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浙沪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992 发布时间:2016-04-29 08:52:15

427,主题为“关注过程、激活思维、合理介入”的浙沪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我校举行。上海市普教系统第三期“双名工程”名师培养基地中学英语一组和二组,上海市黄浦区、青浦区英语名师工作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单位和组织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在形式上作了探索与创新,首次尝试使用实时转播、同步点评的方式,避免听课教师的课堂观察对学生及上课教师产生影响,让展示课课堂更趋于真实。研讨会的课题是议论文写作,执教教师分别为来自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的周杰老师和我校剑桥国际高中的周婷婷老师。研讨会在流程和细节上较以往也有所创新与调整:在上课前先由执教教师说课,然后执教教师回教室上课(上课时长为两节连课),而听课教师在报告厅观察(研讨同步介入,专家互动点评),课后再由上课老师反思和专家总结。

周杰老师从一篇他所在学校学生写的文章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即“糖果形结构”和基本要素如立场、观点和支持论点等,通过分析例文让学生意识到议论文写作应避免观点重叠和论据不相关,最后让学生完成“Single-sex School or Mixed School”的文章。我校周婷婷老师的课首先由学生小组讨论用动物做实验的背景与争论,然后学生阅读课本上的一篇相关的文章,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的技巧,最后学生利用平板电脑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并完成 “Is animal experimentation really worth it?”的文章。

参与此次点评的专家有我校夏谷鸣副校长,中国民族师范教育研究中心主鲁子问教授,上海市英语特级教师、上海市普教系统“双名工程”英语学科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何亚男老师,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英语特级教陆跃老师。专家的点评与互动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具体的建议,有观点的碰撞也有互相的调侃,让在座的听众直呼过瘾而惊叹于专家的睿智。教授提出了诸如范文和例文的不同用途以及观点支撑资料的信度问题,夏校长提到了关于写作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师的介入时机问题,师和陆老师则从一线教师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专家抛出的问题时而让在座的教师陷入沉思,他们的对话与回答又时而让听众豁然开朗。

在公开课和专家点评之后,鲁子问教授为参与研讨会的教师作了题为“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短说”的微讲座,从理论的高度为如何开展写作教学做出了指引。他从高中学生写作的现状与性质说起,指出写作教学应坚持目标第一,关注过程,过程引导,学会选择。他认为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差异化显著,基于学生目标开展英语写作训练是不二之路,写作教学应基于有效过程和学会选择来引导学生发展写作能力。

何亚男老师最后对此次研讨会做了总结,她指出此次活动是上海英语学科名师培养基地与我校的第三次互动(前两次分别是我校胡跃波老师和谢慧萍老师在上海的展示课与交流),我校的学生表现给上海的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剑桥高一学生都是由普通学校升入,而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其英语水平和课堂表现令人刮目相看。她同时指出,老师们要向前辈学习,学习鲁教授的教学理想与敬业精神,学习夏校长的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年轻教师要充分利用此类展示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本次研讨会得到我校技术部门、后勤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剑桥高中谢慧萍老师、何诚老师、培训基地包晓明老师也充分发挥了他们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特长,参与到视频转播中来。此次教学和研讨的新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上海名师们的赞许,也为我校今后开展大型教研活动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新的思路。

(外文组 李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