1667 发布时间:2016-09-27 09:12:18

(美国西橘高中来访教师及我校即将回访的两位老师交流、合影)

 

112日至1113日,来自美国新泽西州西橘高中的社会学教师David Sehr和外语教师Ann Zaaijer及她的先生Johannes Zaaijer在我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交流访问。我校夏谷鸣副校长、外事处王泉林副主任热情接待了到访教师。

访问期间,两位教师为我校初一至初三以及高三年级开设了英语展示课,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教与学的互动。话题从音乐到感恩节,课型从英文写作课到美国历史课,两位老师展示了别开生面、富有美国特色的英语课堂。同学们积极参与,收获颇丰。课后,访问教师对我校学生的课堂表现赞不绝口,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交流能力。此外,学校还为两位教师安排了丰富的文化考察项目,让他们领略了杭州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11月底,我校将派2位老师回访美国西橘高中,两校间的联系和交流将进一步加强。

(外事处 报道)

 

以下为部分年级学生对美国教师授课的感想:

On Nov 12th, Mrs Zaaijer came to Class 2A and taught us an interesting and rewarding lesson. She is from America. She teaches students who are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First, she gave us today’s assignment: The Greatest Invention Ever. She taught us how to write a paragraph about a great invention which should include the topic, three convincing reasons and a conclusion. Then she showed us a paragraph about her opinions. We really liked her ways of teaching. She infected us with her enthusiasm. She gave each student a chance to improve English. She helped each student when we wrote our own paragraph. She encouraged us to think of more ideas which is a great way to use our imagination. In the end of the class, she gave each of us a special gift. All in all, we learned a lot through Mrs Zaaijer’s lesson.

(初二2 陈响)

1112日,来自West Orange High School 的外教老师来到我们班,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美国历史课。我们很荣幸地亲身体验了一次美国教师在教历史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独特教学方式。

外教老师温和亲切的语气是他给我们留下的第一个印象。从他对West Orange High School 的介绍,到与各位老师到茶博物馆一行,再到流畅地由中美两国对茶历史的感情差异引入了今天的主题:Boston Tea Party。这堂课上,所有同学的情绪都被他所带动。当他向我们介绍茶博物馆旁排排茶树的美景时,我们能够十分清楚地感受到他对茶的赞美与喜爱,但当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低沉时,他所想传达的肃穆与沉重的心情也瞬间感染了我们。这就是美国人对茶的印象中与中国人的不同。

外教并没有直白地向我们介绍倾茶事件的全过程,而是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张图片,并要求我们用两句话描述我们所看到的画面内容。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带着观察与猜测,将人们把箱子扔入大海,围观者欢呼雀跃的景象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对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初步了解。后来,老师给出一些数据,并引导我们在已知事实的基础上对倾茶事件做出一个判断。我想这就是对于历史的分析与判断的过程。在此之后,老师给我们另一份阅读材料,并让我们根据这些材料做出判断。这时,大多数同学却做出了与之前不同的选择。我想,老师这么做,是为了让我们明白:历史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研究历史的意义正是在于挖掘历史中的细节,并进行一系列的推测与判断。拥有自己的独立的思维,是我们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

我觉得,这堂课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美教育方式的差异。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现在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仍偏向于对概念、事实的记忆。我想我们应该更注重探索的过程,更注重对思维方式的培养。

(初二4 方昕雨)

何为音乐?我曾经以为在指缝间如泉而缓缓泻出曼妙乐章,在宽大的舞台上按抚黑白琴键,赢得台下掌声如雷,莫大的荣耀,光辉,这是音乐的意义——收获成功,名誉与钱财的最好途径。可119日时外教Ann Zaaijer给我们带来的英语课让我恍然,其实音乐远不止这些。

课前,Zaaijer老师和我们聊起了天,她热情的笑容让我们心头的紧张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舒缓和期待。伴着Yo-yo Ma的提琴声,我们的课堂拉开了序幕。首先,外教向我们介绍了她和在一旁为我们拍照的她的丈夫。课堂的气氛轻松而愉悦,外教老师从talent一词入手,询问了我们的爱好与特长,以及我们想要学习的乐器,引出了我们的主题——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

马友友对我而言并不陌生,但我对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伟大音乐家”的概念,而老师的讲述却让马友友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丰满了起来。马友友不仅着力于古典音乐的演奏,更加倾心于各种不同风格音乐的融合。他做音乐,但他做音乐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他的梦想。“He is really more than a musician. He uses the music to get connected with other people.”外教老师说道。

记得在《歌舞青春》看到这样一句话——“Music is cleansing for the soul,”当时还不甚理解,但现在想来确实如此。音乐,扫落红尘俗务,使人的心灵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美好,是音乐让我们的心进行了沟通。

音乐,不只是音乐,而马友友,也不仅只是一个音乐家。

(初三3 叶欢)

这周一,一位来自美国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非同寻常的英语课——与其说是英语课,更贴切的说法是:一节用英语上的历史课!这位历史老师,戴一副无框眼镜,微白的头发,和蔼的笑容。老师在课前准备得十分认真,讲台边是一刀厚厚的资料。令我们惊讶的是,这位老师还是一名资深的社会学家,他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一课。

这节课的主题是波士顿倾茶事件,也是之前我们在历史课上学过的内容。但相比起当时我们上课时如同听老师讲故事一般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是,这位老师让我们参与了历史。他不仅让我们通过图片猜测这一事件的起因和经过,而且还让我们对历史事件进行评判。同学们积极参与,与老师的互动十分融洽。小组讨论时,老师还细心地走到我们座位旁边,对我们的讨论情况进行细心询问,并适当开导和提示。

这堂与众不同的历史课让我们获益匪浅,不仅让我们重温了波士顿倾茶事件,了解了倾茶事件的发生经过以及这一事件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更让我们学习了倾茶事件的两面性,也让我们领略了一种全新的历史学习方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历史的兴趣也有所提升。原来历史,真的可以很有趣!

(初三4 张佳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