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外文节英国议会制辩论校内赛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3673 发布时间:2017-06-05 10:36:19
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杭外英国议会制辩论社团于5月19日至5月21日举办了WSDC赛制的校内辩论比赛,来自高一年级和初三年级的近四十名同学及十余位校内外的评委参与了这次比赛。最终,由来自高一5班的陈吉米、剑高Y1A的祝信然和高一2班的钱皓玥同学组成的队伍获得冠军。
以下为部分参赛辩手的感想:

冠军队伍Captain Sealion
在开始写这篇分享之前,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从一个怎么样的角度来分析,或者评价这场校内比赛。翻来覆去,总得不到个定论,故而打算“雨露均沾”,从两个方面来讲讲我的看法。
作为一个辩手,我不得不说,这一场比赛对于我来说是极其重要,也是极其有教育意义的。原因很简单,我可以看见,自己在一支队伍之中的作用。过去我曾经和经验丰富的学姐一起去参加过国际性的比赛,我在与队友的比较中,常常会生出“自己的存在与否都不重要”或者“拖了全组后腿”的想法,自我否定让我看不到自己的进步,也让我萌生退意。而在这一次的比赛之中,我非常高兴地发现,自己提出的论点,常常成为评委判定全组获胜的重点原因;自己的一个失误(在第五场辩论的时候,我的论点与我方一辩的论点出现了自相矛盾),也会让评委对我们失望无比,打出很低的分数。故而我非常欣慰于在一支能够发挥出自己影响力的队伍,它没有差距悬殊的队友,只有彼此依靠,彼此弥补的良性关系,这无疑成为我继续尽全力辩论,不敢消极应对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斗胆给学弟学妹们一个小建议:请选择合适你的队友,不仅需要他们在不同的辩论顺序上发挥最大的优势,更需要他们反射出你的重要性与你的影响力。
而作为唯一一个进入半决赛、总决赛的剑高学生,同时作为本次比赛的剑高宣传负责人,我似乎也有很多话可以说。其实在比赛刚开始筹备的时候,我对于这次比赛的时间有很大的不满,因为它恰巧在全球统考的期间,这导致来参加比赛的剑高队伍只有2支。这两支队伍,都没有晋级到前六强,我多希望他们可以努力证明我们也是有实力的辩手。
不过抛开时间安排,我觉得比赛无疑也是剑高与本部之间很好的沟通桥梁。对我来说,本部同学并不是很陌生的存在,我们一起在食堂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一起在休息的时间侃侃而谈;与学弟学妹、学姐、评委们讨论辩题。当彼此了解多了,相处多了,我们便会发现更真实的彼此,这也正是辩论的意义所在—让自己越来越接近真理。
剑高1A 祝信然Leslie

李民哲同学在比赛中
一次难忘的心路历程,一次无悔的全力以赴。
决赛亚军,决赛最佳辩手。虽然说出了意外,这个成绩也差不多能给我自己一个交代了。毕竟我离自己的目标之间,还差了不少时间和比赛的锤炼。议会制辩论是个体力和脑力消耗量都极大的项目,30分钟内要给本队想出一个足以说服评委和自己的立案,之后还要通过各种逻辑链条和例证巩固这个论点。作为二辩,我还有一项职责是推翻对手之前讲的所有论点。这是一项极其考验临场应变能力的任务,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漏掉关键的一点,从而满盘皆输。这一次校内辩论赛各队旗鼓相当,更是要求谨慎谨慎再谨慎。好在我们一直在稳中前进,一个人的失误也会有下一个人补救,因此一路闯进决赛。
这一路也不是没有坎坷。第三轮小组赛面对最后的冠军队,我们由于知识储备不够,搞错了一个词的定义,又没有很积极地去反驳对手的关键论点,导致了首败。赛后我们吸取了这次的教训,在接下来的每一场比赛中都把对手的立论拆得支离破碎,才在半决赛击败高一的劲旅“醉猴”。至于决赛,我觉得我无需多言。我不能评价究竟孰优孰劣,因为在任何比赛中都一定是胜者强而非强者胜。只能说在决赛中,对方是更强者。
如果有人问我究竟学到了什么,我可以说学到了有时候你觉得讲清楚了的东西实际上并没有表达得很好,也发现了实际上我们赢的那几场中,自己的论点并没有比对方好多少。就像一位评委所说,你们的观点就像一艘无人驾驶的大船,你们自己都不知道往哪里开。但是你们把人家的船打碎了,所以你们赢得了比赛。个人感觉这里就是英辩的一处魅力所在,你不一定要做到最好,只需要比对方更好。但是你赢了以后也无法骄傲,因为你只是比对方好而已。要达到最好,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感谢Peter和Cathy两位队友,感谢最终拿到大满贯的Crystal, 感谢所有参赛队伍,感谢评委们,感谢学校。你们给我的杭外生涯又添上了鲜亮的一笔。下学期Winter BP再会!
高一1班 俞欣扬Victor

半决赛队伍
“Debate, here's to a life less ordinary”.(辩论,向不平凡的人生致敬。)
这周末,我参加了应外文节之景举办的杭外英式辩论校内赛,最初参赛时,我只是抱着练习的心态,毕竟在辩论的路上我不算最好,许多同学都有着参加地区甚至国际赛事的经历,于是我想这对我来说是个学习的机会,便抱着忐忑的心情报名参赛了。
一开始,我能感受到的只有差距,看着队友们一个个都在短短的准备时间里随机应变、巧舌如簧,而我却总是出现失误时,我内心中总是充满不甘。
我从书包里默默地拿出了笔记本,开始记录我从他人的演讲中得到的收获。毛嘉航在开场时常说“It is a shame”我就把它记下来,并提醒自己在比赛中运用;俞欣扬在质询时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我便把它们摘录到纸上,方便临场时照样提出。
在这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队也在不断前进,我们以全胜的战绩完成了每一场循环赛,成功晋级,在这一场一场的辩论中,我渐渐整理出论述的架构,成功地把自己能想到的每个论点串联起来,这时候我想,自己真的准备好了。
最终的决赛,我们要对阵的是由毛嘉航、俞欣扬和詹静芳组成的队伍,比赛的辩题是“作为政府是否同意在科技允许的条件下售卖寿命”,这是一个我们从未认真思考过,但却在未来很可能改变人类生活的问题,而现在,它却被摆在了辩论桌上,让我们对它的利弊进行评判。
最后的辩论是激烈的,作为正方,我们在毛嘉航的冲锋中奋力捍卫着自己自由主义的高地。在这场辩论里,我使出了浑身解数,我用尽了自己认为能用的所有方法与对方对抗。当辩论结束时,我发现自己长吁了一口气,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尽力了。
最后的成绩令人开心,我们成为了冠军,我难掩心中的喜悦。正如我在开头所说,辩论就像一扇门,它带你进入一个不平凡的世界。我相信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敲打与锤炼中,这门已经开了一条缝,外面是一个崭新多彩的世界。
高一5 陈吉米Jimmy
这一次校内比赛的结果对于我来说是比较惊讶的,一开始组队的时候发现整个队伍都没有人做过三辩,因此我便匆忙上阵。刚开始比较紧张,在之后的几轮里就越来越找到了感觉和自己的位置,但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会拿大满贯,回想起来还是有一些不可思议。
我想这次辩论比赛对我而言的收获不仅仅是那几张奖状,亦或是辩论技巧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认识了两个可爱的队友Leslie和Jimmy。我还记得Leslie在总决赛的时候拼命找着只有三行字的“性命攸关”的准备词,还记得Jimmy自主研发的煽情辩论风格。在参加这次比赛之前,并没有跟现在的队友一起组过队,但在一次次欢笑中我们逐渐开始有了默契,分工明确。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赢得冠军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吧。在比赛中还遇到了许多有趣的裁判们,无论是高二高三的学姐学长们,又或是从复旦来的小姐姐们和日本大学的辩论教练,都给予了我们许多的改进的建议和帮助。
在短暂的两天里,并不像平常的比赛那样充斥着竞争感,反而是在欢乐中度过的,我觉得像这样的比赛也正符合了杭外英式辩论社的气息,该严肃时严肃,该欢笑时欢笑,看着高一许多一起因为辩论而结识的朋友们开心地打闹着,看着初三小朋友们一颗颗即将成为辩论社闪闪发光的新星,又或是看着学长学姐们的身影,不由得觉得辩论社真的像一个大家庭。有时候总是可惜许多一开始辩论的小伙伴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继续,又或者是惋惜辩论大神们要去读大学了,在这个家庭里的人总是走走留留,但这个大家庭的气息却永远没有消失过,永远等着他们回来。
我想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那么喜欢它的原因吧。
高一2 钱皓玥Crystal

毛嘉航同学在决赛中
以前参加过很多其他比赛,但从来没有哪次让我这样难以忘却!特别要感谢作为比赛召集人的我的搭档戴新涵。感谢她代替我做了很多事情,以及评委们很尽心尽力给的反馈和建议,真心感谢你们日夜不分的尊尊教诲和各种“奚落”。
真的好开心啊,感觉一群傻瓜无忧无虑的在自己的世界里去思考一点东西,不用担心所谓的政治正确,不用担心周围的人怎么不看好。像诸葛钊颖学姐以前在一篇推文里说的,在辩论的时候,我们是完全自由的个体,失去一切束缚,不是社会的、不是家庭的奴隶,只是一颗草,独立的吸收着阳光雨露,疯狂生长。再者,感觉从来没有和评委们这么贴近过。在此感谢Jonathan、Sophia在辩论后的反馈。真的很高兴遇到一群这样可爱的人。
最难忘的事是Crystal成功大满贯。还有就是Cathy说想要加入辩论社。对于Cathy来说,超级不容易。这次是她第一次辩论,她还在一直紧张怕她毁了我们。但到第二天,她真的就慢慢进入了状态,还收获了好评。最后比赛结束的时候,她说她希望加入英辩社,通过这次比赛她感受到了她对辩论的热爱。这里我想说的第一件事就是,这次比赛它让我感觉到了辩论的力量。通过那一个个只有8分钟的speech,我们是可以去做些什么,去思考些什么,去带动身边的人,去改变世界。还有就是,大家以后一定要多来比赛,一定会收获很多!
曾有一度很绝望,一起辩论的人怎么越来越少,在比赛里也有人不断退赛。但这次比赛结束以后,我彻底真正的完全相信,我们的辩论社会一直存在,因为它有信仰,所以,每个已经离开或即将离开的人,也一直跟我们在一起。
辩论的人最可爱!
高一2 毛嘉航Peter
Motion list:
Round 1: This House Believes That South Korea should produce nuclear weapons.
Round 2: This House Would pay the poor not to have children.
Round 3: This House Believes That states should no longer fund and be involved in space exploration(sending people to the Moon, Mars and further out into the space, the debate should not include discussion about near-space exploration such as satellites).
Round 4: This House Would stimulate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for large immigrant groups.
Round 5: This House Believes That schools should not motivate children to believe that anyone could succeed based on just hard work.
Pre-semifinal: This House, as feminists, celebrates the rise of industries that feature women as purchaser of male sexuality. (macho-bars, host bars etc.)
Semifinal: This House Believes That social media entities have a moral obligation to weed out fake news.
Grand final: Assuming the technology exists, This House Would allow people to sell portion of their longevity to others.
奖项:
冠军: Captain Sealion 钱皓玥、祝信然、陈吉米
亚军: Long Live! BP! 毛嘉航、俞欣杨、詹静芳
半决赛队伍: Drunk Monkey 李民哲、陈昱兮、张泓斐
ICE 谢芷妍、徐义能、陈艺铭
HTC 周昕怡、楼高原、胡艺馨
Anyway 朱晨皓、许朵、沈俊萱
十佳辩手:
高一2 Crystal 钱皓玥
高一2 Peter 毛嘉航
剑高Y1ALeslie 祝信然
高一5 Jimmy 陈吉米
高一4 Nicholas 李民哲
高一6 Cathy 詹静芳
高一3 Cecelia陈昱兮
高一3 Hunter 张泓斐
初三1 Charlie 徐义能
剑高Y1D Ace 韩奕阳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