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培训基地组织赴象山送教——我校积极响应省“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608 发布时间:2014-12-03 01:42:39

1119日,在省培训基地的组织下,我校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学科的老师赴象山开展百人千场名师下乡送教活动。培训基地办公室副主任包晓明担任领队。

为做好我省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根据“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的要求,19日上午,四位老师共开出4节展示课,课后分别参加各学科组活动,结合上课内容进行观点报告。19日下午,四位老师围绕本学科热点话题和象山教师关切的焦点问题开设讲座。象山县高中教师2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培训,象山县教研员主持各学科的交流、研讨活动。

在本次送教活动中,我校黄昊、韩单、赵肖东、何乐晓四位老师,充分展现了杭外教师的课堂风采,诠释了我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受到象山教育同行的一致认可,收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在交流互动研讨的过程中,参加活动的象山老师不约而同地表达了想与杭外进一步加强教学交流的期望。

 

附:象山教科研中心对本次“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的报道

为了促进我县教师成长,提升我县高中学科教学水平,杭州外国语学校于1119日选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学科四位专家名师,在杭外培训基地包晓明副主任的带领下,来我县送教指导。各学科都有一位象山青年教师与杭外专家进行同课异构,并在课后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全县约有二百位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语文学科由杭州外国语学校黄昊老师、象山县骨干教师钱正昂老师就“高考散文阅读”开设了两堂精彩的教学示范课。钱老师针对散文阅读中的“理解句子含义”问题展开深入的研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的应试技巧。黄昊老师从学生课前的小组活动出发,针对学生散文阅读疑惑开展教学,提出散文要整体阅读,要抓住散文的“神”,把握散文的文脉,分清文章中的“起、承、转、合”。钱老师的严谨细致,黄老师的高屋建瓴,给全体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后,各校高三备课组长发言,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交流了听课心得和下阶段的教学安排。县教研员特级教师马超俊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提倡老师们要向杭外的老师学习,并对全县高三语文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下午,黄昊老师向大家阐述了自己对散文教学的看法,以及介绍了杭外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活动。黄昊老师指出:“阅读是高于应试的”“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自信”“老师得让学生知道语言是有温度的”。最后,与会老师同黄老师就高中语文教学和高三备考进行了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从黄老师的指导中受到了很多启发,收获颇丰,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着极大指导帮助。

数学课分别由杭州外国语学校的赵肖东老师与象山三中于平洋老师分别上了一节高三复习课《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赵老师采用了“以问题为中心、以例题为载体、有鲜明主题、人人参与互动”的主题教研方式。主题研讨是高三数学复习的有效性,方法是“以题破点”法,整堂课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尊重学生的思维,顺其自然的在生生、师生的互助中进行,关注学生数学幸福感的发展,整节课在思维的碰撞中跌宕起伏,赵老师适时地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使学生感到原来解析几何并没有那么可怕,可见赵老师教学功底非同一般,与会老师也感受到了赵老师教学理念的的新颖。本次教研活动场面生动,内容丰富,大大深化了对高三数学教学有效性及“以题破点”教学法的认识,展现了杭州外国语学校数学组的独特风采。全体与会教教师对这一研讨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下午赵老师以录像为载体,介绍了对《九连环》的研究,使听课教师感受到了赵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

高中英语来自象山各所高中的老师们认真观摩了象山中学胡甬老师和杭外韩单老师的两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课。胡老师的课由一段小视频引出本堂课的话题,内容设计既关注文本的深层理解、又兼顾文化渗透,整节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师生互动热烈,课堂氛围较好。韩老师的课堂设计充分体现了杭外“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前明确教学目标以及课中的层层铺垫,韩老师为学生搭建了有效的写作支架,从而降低了写作难度,提高了写作的有效性。随后,两位开课老师介绍了自己的课堂设计,听课老师们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下午,杭外老师就他们学校高一高二英语写作训练、高三后阶段复习做了详细的经验介绍。讲座之后,其他各校老师和杭外老师进行了激烈的互动,他们提出了平时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和教学困惑,杭外的老师们一一进行了解答并具体地介绍他们学校在这些方面的做法。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们均觉得这次教研活动让人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能多举行类似的教研活动。

高中物理老师们认真观摩了象山中学叶贤俊老师所上的《牛顿第一定律》和杭外何乐晓老师所上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两堂精彩纷呈的课。何老师的课由复习牛顿第一定律提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外力和物体质量到底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让学生猜想、思考引出教学课题。教学设计关注理解、以问题展开高效教学,整节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师生互动热烈,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愉悦;整节课注重物理思想、方法的教学;注重双向交流;注重评价语言。充分展示了何老师对教材理解和处理、对课堂教学的调控、对学生思维把握等各方面的功力;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随后,两位开课老师介绍了自己的课堂设计,听课老师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下午,何老师以《新高考方案背景下的高一物理教学》为题做了详细、精彩的专题讲座,各校老师和杭外何老师进行了激烈的互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们均觉得这次教研活动让人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能多举行类似的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