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过的路——2016年外语节高二微电影拍摄纪实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977 发布时间:2016-05-30 09:33:37
5月20日上午,在激动人心的Spelling Bee比赛之后,各班都在教室里看微电影。在过去的几个礼拜里,每个班都认真拍摄并制作了本班的微电影,努力把心中的’The Road I Take’通过这种方式表达给观众。有许多班级甚至制作了有趣的预告片来更好地宣传微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本次微电影评选结果如下:
最佳影片奖:高二2
最佳语言奖:高二1
最佳视觉效果奖:高二5
最佳编剧:陈楠、沈熠韵、钱曾一、华姗姗、邵嘉希、吴玫
最佳导演:赵函、于加敏
最佳男主角:曹翔
最佳女主角:杨泽文
高二1:
电影是妥协的产物,微电影更是如此。
刚拿到题目时,我们谈论了两个晚上。在我们的设想中,这部主题为“the road I take”的电影,该有一条“实实在在的路”。寝室到食堂的路,林荫小道,乡村高速公路,无尽头的路,有荧光闪烁的路……我们觉得表现主题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我们的角色凭借着双脚,一步一步,走出他们想说的故事,走出他们想表达的深思。然而,我们没有做到。
当定下剧本之后,我们的谈论又持续了两个晚上。在我们的设想中,该有一位神出鬼没的少年,留下难以捉摸的痕迹;该有徘徊的青年,个个蜷缩在自然的庇护之中;该有水乡的乌篷船,白鹭不时飞过镜头;该有夜晚湖中央的草亭,蜡烛慢慢地摇曳……然而,我们没有做到。
我们做到了什么?我们做到了影片中所呈现的一切。哦,还不止这些,我们意外发现一间小屋,在湖边;我们收获了四幅率性而为却又可爱的画;我们知道了镜头的局限;我们重新发现了身边的乡野,可以非常亲切……
所以这篇感想是为了说明,妥协和生活一样,时好时坏,但终究还是可以热爱的。
高二2:
Kobe Zhu:
It is a real honor for our class to win this prize and I really appreciate all the people 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meaningful activity or supported our film and us. As the main character of our film, I feel really proud of myself, because it was really challenging for me to learn all the lines by heart but fortunately I accomplished this mission successfully. All the classes have done wonderful jobs. Through this activity, we not only demonstrated our language and movie-making abilities, but we’ve also learned an important life lesson: Never regret and keep walking on the road you have taken. I’m sure in the future I will be holding on to my dream and become a successful person --- the one I want to be.
卢成亦&陈若晨:
每年微电影的题目都很有营养,但是也许今年的题目是最积极向上、最能给人带来启发的了--The Road I Take。就像我们班的微电影中的故事一样,每个人的人生都像是一场游戏,但它又不像游戏这么轻松、惬意,因为不同的选择会引你走向完全不同的未来。然而你是当局者,你也不知道选择什么才能使你的人生更加完美。这次英语微电影拍摄活动也让我们感悟到无论你选择了哪条路,这条路就是最适合你的,就要坚持走下去。今年我们班能拿到这个奖项,也许也是因为这部微电影的立意深刻从而给观者一些人生启示。当然漂亮的女主和帅气的男主也给影片增色不少。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收获了不少欢乐,也学会了一些技能,例如不会骑自行车的男主竟然能开电动车了。
周语嫣:
本班“粗放型”微电影投资在各位的努力下(特别是Piano、Rydia和Kathy同志的辛勤劳动)获得空前成功,为高中生涯的微电影之路画下圆满句号。拍摄过程很有趣,也趁此机会出校门放松一回!
很喜欢微电影最后的“小鸡汤”,勇敢走自己的路的人,怎么会是loser呢?
范羽佳:
其实最开始被导演找到要求参与拍微电影时,我是拒绝的,因为对自己的外貌没有信心。但是她们的设想吸引了我,那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剧情。在拍摄过程中,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比如有一打篮球的片段,因为和几个男生合作,一开始有一点尴尬,但渐渐地high起来并打起了2V2!好多场景我们基本都是一条就过,演员们都很厉害。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场朋友们对被哈佛录取的主角表现出的冷漠态度。因为看相机的时机、角度都经过了许多次调整,而且当时的情景特别好笑,但还是要在相机前保持高冷的形象,要憋住笑真是太挑战了。我们班最终拿了最佳影片还有一点小意外,不过当然很高兴,因为有这么出色的编剧、导演们!所有人为之付出的努力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杨钰鑫:
我们总是带着些许不甘与遗憾,和一点好奇心,想象着另一条道路上的风景。而真正的生活,是由我们自己主宰的。
不哗众取宠,不在意别人的目光,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
章佳琪:
拿到最佳影片这个奖真是太意外了,不过还是超级开心!大概有想请全天下人吃饭那么开心!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想。
一开始被邀请作为导演之一的时候,其实内心是拒绝的。前两年都因Drama Night和诗歌朗诵等大大小小的事情完全没有参与微电影拍摄,只惊叹最后看到成品。这次让经验为零的自己来主刀,不禁想大喊有没有师傅带带我(事实证明董大和Kathy就是那两个资深的师傅!) 拍摄一部微电影的过程很麻烦,当然结果也很让人欣慰——像是孕育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哪怕一开始的进度慢到让人忧心,可灵感来了速度就来了,写完剧本仅用一天两天内完成拍摄。演员都是熟悉的人,拍摄过程中在镜头外总是忍不住笑出来。看着朱琦一担起这样的重任和压力,除了总算有人来演的放心还有感动,“现在就是考验你演技的时候了!” 第一和第三视角的切换非常麻烦,但fortunately we made it. 在周四下午被Ms Yu领着浩浩荡荡去咖啡馆拍摄同学会也很有趣,还意外在门口发现了适合主角老司机身份的电动车。
LIFELINE,生命线,尽管是虚拟游戏,让主角两次都失败未免太过残忍了一点,但这才是生活。不像电影和戏剧,没有任何逻辑可言。如果不幸真的成了一个loser,是没有机会再来一遍的——不过就像嘟嘟说的,勇敢走自己的路的人怎么会是loser呢。也是想告诉大家不必为了选择太过纠结,只要本质相同,上天终会给你我最好的安排。不知有没有顺利表达出想要表达的东西,但希望穿插在其中的些许幽默能让你看得开心。尽管最终成品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却也是美好的结果。特别是花絮,每次看都忍俊不禁。LOSER这首歌也循环放了好多遍。
哪怕留不住,但至少最美的时光,一起分享过。感谢所有为LIFELINE付出过的人,壮哉我大二班XD。
董浥晨:
我们曾在299号的各个角落里寻找我们被偷走的梦想,也曾期许五颜六色的纸飞机载着我们飞向未知的远方,带着一丝惶恐和更多的期待。那年我们初三,激情澎湃。
后来,我们从一个被旁人冷嘲热讽的Chaplin Zhong蜕变成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自信少年。那年我们高一,风华正茂。
后来的后来,就到了现在。我们不过是大千世界中的平凡的那一个,就像Jimmy Zhu,在不断的岔路口中错过、失望、后悔,甚至渴望人生游戏重新开始,最后才知道,现在的我只是因为我是我。但无论怎样的我们,都将是最好的我们。现在我们高二了。
今年我们想要的是有一点幽默、有一点傻缺、有一点鸡汤、还有一点小深奥的那种电影(活在梦里)。最后大概也不算失败吧,但很明显我们有了很多鸡汤和一点都没有的小深奥。这倒也还不错。
这是最后一次了呢,老司机应该也没有机会再开车了吧。本次微电影LIFELINE剧本一天、拍摄两天、后期三天。从5月12日到5月17日。我们想了很多,做了很多,也聊了很多。在隔壁的咖啡馆里,甚至开始期待起即将各奔东西的我们在五年后同学会上的那场重逢。
高二3:
Five years, it’s my honor to have encountered you. There’s no never-ending story. As an old story ends, a new one will start. Sometimes we’re forced to make decisions. The moment we’ve made the choice, choose, we have to move on. Choices are all precious. Pains are all transient. One day, we will grow up. We’ll learn to love mysteries courageously. Real maturity is not to be perfect. It’s to be vulnerable. There’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We’re born to fight, to die. And you, old friends, I am grateful for meeting you.
We’re Class 3. We’re happy, really.
We’ll be together, forever.
The ROAD I Take对于高二的我们来说是个十分应景的题目,现在的我们,正在分岔路口或踌躇或勇敢。一开始微电影定的主题十分简单粗暴,只是想要呈现一场轻松愉悦的选择题竞赛。然后,就像我们一步一步长大,这些“选择题”变得复杂,变得丰满。每一个人的想法和经历都在晚自习的一分一秒里变得珍贵而有意义。我们走在路上,所面临的每一个路口,是谁与我们一同走过。直到最后,这部微电影的主题变成了夹杂着陪伴与成长的坚定。诶,也是有十分动人情感的呢。
(花絮)
因为是比赛的场景所以拉了很多群演来表现欢呼之类的,其实一开始大家都是拒绝的但真正拍摄时大家都很享受。那是非常开心和充实的几天,以及借(抢)小教室,都是top class所拥有的top memory!!!说起来中间偶像剧画风的感情戏在拍摄过程中不是一点点的欢脱,但是却忍不住在剪辑完成之后为之感动,我们班果然还是有实力的啊。作为第一次接触微电影的摄制组,捧出了一个有颜值有演技的最佳男主角大家还是感到十分荣幸的。
我们是高二3班,我们是,最好的我们。
我们行走在各自的道路上,与众人同在。
高二4:
当得知微电影这种费时间的活动落到我头上的时候,我有些不耐烦,又有些惶恐——在对未来即将流失的大把时间赶到可惜的同时,又害怕自己担起了整个班级的责任,害怕最终无法交出满意的答卷。但是当吴玫同学脑洞大开的时候,我的兴致被提了起来——我和一群小伙伴们充实剧本、选择演员、安排计划、进行实际拍摄、编辑配乐……看着自己策划的微电影一点一点有了模样,心中的喜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这种经历于我,是宝贵而又美妙的。有些事情如果不踏出那一小步,不去尝试和体验的话,就永远不会有最后那种喜悦的充盈感。
对于我来说,一切的一切都是富有挑战性的,但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进行摄像。以前拿着单反四处瞎转的时候,只需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此时摄影是一个人的事,不需要任何其他人的参与。可是微电影的拍摄要求大家的通力合作,从环境的光线、声音,相机的位置、角度,到演员的表情、动作,都需要反复推敲和尝试。此时的摄像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的工作,由于这种合作,摄像对于我来说,被赋予了崭新的意义。
第一次真正参与了一项班级活动,当起了所谓的负责人,责任重大,焦虑烦躁与日俱增,哪怕是在剧本完稿后。将剧本打印稿拿在手中,眼见着微电影似乎有了雏形,却在选择主角时碰了壁,太过羞涩?不够自信?我们被拒绝了,然而正是这些同学的推辞,才让我们在四十位同学中,找出了敢于挑起大梁的演员们,有的本色出演,有的充分发挥演技,诠释出了编剧们心中的最完美的角色形象。在此,也感谢主角们对拍摄工作的积极配合,以及各位配角和同学们。
拍摄的速度出人意料的快,然而后期工作却拖了后腿,原以为的剪裁连接,在加入字幕、特效、配乐的任务后,其复杂程度呈指数增长,仅仅是从拍摄素材中选择并截取片段也能花上好大功夫,更别提后期制作了。字幕特效部分我没有参与,但在最后的背景音乐部分,我们共同筛选,反复斟酌,尽量掐好情节推进与配乐高潮的时间,尽可能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事实证明,付出必有回报。最终,我们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也给“the Road I Take”赋予了我们独特的理解。
当然我们的片名也不是随便取取的,I.A.M.——I是Irene,希腊的和平女神;A是Adrian,来自Hadrian,罗马帝国的皇帝;M是Max,也是伟大,当然Max一点也不伟大,他渺小平凡。
从这个故事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到匆匆提笔写下大纲,只用了十五分钟。那个面目模糊的Max就这样出现了,他是一闪而过的灵感,他是who am I 中的本杰明,也是龙族中的路明非,他是平凡世界的你我,他是任何人的一部分,他身上有我们所有人的影子。想要改变,却不得其所,想要迎合,却适得其反,总是失败,总是被忽视。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如果有朝一日他身份逆转,顶着他人高贵的名字,霸占他人的躯壳,曾经梦寐以求的生活唾手可得,他会如何取舍呢?如果是你,你会放弃这个完美的角色吗?但我们最终还是给了他一个正向结局,他终于想通,变回了平凡的“伟大”(Max),这才是他自己的路。也算是给了我们所有人的一个交代。
高二5:
高二拍摄微电影相比起高一,需要摄影组的人员更合理的规划拍摄日程,尽量在不耽误课业的情况下保证作品的高品质。同样到了高二,主演也比以前更忙,这次微电影拍摄的男主角因为正好和5月份的考试时间相近。所以我们摄影组尽力依照他的时间来排日程。因为时间问题,这次剧本是边拍摄边写的,辛苦编剧的熬夜奋战。同样身为摄影导演,后期各种剪辑占用了大把的自修时间。但总而言之,大家都这么尽心尽力,已经十分感动。因此,在未知结果的情况下,摄影组就先把庆功宴摆了。在拍摄的初期,我们遇上了换演员的尴尬,还有没有单反拍海报的着急。但无论如何,既然选择做了,就要做得最好。
一班的渔夫、二班的朱琦一、三班徐之昊和曹翔打动人心的表演、四班的鸟和五班的女配角吴可伦,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高二1班 周乐天
高二2班 章玥
高二3班 郑家依、徐靖珂
高二4班 沈熠韵、吴玫、邵嘉希
高二5班 赵函
综合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