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668 发布时间:2017-02-15 09:00:40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多变,时寒时暖,是传染性疾病多发的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腮腺炎、风疹和猩红热、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和我们的呼吸道有关,主要是通过空气和接触呼吸道的分泌物等途径来传播。
流感:因目前气温仍然较低,且时寒时暖,变化较大,这些都适合流感病毒的生存,因此仍然要注意预防流感。
麻疹: 每年的 3-5月是麻疹传统高发期,麻疹病毒传播迅速,学校、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等人群密集场所要注意防范。
水痘: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6岁幼儿,偶尔出现于成人及婴儿。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传染性较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
肺结核:是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它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或痰液传播。肺结核主要表现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低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具体措施:
⑴ 教室、宿舍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建议各班指派专人负责教室及宿舍的开窗通风。
⑵ 接种疫苗。常见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⑶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⑷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
⑸ 生活有规律。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⑹ 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好饮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⑺ 切莫讳疾忌医。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如果体温(口腔温度)38.5°应尽早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医务室 宣)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