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态,百态人生——记初三年级语文莎士比亚戏剧配音比赛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470 发布时间:2017-06-07 02:12:20
5月31日晚,初三年级直升班的同学们齐聚在体育馆二楼,开展莎士比亚戏剧配音活动。
夜幕降临,老师同学们陆续入座。这时的体育馆只有电子屏幕的亮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庞上,颇有一种置身高级电影院里的感觉。这个夜晚,注定是一次享受视觉、听觉的盛宴。

舞台灯亮,主持人慢步走到聚光灯下。他们手里的麦克风,是连接他们声音和我们耳朵的通道。语言,用它不同的姿态走过这个通道,女声的温婉,男声的雄浑,在音调的变化中如同一曲即兴而有韵味的歌谣。此刻,谁能说它比不上某一段优美的音律?

舞台灯暗,留下的是寂静。伴随着莎士比亚戏剧陈旧而有质感的影像,大家被带入了属于莎翁的那个时代,感受了专属于他的语言之美。听,这是谁的声音?起初,同学们在台下议论着,仔细听着,寻觅声音的来源,想象藏在幕后那个人的脸,想象着他脸上时而掠过的滑稽的笑与奇异的神情。渐渐地,我们忘却了屏幕背后那个人,不再去想那个人的脸庞,而是专注地观看屏幕上的一个个角色。他们的面部表情和配音者的声音达到了一致,时而严肃刻板,时而怒目嗔视,时而笑得滑稽,时而哭的悲痛。吝啬、刻薄的夏洛克正愤怒地斥骂着基督教徒对犹太人的种种歧视;威严、仁慈的邓肯授予他的臣子诚挚的赞赏;一滴药水导致的海伦娜与赫米亚间的闹剧在仲夏之夜上演;从维罗纳二绅士对爱情的追求中,我没看到了莎翁年轻时的爱情观;我们同样感动于塞巴斯蒂安兄妹的重逢;也为罗密欧的浪漫情怀所倾倒。从中我们深刻感受到莎翁戏剧的情节之跌宕离奇,以及这之中的语言魅力。


包晓明老师说:“我们要享受这个舞台,以及它带给我们的财富。”我们享受这个夜晚,更感谢杭外带给我们的舞台,可以让我们尽情展示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初三2班 汪若欣 供稿)
附比赛获奖公示
一等奖:初三4班《第十二夜》
二等奖:初三1班《仲夏夜之梦》、初三6班《麦克白》
三等奖:初三2班《罗密欧与朱丽叶》
初三3班《威尼斯商人》
初三5班《维洛那二绅士》
最佳女配音:初三4班 徐予唯(饰演薇奥拉)
最佳男配音:初三6班 马树豪(饰演邓肯)
魅力音色奖:初三1班 俞佳菲(饰演海伦娜)
初三2班 陈君羊(饰演朱丽叶)
初三3班 来江枫(饰演夏洛克)
初三5班 宋佳琪(饰演西尔维娅)
附部分同学感受:
即使经过了时间的冲洗,莎士比亚的魅力也从未消逝。莎翁的戏剧中总会有打动人心或是引人思考之处,而配音,则是体会这些妙处的最佳方法之一。
配音,虽然只是声音的呈现,但却有着与演出相去不远的效果,一个是通过声音渲染出戏剧的氛围,而另一个则是需要以动作为辅,这样看来,似乎是配音更加考验一个人对于戏剧的理解。当我们站在幕后,对着在黑暗中发出光芒的LED屏说出自己的台词时,总会有一种自己就置身于那个场景中的错觉。环绕着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声音,我们在配音的同时也在与剧中的人物对话。于是,我们不去看原版的电影,便能够知道在何时愤怒,在何时忧伤,在何时狂喜,在何时欣慰。配音,果然是学习戏剧的一项极好的方法。
感谢那个夜晚,让我与莎翁相遇,让我徜徉在他笔下的那个故事里。
——初三1 俞佳菲
首先,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配音莎士比亚剧本的机会。记得课堂上说过,莎翁的戏剧之所以与其他的不同,是因为他的剧本在朗读出来之后将会有更加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们小组成员十分享受整个配音的过程。这样能表现剧中人物经典对白的机会我们十分珍惜,每一位小组成员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了青年之间的情话和不同价值观间冲突时如火山爆发般的怒吼。大家都收获了很多。
——初三2 杜子昂
我们这个剧组从一开始就没把获奖看得特别重,从开始的选片段、打剧本,到后面的组织练习,我们都只把它当成一个可以尽情演绎出自我的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各自独一无二的角色中放入了自己的情感。第一次在班内展示时,虽然说不上完美,但也透露出来了各自不同的思考。此后在老师与同学的鼎力相助之下,我们这个小团体变得更团结,组员间互相探讨剧中人物时的那种情感,对其他人的演绎提出各自不同的建议,最终窥出了整个《威尼斯商人》。 ——初三3班 来江枫
本次的莎士比亚配音比赛,我们通过与过往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莎剧《第十二夜》有了更深入、全面的理解,也体会到“体验”与“合作”的重要性。当你要为一个人物配音时,你不只是琢磨语气节奏、轻重缓急,更重要的是真正理解他、成为他,“随着视频的开启,拥有他的喜怒哀乐,才能让每一句话都变得完美。”这就是体验。而排演中的合作也是尤为重要的。我们常常围坐讨论角色,帮助每一个演员解决困难、把控情绪。在比赛时,我们之间也有一股无形的凝聚力,尽管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看着大屏幕,但我们在同一频率上,我们“凝视”对方,呼吸、停顿,天衣无缝。
一等奖的殊荣实在是额外的惊喜,我们无法忘却的,是曾在这个团体,那样快乐地为了一个目标努力。
——初三4班 徐予唯
对于这次莎剧配音学习,我们选的是大家都不熟悉的《维洛纳二绅士》,首先要先感谢组里所有演员的努力,他们最后配出这样的效果,实在不容易。然后要感谢这次活动,它使我们了解了莎翁的《维洛纳二绅士》,既不是四大悲剧也不是四大喜剧,只是莎士比亚的一部早期短篇作品。我认为它里面有非常可爱的爱情观、友情观,而且比起其他成熟的作品,其故事发展的逻辑因为其戏剧表达的不成熟反倒更易被我们接受。大家可以去阅读一下。
——初三5陈思远
配音的意义是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接近那个角色,最后融入人物之中。配音与表演的最大区别就是,配音的目的是你走进屏幕中人物的内心,而表演则是让别人走进你的心中。
我们老师曾经告诉我们一位优秀的配音员在台下一定是手舞足蹈的,不然根本无法表现人物的形象。我们在一次次练习中完善着自己对于剧本的认识,虽然不能完全融入角色,但是通过模仿声音,说话的语气以及说话时的动作,我们确实像是在表演,而剧本也像是为我们写的。此次活动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去学习,可能并不会在脑海中停留太久。但是在将来的某一天,你也许会突然想起一句台词,那部戏剧,那个人。
——初三6班 纪泽昊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