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外是常为新的——第3周国旗下讲话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036 发布时间:2016-03-01 01:11:13

演讲者介绍:杨宇豪,校学生会主席,高二2班班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二(2)班的杨宇豪。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做新校园、新学期的第一次国旗下讲话。这次的主题是“变的是校园,不变的是信念”。
每个人或多或少对原来的留和路299号有着怀念与留恋,我也不例外,我怀念波光粼粼的烈阳湖,怀念信息广场香樟树,我们怀念它们,怀念它背后的记忆和人文气息。但我在原校学生会体育部长、现保送北大的高三学长高扬然的的博客里看到几段话,觉得十分有意义。
他说“杭外是常为新的”。因为他在北大笔试的时候考到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北大是常为新的”。
他说,作为一个抽象的集体概念,杭外在哪里,多大,几幢楼,湖多大,鱼多肥,猫几只,松鼠多跳,球场多少,图书馆多帅,广场多广阔,食堂多诱人,真的都不要紧,这都只是附加值。杭外曾经很小,学院路上,若干楼,一个操场,一届几个班。那个文三路的校园是后来新建的,现在另一所学校在用……一挥手而已的。
是啊,个人的情感,学校的情节,倘若只是寄托在物质上无法自拔,终究会磨灭。别的学校敬佩我们,那是他们看到了我们一届届学姐学长或是同学的优秀,看到了他们为杭外支起的堂堂招牌,而非百亩校园,百尺湖面。
我们留恋原来的校园,但我们也应该随着校园的迁移,把杭外的信念注入这块崭新的土地——“宽容大气,严谨笃学;为祖国而学习,为未来做准备。”当我们环顾四周,看着熟悉的老师与同学,我们应该明白:人在哪里,杭外,就在哪里。
新的校园有着更为现代的设施,更明亮的教室,更柔软的操场草坪,更平坦的石板道路……成为新校园的首批建设者,也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在此,我代表校学生会向各位同学发出倡议,希望大家踊跃地加入新校园的建设活动,并积极地参与进去。为班级的布置尽一份力,这是校园建设;为校园的文化角落提出一些建议,这是校园建设;在学校中发现一些安全隐患并向老师或后勤师傅及时提出,这也是校园建设。学生会劳动生活部与学生权益中心将联合起来,向全校同学征集有关校园卫生、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建议,统一向学校提出并开展恳谈会。同时,也希望同学注意自身安全,不要随意进出学校配电房、地下车库等危险地带。其次,新校园台阶变多、楼道变窄,提醒同学们不要在台阶上奔跑,应靠右行走、有序进出,合理安排好课间餐时间,杜绝外卖。
祝愿同学们在新的校园有着美好的开始。
最后献上毛主席勉励红军的一首诗——《忆秦娥·娄山关》中的几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各位同学,请承担起杭外的希望,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为杭州外国语学校增添自己的光彩,为留和路309号带来属于他的新的归属感。由我们继往,由我们开来!
谢谢大家!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