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张俊峰的兵团情缘——浙江教育报关注我校援疆干部事迹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653 发布时间:2016-11-15 02:03:31

近日,浙江教育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寻找身边的感动”栏目刊发了一篇题为《张俊峰的兵团情缘》的文章,报道了援疆干部、我校副校长张俊峰的援疆事迹。特予以转载。

 

 

3年前,时任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张俊峰来到了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他带领援疆团队,一头扎进南疆的职业教育,而一师阿拉尔职校也变得越来越“牛”。

三年磨一剑

522日,张俊峰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条动态:“国赛有奖啦!”原来在今年的全国技能大赛上,一师阿拉尔职校实现奖牌零的突破,斩获6枚奖牌,获奖数量在新疆所有的中职院校中位列第一。

“很振奋,这是援疆3年磨一剑的成果。”张俊峰说,他把援疆重点放在学校教科研内涵发展上,一抓教学常规,二抓校内教科研,三抓学生管理规范7S标准。“当初立下的目标是,3年里要争取校内教学有规范,对外科研有影响,职校学生有规矩。”

张俊峰分管学校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甚至课堂就在工厂里”,2015年,经过商定,学校确定建设职校电子商务、纺织与服装、汽修三大实训基地,共投入援疆资金600万元。

职业教育是我省对口援疆重点,做好衔接工作,确保我省帮扶项目在一师阿拉尔职校的落地,是张俊峰援疆工作的重点之一。2015年,浙阿职教发展联盟工作站启动,重点支持一师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在多次联系之下,确定由我省7所国家级和省级改革示范中高职院校组团支持一师职校6个重点专业,以专业建设为引领,提升一师职教发展水平。

短短3年时间过去,一师阿拉尔职校学生数激增,从800人左右发展到如今的1823人,专业不断完善强化,为当地孩子的就业成才提供了平台,真正发挥着南疆的稳定器作用。

浓浓兵团情

在一师阿拉尔职校很多教师心目中,学校的这位年轻副校长不仅是个好领导,还是一位热心人。

张俊峰2014年刚到校时,发现教师们一直没有办公电脑。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把实际情况向杭州外国语学校作了汇报,经多方沟通,杭外分两批共捐赠100台电脑,为教师们解决了大难题。

学校的发展不仅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还要有硬件建设的支撑。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张俊峰为学校共计争取了115万元计算机中心机房、录播教室、传帮带工作室建设和技能大赛援疆经费。

张俊峰经常说:“加强交流和促进民族融合,是援疆干部的重要职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4年年初,他在去一团民族中学慰问学生时,了解到这所学校没有图书室,萌生了为民族中学捐建一个图书室的想法。他的这个想法得到杭外师生、华东师范大学杭州校友和很多朋友的大力支持,他们共同为一团民族中学捐建了图书阅览室,并捐赠了2000册图书。

去年秋天,阿克苏第一师八团的农场因冰雹天灾,遭遇香梨滞销困境。张俊峰通过浙江媒体界朋友的策划和援友的共同努力,3天时间便有爱心人士预订了90吨香梨,收款近100万元,解了果农的燃眉之急。

“就想为兵团果农做点事,同时也为一师职校电子商务专业增添一个活生生的案例。” 张俊峰说。

怀着感激前行

翻看张俊峰援疆3年来在朋友圈里发的消息,几乎都是与工作有关。问及家里的情况,他说自己“唯有感激”,“来了新疆,更深切地意识到边疆发展的重要意义,内心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妻子肩头”。

当年还在读幼儿园中班的女儿,现在已进入小学读二年级。张俊峰说,孩子成长中的缺位,心里甚是愧疚,“但她以后长大了,应该能够理解爸爸吧”。

妻子工作忙,年迈多病的父母帮着照顾孩子,母亲每每腿病犯了疼痛难忍,也从不对张俊峰讲出实情,只安慰他:“你的工作要紧,不用挂念家里。”让母亲更为担心的是儿子的身体,张俊峰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新疆地广人稀,每次出差要走很长时间,腰椎间盘突出压迫腿部神经,他每次只能用小枕头垫着,以缓解一下疼痛。

“每一位援疆人都会问自己这样3个问题:援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张俊峰说,“既然选择了援疆,那就要义无反顾,实打实地做些成绩出来。”

(转载自浙江教育报20161114日刊,作者:浙江教育报记者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