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高考“七选三”制度说明会暨导师培训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428 发布时间:2017-03-14 10:26:01

3月6日下午,高一年级高考“七选三”制度说明会暨导师培训活动在二号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吴锋刃副校长作为主讲嘉宾参加了活动,高一年级全体同学和高中各年级的老师们参加了本次活动。
吴锋刃副校长的发言主要涵盖了四个部分:新高考的变化要点关注、我校“七选三”实施方案介绍、同学们选择选考科目的要点、注意点和对同学们疑问的解答。
吴校长首先介绍了新的高考制度,涵盖考试范围、时间、分值、日期、形式、等级划分等方面,使同学们对该制度有了基本的了解。吴校长提到,新学考的A等率降低了,这意味着一个学考的“A”含金量较之变革前有所提高,同时第一批填报本科志愿的资格标准为全浙江考生中的前20%,即平均每一门选考科目的赋分要达到85分以上。
在谈到我校的“七选三”方案实施计划时,吴校长先展示了学校建议的各科目学考、选考时间安排表,并介绍了学校的教学安排: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后,进行物理化学的学考、选考分流教学,高二上实行“理化史地”的选考走班和政治、生物、技术三门课的行政班教学,高二下开始实行所有选考科目的走班教学。接着就期中期末考试的形式做了介绍,他指出,高一因为还没有进行“七选三”的主要分流,所以考试全年级同卷;高二时期上半学期“语数外”和“政生技”6门科目全年级同卷,下半学期“语数外”三门科目年级同卷,其余选考科目分开考试,并按0.75的难度系数(等同于选考考试的难度系数)评分;高三的期中考试成绩为学考成绩的折算。在考试时间安排的策略上,吴校长建议大部分同学学考重第一次,选考重第二次,但也不反对有所侧重,在合理安排的前提下,提前于学校安排的时间进行学考选考。
接下来吴校长就如何选择选考科目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他指出了选考一门科目的五种参考因素:兴趣指向(特长),成绩高低(强势学科),高校指南(专业),家族因素(职业倾向)和长远预期(发展方向),还特别指出要对进入各院校、各个专业就读所要选考的科目和自己所处的大致位置有所明确,做出自己的选择。他总结到:“不必过分担忧,新高考更有利于考生在擅长的科目上取得好成绩。”
最后,吴校长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一一解答。很多同学对自己是否应该选考物理这门科目有所疑虑,吴校长建议同学们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出国的同学们提出出国是否可以不参加选考这个问题,吴校长回答道:“可以不参加选考,但需要事先签一份协议,并依然要在课程安排上进行选考科目的走班教学。”吴校长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还简单介绍了“三位一体”的制度和有关更改选考科目的事项。
总而言之,学校鼓励同学们在考虑自身兴趣和成绩的情况下进行选考科目和选考时间的自由选择,并对同学们的未来寄予殷切的期望。
(记者团 屠诗涵 报道)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