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开高中语文学习之门——记高一语文暑假作业评选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738 发布时间:2016-09-30 07:50:25
高一年级的同学兴许还记得两个月前刚看到校网上挂出的语文作业时的心情。一篇以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课本内容为选题的3000字小论文着实惊讶了我们:不啻恒河之沙的字数要求,从未接触过的文章体裁——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对于还未踏入高中生涯的我们,这都像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挑战不可能是我们年轻人特别愿意做的一件事。

新学期伊始,我们就将自己两个月用心的成果齐齐提交到了语文老师处。经过紧张的评选,一批有态度、有思路、有容量的论文作品被展览在了年级公告栏。倘若你有机会来这面论文墙前走走,你会被它们选材的维度之广所吸引,从诗歌到小说,从中国古典文学到西方近代小说,同学们的论文拥有较为广阔的视野;从修辞的特色到用字的推敲,同学们的论文也拥有较为精细的体察。加之清晰的逻辑关系和适当的布局谋篇,这次展出的语文小论文,已呈现出一定的高中气象。写一篇语文论文是相当考验人的事情,不仅要烂熟文本,更要把眼睛瞪得更大,把腿迈得更远,去勇涉未曾抵达之境,用更多的相关阅读搭建起一个完整的框架,以保证文章的大气。我们同时也努力学习理性的语言,摒弃无意义的伤春悲秋以确保凝练清晰的观点陈述。这次语文论文的写作给我们以绝佳的契机,来锻炼日后学习中必然要用到的研究技巧,同时培养严谨笃实的治学态度。
与论文评比同时进行的是高一年级原创诗歌的评选,在高一语文老师的选拔推荐下,三十份优秀作品交到了高二年级楼佳钰、苏云生和曾涛老师手中,经过他们的认真评审,各奖项也依次评出。
在与文学相伴多年的时间里,诗歌于同学们来说绝不陌生。凝望顾城那寻找光明的黑色的眼睛,漫步于戴望舒眼前弥漫丁香花香的雨巷,在滚滚的人海中,与惠特曼一起向天空、海洋和大地敬礼,或是睡意昏沉地在炉火旁打盹,和叶芝数着青春欢畅的时辰和皱纹……诗歌示人以千百种面孔,将情感揉于字里行间,其魅力令人倾倒。作为不同于论文等的独特艺术体裁,诗歌的画面构造力和艺术张力极强,一字一精妙,一句一世界。对于我们来说,诗歌是任性的孩子,是骨血中振振的嗡鸣,是抒发内心世界色彩的最美的途径。而真正自己创作诗歌,却是一份不小的挑战。一首诗歌的诞生,不仅仅是文词的组合,更是在诗人心上开一扇窗户,与世界共享一双眼睛。蘸取内心世界的冷与暖,作文字的底色;捡拾所触所闻的思和悟,作文字的身形。在此次原创诗歌作业的完成中,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赋予文字以生命,学着把感性情绪、理性思考等融进诗歌,获得了难忘的学习体验。
通过此次小论文撰写和诗歌创作,同学们叩开了高中语文学习之门,体会到了不同的文学赏析评价方式和表达形式。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高中语文学习中更加注重文学素养的提高,体会文章的美,更不忽视身边的“妙笔”,让语文学习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撰稿:陈语心、王佳卉)
附原创诗评比结果:
一等奖
高一(2)班 郭苇杭《颠》
高一(4)班 李民哲《行者》
高一(1)班 陈姿彤《我们》
高一(1)班 潘闻萱《法国》
高一(3)班 张佳艺《北极以北》
二等奖
高一(1)班 王佳卉《后来》
高一(2)班 陈凌波《抵达城市》
高一(5)班 王埜驰《地铁狂想》
高一(6)班 钟伊歆《记忆》
高一(6)班 周令仪《白蔷薇献诗》
高一(5)班 齐楚楚《裂谷》
高一(5)班 蒋瑞羿《布偶》
高一(4)班 嵇真妍《听歌》
高一(4)班 陈圣鹏《小丑》
高一(3)班 仇晓升《距离》
高一(2)班 吴明睿《七夕》
三等奖
高一(1)班 高诺琪《舞会》
高一(5)班 丁林韵《当全世界只剩下我和一条河》
高一(3)班 关心怡《行歌》
高一(2)班 李佳雨《依旧》
高一(6)班 王子琛《你》
高一(1)班 廖晨薇《小疯子》
高一(4)班 陈嘉禾 《本我》
高一(3)班 戴婧玮《飘零》
高一(4)班 郭若馨《现代诗》
高一(2)班 孙欣恬《听夏》
高一(6)班 孙家威《纸巾的遭遇》
高一(5)班 林一婧 《一无所有》
高一(3)班 高思可《雨夜》
高一(6)班 曾子涵《影子》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