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我校外文组、培训基地与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北京外国语大学基地联合举办的英语学科京杭同课异构活动在行政楼报告厅举行。北京名师工程项目组一行50人、培训基地20名学员和我校外文组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有北京中小学名师工程学术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徐浩副教授和蔡静副教授;北京中小学名师工程实践导师,北京特级教师季燕、赵书梅和程惠云老师以及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英语教研员葛炳芳老师。
我校方健文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辞。方校长对前来我校参加活动的专家和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促进我校省英语学科基地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我校教务处副主任李力老师主持活动,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校省英语学科基地建设和外文校本课程建设情况。随后两地老师带来了风格迥异而又精彩纷呈的四堂写作课。上课老师分别是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初中部课程与教学中心主任刘云凤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科研主任李军华,我校初三年级组包晓明和高一年级组张蕾老师。

本次研讨课的主题是“新高考背景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围绕着这个主题,上课教师分别就故事写作和概要写作进行了同课异构。北京的老师经验丰富,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从教师一步步铺垫与引导,到学生自然而然地产出,教学过程扎实而稳重。我校两名教师个人风格和教学方式显得更为突出,包晓明老师在课堂上的技术运用让评课专家颇为惊叹,学生的自信与成果也给与会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鲁新教授在评课时说“包老师的教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张蕾老师严密的思维逻辑、超大的课堂容量、优秀的个人素质和学生精彩的生成赢得了与会教师的掌声。
课后,上课教师说课,介绍了备课过程,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北京的实践导师团队对四堂课从操作层面进行了剖析和解读,指出了亮点和不足;而学术团队导师则从更加专业和理论的高度对写作教学作了分析与指导。值得一提的是,在老师上课的过程中,专家们同学生一道完成了自己的写作。北京徐浩博士本身在大学教授写作,他结合自己的临场写作分析了概要写作的原理和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他的范文让在场的老师体会到了他用词的准确性与高度的概括能力;葛炳芳老师则从高中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入手,分析了他们写作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并分享了他的临场作文,指出了老师在平时备课过程中的关注点。
北外杨鲁新教授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她充分肯定了四堂课,同时指出高考写作的改革体现了新的理念,对高考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浙江省的教学改革无疑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我校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李力老师对本次活动有关事宜作了说明,并代表我校致谢。感谢上课老师,是他们的付出与实践换来了与会教师研讨的素材;感谢他们的指导老师,是他们的悉心指导让上课老师在专业发展上又上了一个台阶;感谢导师团队,是他们的研究和理论指引了所有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

(外文组 李力报道,培训基地办公室 林存富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