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担文化托命之责——记金纲先生的儒学讲座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383 发布时间:2016-04-21 10:55:20

金纲先生的讲学以“儒学要干吗”一个简单的主题为中心,为我们阐述了儒学在古代社会的功绩和在现代社会所发挥的重大作用。金纲先生用一个论语的小故事“樊迟问稼”为讲座开了个头,阐述了一个显而易见却很容易被人忽视的错误——学科混淆,与此同时也阐明了儒学其实是一门政治学和伦理学。
儒学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一门学问,哪怕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大智慧。儒学重在修身,对于个人的最高目的无非就是“内圣而外王”。而对于社会就更不用说了。金纲先生同时作为一位宋代历史学者,给出了许多儒学推动宋元社会发展的例子。同学们在其生动的讲述中获得了许多启发。
这是最美好的年代,这是最糟糕的年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丢弃信仰,开始丢弃“道”。殊不知,儒学对于现世生活意义更大。金纲先生提出,我们应该接受、认同、践行儒学及其精神,直至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并期待同学们成为“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

讲座后半部分,同学们向金纲先生提出了对儒学以及论语的一些疑问和自己的见解。金纲先生耐心解答,消除了同学们对于儒学的一些误读,并对同学们之于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思辨表示赞赏。
“当今社会,我们缺少什么?”儒学作为一种大智慧,无疑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明路。儒学的意义,我们还只是接触了皮毛罢了。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当勉力而行,成就文化托命之责。
(王一 报道)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