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劳动的艰辛 品尝收获的喜悦——记初一学农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114 发布时间:2014-11-14 10:44:43
● 初一(1)班
只见在一条柏油路上,一列公交车浩浩荡荡驶来,当先的一辆上,各种流行音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只看得将要把车顶篷給震出一个洞来,看的到蓝天不可!
这一路人马,原来便是我杭外初一的队伍,现今便是去到良渚学农的,一路上欢歌笑语,真可谓是好不热闹!
但还没想到的是,这次学农,我从一开始变“出师不利”,队列排成之后竟看到地上一滩狗屎,再看到脚底一片黄白之物,顿时胃里边泛起一阵恶心……
一路上拖拖拉拉得到了大棚里,看着这满满一大棚的茄子苗,我打心眼儿里就是一阵发怵:这得拔多久啊!可再发怵也得干,于是一大帮男同学们一字队形纷纷散开,接着便是一阵热火朝天,大家的劳动热情这一会儿是空前地高涨。
弯腰拽住茄子苗,再用劲一拉,这看似简单而轻松的动作,当重复了5次,10次,50次,100次时,无疑是极为累人的:同学,尤其是男同学们,一开始还是有说有笑,一会便拔起来了一大堆,可惜茄子苗排成一列长龙密密麻麻望不到头,这一大堆相对于整列茄子苗来说,却也只是九牛一毛了。同学们不一会儿便把体力满耗了好几分,汗水也仿佛不要钱地从头上滑下来,留到眼睛里,嘴巴里,有一滴汗水好巧地落在了舌头上,顿时,我便是尝到了汗水的滋味……又咸又涩!
一开始与茄子苗地斗争还算顺利,可后来,那些已经被拔下来的茄子苗,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四处乱扔,往往便是有那么一根两根小小的茄子苗得意死里逃生,我在队伍里自然要做到“除恶务尽”,于是便四处耗费心力的排查,还真让我们找到了不少漏网之鱼。
不过茄子苗的顽固分子不在少数,有一些大个子死死攥住脚下的土地,甚至有的我连拔了三四次也拔不动。
于是,当老师下达打道回府的命令时,我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回去了。
而在接下来的环节——挖番薯中,我似乎是被狗屎触了霉头,一连挖了七八窝,却只有指头大,知道我徒手上阵,才获得成功。
接下来,便是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吃!当我们一个个如同饿了三天三夜一般,争着抢着,我眼疾手快,拿到了一块大番薯,这可是我的最爱!滚烫的玉米让我们一个个不顾体面的灰头土脸的我们也没什么体面了,往一切可以塞的地方装,在饱餐之后,我们还举行了一次吐口水大赛!
这就是我们的学农体验。
(吴子健)

杭州金穗生态园是杭外于多年前建造,经历了几年的改变,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规划整齐的农园。
同学们一路走进村庄,像是重新回归自然,庭院深深,福橘尤绿;笑道悠悠,玉米垂穗。更别说最后门口的水稻田,栅栏旁的小竹林。
迈入生态园的那一刻,枇杷树梳洗了宽大的墨绿色的叶子,把几朵娇羞开放的小花呈向我们。一排简单的水泥屋悄悄地坐落在一边,回头一看,这田野,真的,真的很辽阔。微微摆动纤长的折叶,抚摸饱满的穗。太阳躲着云霄,似乎是怕那芒刺折射的光闪到我们的眼睛。
在那走,可得留神喽!一不小心,一个小生命就丧失在你的手足之下。白肚皮棕背的小青蛙,忽得从土里蹦出。细细长长的蚯蚓,在土里欢腾地“行云游水”。更甚的,要数那圆圆的缩成一团的蚕宝宝,慵懒地躲进土里过冬,待春暖花开,化茧成“蛾”。
八只脚的透明蜘蛛,扑闪白翅的蝶儿,黑背黄底的甲虫……一个个,一种种,全在土里藏着呢!拿起编织袋,雄赳赳气昂昂向大棚出发,那里有——“茄子”。这里的茄子可谓千奇百怪,有的卷曲着像是泰国檀香的尖端,有的小小的像是地里成熟的小辣椒,还有的微扁的像是日本武士的尖刀。
不知是不是夏天的信手涂鸦,把橘子的颜色赋予了茄子,有的还有渐变呢!像是颜料盘上,黄色和紫色渐渐溶合的颜色,即使在一堆绿叶之间,也掩盖不了它们的光芒。
放下手套,我们来到了一片养鸡的地方,鸡悠闲地踱着步,偶尔翘起尾羽,啄两口纯天然的青菜,好不惬意。拎起锄头,奔向“2333番薯地”一堆堆错杂的滕蔓覆盖着往哪瞅都瞅不见番薯的身影,这可难不倒我们,所谓“顺藤摸瓜”我们来这招,拉扯间,番薯的行踪暴露无遗,大家纷纷变身土拨鼠,用锄头,用手……过了十分钟,袋子里就被装满了三分之一了。
“老师!我们找到一个好大的!”“老
下了高地在,在小道上欢腾地奔跑,因为有玉米和番薯的自然“乡”味吸引着我们。
洗完手,你一个,我一个,几大箱番薯玉米没有了。虽然不是很甜,但这种纯朴的,没有任何添加剂的味道,让我们欣欣然张口。
在农庄里,在泥土里,收获不仅是几块番薯几根茄子这么简单,在PM2.5直线上升的今天贴近自然多么重要,在逐渐智能的年代,自己动手多么重要!在浑浊纷杂的世界,单纯喜悦多么可贵!
章若晨

盼望着,盼望着,在期中考试前夕,学农时间到了。
早上,同学们就忙碌起来了,这个也要吃,那个也要买,都在为新鲜的学农做准备。更不要说上课了,大家都坐不住了,草草听完四节课,背上书包,同学们一窝蜂地冲向食堂。
激动地结束了午餐,我们怀着紧张的心情登上了大巴,踏上了学农的愉快旅程。
第一次参加杭外的学农,同学们不由得有些激动。还没等汽车发动,便已沸腾起来,聊天的聊天,吃零食的吃零食,更多的,是唱起了撼动人心的歌。唱歌好的扯着嗓子拉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稍弱一点的呢,也是扯着嗓子,涨红了脸。和着音乐,无论是同学,还是老师,都体会到了这次field trip少不了的欢脱。
Part1 茄子地里打野战
到了学校的农场,我们走进了茄子地,茄子种在白色的大棚里,已经到了茄子成熟的季节,所以每棵茄子上都有着胖胖的果实。
男生分到了拔茄子树的任务,女生则是摘茄子的轻松任务,有些女生在窃喜,可是大家都不知道,每个人的任务都很艰巨,一条茄子地仿佛通向世界的尽头,看也看不到边。
大棚中的空气十分闷热,不免让人有些难受,面对一株株有着胖胖茄子的茄子树,不禁让人口水直流,我下定决心要把摘茄子的任务圆满完成。
同学们配合默契,一个人拿袋子,一个人摘茄子。一些女汉子们也干起了男生们的活。只要我们经过的地方都一片狼藉,好像在不久之前刚结束了一场战斗。
大家把茄子装在绿色网袋中,这时,各式各样长得奇怪的茄子汇聚在一起,有橘黄色的大茄子,有长成蛇状的茄子,有由紫渐黄的茄子……
才一会儿时间,我们就装了三大袋茄子,大家满载而归……
Part2 汉子的天堂
接下来,我们的大部队前往番薯地,由于番薯长在地下,所以我们看到的尽是一片绿色的番薯藤。
挖番薯时首先需找到番薯,但这也是要靠一定的运气的,有时表面上的茎,地下并没有番薯,而有些底下却有一大堆番薯!
挖番薯这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有时靠的不仅仅是蛮力,还有技巧。比如挖番薯前先得找到番薯吧。这就要方法了。
而找到番薯后,得将番薯挖出来,这又是一场比较悲惨的经历。好几次,一锄头下去,将番薯整个一分为二,死无全尸啊……故此,许多汉子就用自己的手,从泥坑里刨了出来。
同学们多的挖了20多个,少的只有5、6个。也有许多两手空空的人,不免自己有些遗憾。至于后来收获了多少,反正已不重要了。
不知不觉的,活动已进入尾声。在大巴车上熟睡的同学是否有个好梦呢?虽然过程很艰辛,好多同学身上都沾上了泥,但那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倒是叫人神清气爽!
这次的学农活动让我们更加贴近了大自然,学会了更多的农业知识,这样想来,之前的汗水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天啊,这世上还有比我们更幸福的孩子吗?
陈玥瑶、郑佳颖


● 初一(2)班
今天是快乐而又非凡的一天。今天中午,我们乘上了在杭外第一次外出的巴士。我们要去“杭外农场”,听到这个消息,有人欢喜有人愁,愁的人在担心衣服脏了怎么办,喜的人可能在开心不用上课。这次“考前学农”差不多给我们紧张过度的小心脏减减压。一路上,车上,满载着同学们的笑声与说话声,相信自从进入杭外上课开始,这是最嗨的一天!
经过了大约四十分钟,我们就到了良渚。走着的水泥地上有些泥泞,小路旁还堆着石子,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全都跑出来欢迎我们。我深深感受到了一股农家气息。
看着农场里绿油油的菜,大片大片的,覆盖在土上,我一点也没意识到现在是树叶凋零的季节。
我们的第一个项目是“摘茄子”。一进茄子地,我们就争先恐后地摘大的茄子,一股新鲜劲油然而生!差不多所有的茄子都被我们“洗劫一空”后,我们开始拔整株茄子。方法是:先松松土,然后一鼓作气把茄子拔起来,整齐地堆在一边,哇,好好玩。一个人拔一株,拔不动呢?于是另一个同学过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把一路茄子全拔完了。从门口看过去左边一列干净得要命,心中洋溢着成就感。
我们到了一大块高高的番薯地上,开始“挖番薯”。我们两人一把小锄头,先拉开番薯藤,然后,找到“根”,顺着根用小锄头刨刨刨,就找到番薯的家了!不过,也可能是很小的番薯或者没有,心中难免一阵失落,不过只要方法对,总会挖到的!这就像学习,应该刨根问底,有问题要提出,才能获得更多知识。结束后,我们一个个的,相互看着都直发笑——成了“泥人”了,十个手指头沾满了泥水,再往脸上一抹……还有鞋子也特别重,因为鞋底沾着厚厚一层泥。不过我也没听见有人抱怨“衣服脏了”、“鞋子脏了”,因为今天的收获远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劳动了半天后,我们品尝到了烤番薯、烤玉米和甘蔗,绝对是绿色食品——这是农民伯伯自己种的。今天我们洒下了汗水,实践了农民的工作,真的受益匪浅!但是我觉得,做农民也挺挺累的,所以,还是好好学习吧!
(蒋恬恩)





● 初一(3)班
与同学一起,与冬风同行,伴着一颗颗对学农充满期待与好奇的心和那套蓝白相间样式宽大的校服,随着一声声激动的欢呼和大巴的轰鸣,我们一同穿行在车道与乡间。
这里风景真是好啊!淡淡的微风中夹杂着自然的香味,还有田野的气息。我们跟随着
黄灿灿的玉米、细细长长的甘蔗、香喷喷的番薯,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拿自己想要吃的食物,顿时,这片宽阔的土地上充满了食物的香味。“哇!这个红心番薯真甜啊!”“你尝尝这个玉米,很鲜呐!”“甘蔗也很不错,一起吃吧!”这是我们辛苦努力的成果,这也是今天我们最大的收获。
回去的路上,承载着我们满足的欢笑。
(阮祺媛)

在这个星期一的下午,我们迎来了“学农”活动,我们满怀期望的来到“学农地”,便开始了辛苦劳作。我们拿着锄头,手脚并用,用手挖,用脚踢,终于挖出了一个个硕大的果实。同学们的脸上都挂满了满足的笑脸。
过了一会儿,我们转移阵地,开始拔茄子,女生们秒变“女汉子”开始了“拔苗之旅”,但是,大家出来后,就觉得全身很痒,一个个都嚷着叫着“痒死了”“阿呀,怎么回事,这么痒。”我想,这就是我们从未体验过的经历吧。
然后,我们参观了养鸡场,看到那一只只活蹦乱跳的鸡,同学们也不由自主的学了“咯咯叫”。
到了品尝时间我们疯一般地涌上去,拿起了我们的“战果”,不知为什么,吃着自己摘的东西,滋味特别好呢!
这就是我们的“学农”活动,它让我们体验到了从未体验过的经历,让我们了解到了农作物的丰收和农民的辛苦。我想,经过这次活动,应该没有人会再浪费食物了吧!
(郑玥)

今天是个寻常的日子,但对于我们初一年级的同学来说,却又是个不寻常的日子。我们在下午来到了位于良渚的杭外农场学农。
今天可以说,是个好天气吧,没有烈日,没有下雨,今天是个阴天。这也给我们学农创造了一个有力的环境。
这个过程其实算不上艰辛。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挖番薯这项活动。我们先把藤条清理干净,然后两三个人一把锄头,就这么开挖了。可以说,我们脚下处处隐藏着惊喜,时不时地就从地底下挖出了四五个番薯。大家在菜地上奋力地劳作着,干得热火朝天,好不热闹。大家没过几分钟就能挖出几个,不一会儿,就有了许多的“战利品”。4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看着最终一大袋的番薯,我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在学农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农作物的来之不易。在劳动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别样的快乐。
(陈艺铭)



● 初一(4)班
阴沉的天气中透着一股风雨的气息,层层叠叠的乌云也挡不住众人的高昂兴致,在
在一个小时的车厢晃荡中昏昏欲睡的同学,一下车立马变得生龙活虎,一路上的言行举止都透露着浓浓的兴奋与迫不及待。经过一系列的开场白,我们被一位姓
“挖到啦!”“哇塞,好大一个!”“啊!蜈蚣!”“老师老师,这是什么虫啊?”“哇。好小一个!”各种挖到番薯的欢呼混合着一些莫名的怪声,响彻在这一片田地中,这一片在这时只属于我们的小小天地中……
经过大概四十多分钟左右的“搜刮”,最后收获颇丰,三框半的番薯由几个男生一起抬到了仓库去,而我们剩下的人则又开始往茄子地进发。只不过在路上,又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而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的鸡都被吓得逃到了房子里去,说什么也不肯再出来了。
在茄子地里又收获了几麻袋茄子后,好几个同学的手上磨出了水泡,哪怕连我这个小时候常在地里帮忙的也磨出了一个小小的水泡。不过,当那盖子一揭开,馥郁的番薯和玉米香飘散开来的时候,一切抱怨都变成了饿狼扑食似的热闹场面。雨后泥土的清香,食物的浓香伴随着同学们清亮的欢笑,萦绕在这篇辽阔的土地上,久久不散。我相信,我们都会希望时间永远定格在这一刻,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但这一次的活动,一定会永远地铭刻在同学们的心中,成为我们永久的回忆……
(孙嘉霖)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