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记文化节高二年级《论语》报告会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451 发布时间:2016-04-21 10:54:40

415上午,学校报告厅,高二年级的同学们组织了一场《论语》学术交流活动。五个班按抽签顺序轮流上台论道,切磋琢磨,辨疑析义,气氛热烈。

四班是第一个上台的班级,学术气息极为浓郁,很快地把大家带入了《论语》的世界。几位主讲人从交友的原则和方法、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对抗和交融,深入剖析了《论语》所揭示的社会思想和理论。更有一位标新立异的主讲人对孔子的教学之道提出了质疑,尖锐地指出其中的不足,认为孔子的教学之道或许成为了学生们长远发展的桎梏。如此辛辣的观点引发了一场即兴的辩论。

三班的讲座内容庞富,涉及孔子与民主政治、孔子的为官之道、《论语》中的人道主义色彩、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儒家的义利观等。他们眼光独到,指出了孔子思想中蕴含着原始的民主意识,并把东西方的人道主义哲学观念进行比较归纳,从学理上为同学们梳理了孔子“仁”的基本内涵。还有,屈波同学引经据典,将个人的读书体验与思考融入其中,深入浅出,用文学化的语言阐述了中国人的义利观。

五班同学的讲座,较系统地梳理了孔子的教育观念: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等,并敢于质疑圣人的教育思想。论及孔子的诸弟子,其独特之个性、鲜明之精神,一一呈现,生动有趣。金骁风同学以高锰酸钾比孔子,分析孔子之思想与现实产生化学反应的要素,令人耳目一新。

二班的风格就较为可爱和任性了,他们别出心裁的内容设计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孔圣人”的“饮食”,一反严肃的气氛,诙谐地把《论语》中孔子“吃”的细节慢慢道来“孔子是一个精致boy”,对饮食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体现了孔子的礼的精神。尽管之后,有些观点一度引起同学们的质疑,但其特立独行的表达和生动有趣的展现令人大开眼界。

最后,一班压轴,两位主持人气场强大,知识渊博的他们自信脱稿,极有开“讲坛”的风范。齐元峻同学先是对孔子做官的志向进行肯定,着重指出孔子“出仕”是有标准的,即要去“有道之国”做官,并进一步引出“有道”与“无道”之辨。周乐天同学深入剖析了“君子不器”这句话,认为君子不应当被自己所学习的技艺所掌控,而应当从中解放出来并驾驭技艺,在历史解释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他的观点——现代知识分子的“在场”意识,即“君子在场”这一中西合璧的观点,令同学们获益颇深。

这个上午,春日明媚,我们置身论语讲坛,享受着一场文化的盛宴,坐而论道,体悟儒学,感悟人生,如沐春风。

(华姗姗、李泽荫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