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柏林阿尼姆中学师生团来访
交流活动 浏览次数:2720 发布时间:2014-02-16 05:41:23
夏谷鸣副校长接见访问团师生一行
德国柏林阿尼姆中学老师向我校赠送礼物
与交流团师生合影
10月9日上午,我校学生在招待所与德国来访学生见面,陪同德国学生参观信息中心,漫步校园。虽然在场的交流团成员大多是第一次来到中国,气氛却并不显得很拘谨,双方很快便热火朝天地攀谈起来。双方学生在自由交流中都更好地了解了彼此,了解到互相谈吐中存在的相同与差异之处,无疑让初次见面变得更加充实与完整。访问期间,阿尼姆中学14名学生与我校结对学生随堂上课,感受剑桥国际高中全堂英语授课的学习环境,同时,还参加学校专门为他们开设的汉语国际推广课程。
周末,德国学生入住我校学生的家中,近距离感受中国普通家庭的魅力。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在我校学生的精心安排下,他们不仅学会使用筷子的技巧,体验包饺子等中国传统习俗,还参观了雷峰塔、河坊街等特色景点。
德国学生学习包饺子
德国学生观看中华艺术“剪纸”
河坊街中德学生合影
看到他们男、女生之间毫无隔阂的交流,体会到男生的绅士风度,感受女生的落落大方,被他们的幽默逗得欢笑连连。他们的友好和极强的适应能力让我惊艳。在交流期间,我们更是学会尊重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他们极力追求的个人空间,理解他们的清洁癖好,也感谢他们此行为我们带来的最纯正的德国文化!他们正是代表德国热情、严谨、幽默和礼仪的年轻血液。他们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德国,也真正接触到了最真实的德国人。我也很自豪能够将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好客热情带给他们。
(剑桥高一B班 金雨青 撰稿)
在我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德国小伙伴们大概已经回到家了吧。
上个星期的这个时候我们大概还在一起,我带着她在城市里游览然后在下午暖黄色的阳光里带着她回家。路上她摆弄着照相机拍着窗外的风景我则是在一旁用着很不怎么样的英语解释着,最后竟然因为一天游玩的疲惫在车上睡着了。
这似乎是我们这次接待的一个缩影。
虽然有些时候会有些辛苦,但是最后我们留下的总是欢乐的笑声。看见他们的笑容我们快乐的心情也难以言表。
记得一封封充满好奇的友好的邮件。记得第一次见面激动的我俩。记得一起上课时班里同学们友好的欢迎和充满整个教室的欢笑。记得上课的时候她坐在我旁边的侧影。记得我们一起用水彩笔画出的poster(如今已经贴在教室的墙上了)。
德国小伙伴们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很多很多。因为德国小伙伴的缘故我们变得更加自立,我们自己策划安排活动希望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最完美的旅程。我们的组织安排能力得到了提升。我们这些有共同的“德国小伙伴”的同学们也因为这样在讨论交流中变得更加密切。在活动的筹备与开展中,我觉得我们还应该要感谢我们的家长,因为他们的帮助和付出使我们得到了许多便利。如此看来这次活动对家庭间的沟通也增进了不少。
当然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另一个国家的问候,是对另外一种文化的认识,更是跨越国界的友情。虽然这次接待的时间很短,但是我想我们在对方心里都留下了美好和难忘的记忆。就像我的小伙伴跟我说的“I will keep this memory in my mind and I’ll never forget it.”当然,我也是。
到了分别的那一天,我们所有人早就知道那天晚上要说再见,我也臆想了很多,然而到了exact that moment却发现和德国小伙伴们道别并不如我想象中的悲伤。我们一起坐在床上聊天看照片甚至还一起疯狂的跳舞。但是,这种道别却比我想象中的更加艰难,感觉更加绵长。19:20,要分别的时候到了我们在招待所门口拍了一张又一张的照片,之后她们要送我们于是我们一起走回教学楼。走上三楼到了教室门我们拥抱但还是舍不得。小伙伴们和班里的同学说再见。之后再次再走廊上拥抱,最后我的小伙伴带着泪水和她的朋友离开。我们目送着她们知道她们的身影消失在楼梯间的黑暗中。男生之间或许没有这样的拥抱,很多东西都是心领了的,但是我相信他们之间的友情不会比我们之间的逊色。
(剑桥高一C班 徐唱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