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艺术的魅力——第18周国旗下讲话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580 发布时间:2014-12-23 08:56:54
演讲人:沈奕汀,高一4班学生,曾获2012、2014杭州市艺术节现场篆刻比赛一等奖。
当我们谈论艺术与传承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十二月的清晨总是弥漫着一股无法抵御的寒冷,然而我们的校园在这个时刻照例散发出浓郁的艺术气息。因为下周便是杭外五大节之一的艺术节了。艺术的气息伴随着艺术的活动侵袭着校园。当我们谈论艺术与传承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今天在这里,我和大家谈谈篆刻。
艺术分门别类有许多,或许当初闻艺术二字时我们率先想到的便是音乐的动听婉转与画作的色彩冲撞,可也别忘了,中国的传统艺术。篆刻艺术,作为一个至今逐渐被重视与培养的项目,或许没有书法来得广为人知,前不久有人提到篆刻时还很诧异地问这是否与刻橡皮章是一回事,那就让我来告诉你。
篆刻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篆刻艺术最早出现在我国的殷商时期,它的鼎盛时期是西汉和东汉时期,当时的印章主要是起到凭信和权力的象征。例如统治阶层的不同令人们所用印章的材质、大小、印钮都有严格的等级区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印章失去了它的一些功能,文人的创作介入,慢慢被运用到书画创作中去,然而随着年代的推移,我们年青一代对这些传统艺术日渐陌生。那么,在众多琳琅满目的艺术中,我为什么会对篆刻情有独钟?因为它,是结合了书法的笔走龙蛇和镌刻的深深印记。可就是在这方寸之间,油然而生出一种美,或气势雄浑,或淡雅清丽,这也许就是篆刻艺术的魅力所在。
篆刻是有魔力的呀!它可疏可密,但紧凑;它可粗可细,但圆润;它外圆内方,蕴含哲学。当刻章时,双手分握刻刀与润石,沿已写好的篆文巧凿浅印,听着清脆的雕凿声,也不再心浮气躁。有些地方要逐一排列,有些地方则需空缺,抑或是将边缘凿破以达到一种对比美,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是否也喻示在生活中我们需时常为自己留有一定余地?做到游刃有余?同样,在刻一个作品的时候,步骤的夯实也是极为重要的,你要排版写印稿,再将文字的镜面效果写在石头上,刻时更要小心翼翼,多加修改,一小步错即是全盘重来,而一次刻章往往需花费两个小时左右。数时的沉淀与数次失败重来的教训真真是可以让自身做到谨慎且静心。
篆刻亦有内涵呀!历史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出土的金石古物,来研究那个时代的国况民情;文学家可以通过翻阅资料,尽情遐想它曾经历的风云叱咤。研习一种文化或艺术,定会深入去了解,而富有历史内涵的篆刻也正可以开拓视野。有了文化积淀,同样结合思考,才会有融入自己想法的作品诞生。
每种艺术或多或少有某种益处,或是让人陶冶情操,或是令人修身养性,像书法篆刻这种从中国古代开始流传下来,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更应值得我们去传承与学习。抛开奖项不说,举办这种群英荟萃的比赛、艺术节无非也是为了去鼓励人们多多学习这些传统艺术,这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他们,像挖掘到丰富的宝藏一样,能把人带到一个五彩缤纷、神秘和谐的精神世界。下周正是艺术节,不论你擅长于何处,且都尝试在生活中融入艺术,不论你今后是否会从事这些,但你从中感受过、学习过、收益过,能把这些艺术当做一种人生乐趣,也正是达到了一种物质到精神上的传承,一种艺术到文化的传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