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 U again——英国嘉德中学师生交流团来访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559 发布时间:2016-11-07 02:41:18
10月16日,英国Calday Grammar School的师生团抵达我校,开启为期8天的交流之旅。我校夏谷鸣副校长接待了师生团,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及概况,并祝愿他们have a great time in HFLS。

师生团在校门口合影
以下是我校接待学生们的交流感想:
现在是北京时间2016年10月28日,上午10:00,英国小伙伴们马上就要登机了,而我又重新回到了三角、导数的怀抱。有点小难过,不久之后我们大家又隔了一整块欧亚大陆以及那令人愉快的7小时时差了。
我的小伙伴叫Ben Duggan,我们之前唯一一次交集大概是在七月英国行的farewell dinner上,邻座,加上几句无聊的对话,着实乏善可陈。
之前从没想象过真正接待Ben时的样子,害怕因为互不了解而冷场,担心自己高三以后退化严重的口语无法愉快地聊天。在选礼物的时候不停地纠结,不断修改周末的行程。生怕让他有一点不称心。
但事实却打消了我几乎所有的顾虑。作为一个隐藏属性的话痨,Ben总能在坐车,吃饭,散步时找到话题,通常都是我在一边笑着看他绘声绘色地讲在英国的anecdotes。在包饺子时说自己是the champion of making ugly dumplings;在聊到accents时,不顾形象地模仿“苏格兰土话”和“高贵的伦敦腔”;在车上听到最喜欢的绿日的歌时,会开启摇头晃脑个人演唱会模式。那些我本以为会不断发生的尴尬,似乎并没有出现。
Ben还是一个会在旁听中国数学课时记笔记的人,洋洋洒洒地写满了一张A4纸,让坐在他边上的我自愧不如。他会为了写一小段中文作文花去一整晚的时间,也会在替我做词汇辨析和完形填空时不断拿手机查字典确认。(虽然事实证明native speaker错误率也不低)
我们一起去了宋城,看了4D电影,坐了西溪湿地的顺风小电动,吃了绿茶和外婆家。可一个周末的时间还是太短。还没聊完最喜欢的American Idiot,说好要一起听的Live concert还遥遥无期,让他期待已久的中国高中式运动会还没开始,刚刚熟络起来的朋友就要离开了。
合照,拥抱,挥手,告别。然后一切回到正轨。再见了,这个明明小我两岁却足足比我高了30厘米的Ben。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还能见面。
——高三2 张亦弛

英国男孩总能让我哭笑不得。Ewan是我这次接待的英国同学,暑假因为参加英国的“军训”所以没有接待我。在他来中国之前,我通过我在英国的住家Josh联系上了他。经过几次微信上的交谈,发现他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直到他来到中国真正接触之后,才发现他不仅仅是先前表现的那位英国绅士。
来中国访问的英国同学都是孔子学院的学生,正在学习汉语这门博大精深的语言。Ewan充分利用了中国良好的学习中文的环境,不管是学校还是旅游景点或是商场,他总能主动向陌生人问好,用他带着英国口音的中文说着:“你好,我喜欢你的帽子”“我喜欢你的发型”……甚至在公交车上,他都能与邻座的陌生人交谈几句。即使用的是最简单的句型,最普通的单词,他这种为了学习语言就真的全身心投入的境界实在让我赞叹。
除此之外,他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他总想在商店里获得British discount。虽然几次交涉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终于在西溪湿地的一家丝绸店里展现了优秀的砍价技巧,用145元买下了两套原价近300的丝绸睡衣。
很喜欢你送我的English tea, biscuits 和 short bread. It's so sweet! Good luck, Ewan!
——高三1 鲁志远

选考结束的当天晚上,我们在招待所见面了。距离英国的离别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我心中其实是忐忑的,害怕我们之间会变得生疏,害怕我们会因为找不到共同话题而冷场。但你开门见到我时冲上来的一个拥抱,打消了我所有的顾虑。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即使跨越了七个小时的时差,当我们再见面时,一切还恍如昨日。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们一起上过课,一起包过饺子,一起出去疯玩,一起分享一天的见闻。你们所有的男生都很好相处,性格开朗大方,甚至可以说是古灵精怪。与你们玩在一起的时间是我们考完试后最开心放松的时刻,放肆的大笑里好像可以忘却一切烦恼忧虑。
仍记得我偷偷将你的生日礼物放在你的房间门口,希望给你一个惊喜。当天晚上见到你时你兴奋地抱住了我语无伦次地说着你有多感动。这是你十六年来第一次没有和家人一起过生日,把你当弟弟一样照顾的我只希望能够弥补一点你离家的思念。从那天以后,我也明显地感觉到我们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你像个顽皮的弟弟,而我,是那个时常无奈却总是照顾你的姐姐。
在英国的日子里非常感谢有你和你可爱的家人的陪伴,让我感受到了异国他乡家的温暖,也希望你在中国同样感受到了我的家庭的温暖。你就像是我渴望了很多年的那个弟弟,调皮捣蛋孩子气,却让人忍不住想要笑着陪着你。真是奇妙的缘分,你就恰好长成了我梦想中想要的弟弟的模样。
我可爱的弟弟Karl,你把你的牛仔裤落在了我家,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妈妈说你真是个丢三落四的小东西。最后,再见,希望后会有期。
——高三3 曹苏媛

这次接待英国同学的经历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经历。有幸能够接待到暑假去英国访问时接待我的两个小伙伴,非常感激。
可能是因为暑假访问时,大家与partner之间都相处得十分愉快。这次,虽然是两个月未见,虽然来访问的英国同学中有新的成员,但是彼此见到时却毫无尴尬,相谈甚欢。英国同学们真的都非常nice呢。接待之前,我是有些紧张的,因为去访问的时候,是以客人的身份,而这次要变成主人来接待,诚惶诚恐。不过partner的随和让我松了一口气。准备的房间和食物都没有挑剔,真是太开心了。爸爸妈妈一直和我夸赞我的小伙伴们:两个讨人喜欢的男孩子。暑假时作为host,他们已经送过我礼物了,这次来居然又准备了许多礼物,且都包装精致。意外又感动。从接待的两个小伙伴身上,我深深体会到英国人礼貌和随和的特质。
英国同学们在这里总共待了约莫一周的时间。一起玩了一个周末,周一他们就去了北京,继续他们的中国之旅了。告别时真的很难过,多么希望他们的停留可以再长一些!
总有离别时。虽然未来可能不会再见了,但是有脸书、Ins这些软件,我们并不会失去联系。不时查看一下更新,也许就会看到他们某时新po了什么有趣的图片。
Hope to see you guys in future.
——高三5 路遥
这次的接待是在选考结束后的一个星期,这个星期自己都觉得自己玩疯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到来才使我备考时的压力逐渐得以释放。由于我这次接待的不是我去英国时的住家,所以我和Thomas从第一次见面到他离开杭州也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第一次见面是选考完的那天晚上,在学校的操场,我发现他非常的好动,当时我就想也许一个男生住家会更适合他,也感觉到自己的这次接待是个很大的挑战。不过几天的相处之后我就发现他是一个对女生很绅士的男生,而且他的大胆和外向也让我对于新事物的尝试更加充满勇气。
延续整整一年的接待活动完美落幕,在脑子里预想了千百种送别,真的到了那一刻还是非常得不舍。一年过得真的很快,一封封邮件的等待,见面的激动,对旅行的期盼,一幕幕又清晰地在眼前回放。这次经历带给我的不只是美好的回忆,感谢这次相遇,期待再次重逢。
——高三3 陈明
(外事处 编辑)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