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似水 青春如歌——2014届大预班活动总结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5542 发布时间:2014-06-24 10:46:01
2014届大预班顺利闭班啦!在这三个月中,我们举办、参与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每位同学都为母校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活动的筹备是艰辛的,但每当一项活动结束,我们收获的是欢笑与喜悦的泪水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属于我们自己的记忆吧。
外事活动
美国白熊湖学校来访
美国白熊湖学校的同学们来到大预班与同学们共同上了一堂语文课。林存富老师向他们介绍了中国的昆曲文化,他们加入到了大预班同学学习戏剧的行列中来。短短的一节课时间,中国昆曲文化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学们与美国的小伙伴而后各自交流了学习生活构建了友谊的桥梁。
意大利姐妹学校团
今年3月底4月初,我校迎来了来自意大利利路卡姐妹学校师生团一行16人,开始了他们在中国为期10天的旅程。
学校为意大利团同学们开设了中国文化体验课程。
清明时节,大预班结对同学把他们带回了自己的家乡。体验中国的民风民俗,而人情世故也是此次旅程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在这短短的10天里,大预班15名同学与来自意大利的小伙伴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剑桥教育访问团讲座
4月11日, 由孔珺先生,Ann Muston女士与姚漪女士组成的剑桥教育访问团。他们为大预班的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介绍了剑桥大学。孔珺先生巧妙地运用了26个字母来介绍剑桥大学的特色与品味剑桥大学逐渐从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转变为具体生动的图景,这个概念从遥远的英国来到了杭外的校园,走进了同学们的脑海。
Ann Muston女士是剑桥大学Homerton学院毕业生,主修英语语言教学,曾获教育系一等荣誉学士学位。她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英语课。她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用不同的思维角度了解历史。最后她从历史谈到了人生哲学:人如何拥有期望与承受期望,如何达到期望中的自己。

学校宣传片制作
说实话在开始制作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宣传片的时候我们一点头绪也没有。当拿到第一手资料并开始编辑制作时,随着图文,讲稿,视频,录音逐渐齐全时,我们对学习生活六年的杭外逐渐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学校的主体现状,校园环境设施,课程内容,图书馆藏书,学校历史,海内外知名校友等等铭记于心。
整个视频与PPT的编辑、主持、摄像、录音、后期制作都由我们2014届大预班同学独立完成。作为杭外的主人向外宣传自己的母校,我们倍感荣幸。同时,这份宝贵的经历也是我们对母校深深的留念。
最后感谢夏校长提供剑桥方面拍摄的精美片段,以及大预班同学的参与和支持。
附:
PPT链接(07以上版本浏览):http://pan.baidu.com/s/1gdzLGIn
视频链接:http://pan.baidu.com/s/1ntuPJqp
王泽远/文
协助学生处、高三备课组工作
大预班的同学们在空余时间,协助学生处和高三备课组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高三毕业材料的分拣、各项表格与证件的照片粘贴及1B模块成绩的统计等。同学们尽自己所能为母校多出一份力。
班会课
本学期,大预班同学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各班同学充分展现本班特色,开展了一次又一次令人难忘的班会课。
班会一——童年记忆 高三(9)班
于3月17日下午,大预班举行了名为“致童年”的主题班会。班会从90后的童年回忆入手,通过“学习篇”,“吃货篇”,“休闲篇”等不同方面与同学们一起怀念了我们那段终将逝去的青春。班会一开始,主持人现在大屏幕上展示了几段熟悉的文字——竟是多年前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课文:邱少云,董存瑞,王进喜……一张张熟悉的插图,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仿佛把我们拉回十年之前。甚至连班主任陆老师在看到孔繁森的课文时都惊讶的叫出声来。此后,主持人还展示了儿时的一些玩具,水精灵中透着的是晶莹剔透的课后时光,陀螺和溜溜球里呈现着小伙伴们纯洁的友谊。直到班会将尽,同学们的兴致还意犹未尽,街头巷里的小玩意儿似乎已经让大家的心年轻了十岁。
班会二——中国好画画 高三(8)班

《中国好画画》参照了《中国好声音》的比赛赛制,彭博同学交同学们画各位任课老师的简笔画,由四位导师(同学)根据作品选择自己的学员,选出的同学经过层层比拼,最终诞生大预班《中国好画画》的冠军。这次比赛异彩纷呈,充满笑料,增进了同学老师之间的情谊,也为大预班生活增添浓墨重彩一笔。

班会三——班级对抗赛 高三(7)班
3月31日,我班同学组织了名为“班级对抗赛”的班会,此次班会是一次知识竞赛,题目类型包括了电影、文学、历史等百科竞赛常包括的方面,更别出心裁的添加了杭外相关问题,激起了同学们的很大兴趣。
知识竞赛分为三轮,每轮有抢答和必答环节,每一行政班派出一位同学参与比赛,班主任陆旻老师和张鹏峰老师也作为选手参与了比赛,老师们的积极参与也让同学们斗志昂扬,在抢答赛的环节争先恐后的举手答题。
此次竞赛各班派出的同学都十分厉害,其中四班的蒋杉同学很是出彩,他独挑大梁,代表自己班级全程出战,答题的正确率也十分高,让同学们很是佩服。台下的同学们也都参与到了比赛中,每班都有一次场外求助机会,一旦台上同学回答不出,台下的同学们都很积极的举手提供帮助。
每轮的最后,积分最低的班级要接受惩罚,同学们也都十分热情的配合了我们的赛程安排,在欢笑声中度过了这几环节。班会的最后,我们为优胜的三个班级送上了丰厚的奖品。
此次班会,相信大家不只收获了欢乐,同样也从我们所准备的上百道百科题中学到了很多自己曾经不知道的小知识,也从杭外相关的题目里对于学校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我班同学的精心准备以及其他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我们班同学们高中生涯组织的最后一节班会课圆满结束,十分感谢大家。
班会四——我爱记歌词 高三(6)班
4月14日,由原高三6班策划的打渔版《我爱记歌词》在报告厅二楼隆重开唱!由马骏、张诚、张梦溪组成的领唱组合带领大家回味了诸多经典歌曲,为大预班的生活增添乐趣。
首先进行的海选环节,由三位领唱分别献唱三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拉开了整台班会课的序幕。在全场的互动之中,12位选手站上舞台。首轮的竞争就异常激烈,经过将近20首歌的轮番竞唱,半数选手留在舞台,而余下的选手则遗憾告别。第二轮的对唱环节采取残酷的两两PK赛制,三组选手分别用一首歌曲决出胜负。第三轮的积分赛更是实力的较量,一次次果断的抢答显示了选手胸有成竹的自信。经过三轮比拼,苏艺同学摘得最终的冠军。她以不俗的实力和动听的歌声赢得全场的阵阵喝彩。
人生亦如歌,歌词中有我们的共鸣,也有我们的回忆。今日我们用歌词唱出青春,明日我们用青春谱写乐章。
班会五——最佳男神 高三(5)班
高三五班举办的班会以“最强男神”为主题。八位男生经过了体育关、智商关、情商关、家务关、大众评审等重重考验,最终由张思翀同学以不俗的实力获得了评委的青睐,成为“新一届大预班男神”。班会最后,评委李桢的一席话赢得了阵阵掌声:“今天在台上大家都有些紧张,也许没能展现最好的自己。其实在生活中你们都非常棒!”
倪钦茹/文

春游
春游是杭外学生必不可少的活动。这次春游对于我们2014届来说,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是我们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春游,同时也是我们在杭外的最后一次春游。为了这次意义非凡的春游,大预班的新一代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给“在路上”的学弟学妹们送去了欢乐。
本次春游我们共设有四个各具特色的加油站,并在前几年的经验基础上作出了大胆的创新,试图加入更多的互动性元素,以弥补纯视觉带来的疲劳。
准备工作是紧张又充实的,每个加油站的志愿者们都设计出了一套极具趣味性的活动方案。比如,第一组以抽签为线索串联了整个活动,获奖同学都收到一个精美的徽章,还安排了志愿者扮演可爱的小怪兽给同学们打气。第二组同学准备了加油贴纸,还派出了帅哥学长与同学们击掌鼓劲。第三组模仿了微信语音的功能,用歌声与同学们互动。最后一组设置了春游纪念卡的派发和抽奖活动,并制作了精美的杭外纪念卡送给幸运儿们。一张张留下大家特殊印记的签上铭刻的是我们辛勤的汗水;一个个大拇指和笑脸贴纸上留下的是我们诚挚的祝福;一块块加油木牌上写下的是我们尽心的付出;一张张精美绝伦的纪念卡上凝聚的是我们对杭外深深的爱。
春游当日的天气十分宜人,大预班的同学们也兴致勃勃地提前上路了。各个加油站都在到达后按时准备就绪。春游路上安全是第一位的,为了保证队伍不在过站时停滞,大家合理设置了每个活动点的间距,使同学们能够在行进中不断收获惊喜。每个加油站的活动都紧密相连,在疲惫的行程中有效缓解了同学们行走的焦虑,为春游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阳光明媚,岁月静好,最后一次春游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虽然满目繁花中我们终将走过,但我们一定会乘着春天的脚步迈向下一个同样灿烂的明天。






在抽奖环节,还自制了手绘版抽奖礼物“杭外印象——学长学姐的故事。”

徐艺含/文
文化节之开幕式快闪
当得知我们能在学校文化节上快闪的时候,几乎所有大预班的同学们都欢呼了!这机会太难得了。
准备工作随之进行。黄昊老师天马行空的建议我们将诗歌元素加入快闪,用诗来展现少年中国的主题。在同学们给力的支持下,我们完成了快闪内容的初稿。我们决定将诗歌分解再组合,增加新意。为了使诗歌不支离破碎,我们选择让同一个同学朗诵同一首诗。
在分配完台词后,开始了无限循环的排练。最先是自己排练,然后找到周华伟老师一同练习,最后再配上音乐。我们决定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平台,在二楼和五楼上完成快闪。在老师们的全力帮助下,我们成功拿到了平台的钥匙。音响效果在快闪中也很重要,于是在表演前几天,郑叶青老师专门为我们试了音,确保没有问题。
接下来就等表演的那天来临了。
当周老师“青春中国文化节开幕式暨升旗仪式”的结束语突然间被打断,躲在台上的我们清晰的听到了台下的惊呼。
整个快闪的过程进行的十分顺利。意想不到的出现方式,并上激昂的朗诵,在全体大预班同学的参与中将开幕式的气氛推至高潮。
最后节目在青春中国的朗诵中结束,所有参与者若无其事的散场。相信这次快闪为本届文化节更添了一份热度。

文化节之辩论赛
四月十八日,经过进一个月的准备,我们终于迎来了文化节的辩论赛。经过近和高二同学一个小时的唇枪舌剑,我们四人(黄依依,王政杰,蔡人怿,邹凡卉)所在的高三年级获得了胜利。
回顾一个多月的准备时光,不由得我们不感慨,胜利来之不易,但准备过程中的体悟和收获更值得珍惜。当一个月前我们拿到辩题:电影票房比艺术更重要/电影艺术比票房更重要时,绝大部分人都下意识的支持票房一方:票房实打实,艺术虚无缥缈,远离大众,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么。
然而,当我们不久后获知,自己抽到的正是艺术一方时,准备顿时陷入了困境。我们苦苦思索,但除了基本的“艺术是电影的本质外”,得不出有力的中心论点。在连续数日的商讨无果后,黄昊老师即时给予了我们帮助,提醒我们可以把辩题放入艺术产业化的过程中考虑。
窗户纸一点破,进度便立马提了上来,我们很快意识到电影票房是基于电影艺术的,而艺术无论是否商业化都不影响其作为艺术的存在,而这正是后现代艺术的主要观点,即雅俗界限的取消。
之后,我们继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证了艺术创新对于电影产业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辩论的前两天,我们突然得知自己艺术一方是反方而不是一开始得知的正方,于是一辩的稿子不得不再次修改,而自由辩论的起手问题也不得不延后。
但突然的变动并没有是我们失去信心,在精心准备后我们踏上了舞台,在场上,三辩蔡人怿以其幽默风趣之言辞,为我方整体增色不少。而自由辩论最后我们巧妙改编的大话西游经典台词更是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这一个月来的训练准备磨合了团队内部的合作,也拓宽了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收益颇丰。
最后必须感谢在准备过程中即使带着高考班还和我们电话讨论的黄昊老师和组织的陆景菲同学以及另外没有上场但参与了准备工作的各位同学,这不是我们四个人的胜利,是整个团队的胜利!
王政杰/文
文化节之戏剧演出
作为一年一度高一《雷雨》汇演前的热场,大预班同学演绎了一个十五分钟的短剧《选举》。

大预班联欢晚会暨多大欢送会
为了不让远赴多伦多的同学们因为错过英语节而留下太多遗憾,大预班的同学们早早为他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盛会。
4月18日,一楼的报告厅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小品歌舞游戏齐上阵,还涌现了好多潜伏六年不出山的才艺大神,最后的一站到底更是将晚会推向高潮,连大预班的班主任也不甘示弱上台比武!短短几个小时着实成为了每一个14届毕业生心中美好的回忆——这早已不仅是为多大小伙伴送行,更是在用鲜亮的色彩装点我们的六年校园生活最后的时光~_~






吴凡/文
外文文化节之开幕式
原以为外语节需要操心的只有DRAMA NIGHT,没想到成为大预班的一员后竟还有机会筹划开幕式。刚接到任务时一头雾水,到后来黄昊老师“凸显英语韵律美”的提议,可总还是感觉缺少共鸣感。
之后又像在一瞬间看到曙光,想到NHE,既然一句“A T-shirt”可以留在我们的脑海中,一定也能让别人熟悉和回忆。从NHE中挑选了4篇既有代表性的文章,找了三段经典作品,又托人改写了I have a dream。和主持人不断沟通,和十一位同学反复练习,和周华伟老师校对流程,一周的时间竟一瞬间就过去了。到了周一还是忍不住心跳加速,在广播台放音的我并没有看到开幕式的全部,但我听到他们的声音从话筒中传来,是某种努力和期望铸成的自信。策划开幕式是我之前从未做过的事,我不知道多少人在聆听,又有多少人在神游,但结束后大家脸上最开心的笑容像是诠释了我们自己的完美。

外文文化节之大预班英文歌曲大赛
在外文文化周,大预班举办了英文歌曲大赛,有14位歌手踊跃参加。有的演绎了英文歌曲经典,歌声动人,有的带来了原创英文歌曲,尽显杭外学子的才情,有的歌唱友谊,饱含的同学惜别之情将整场比赛推向了高潮。

外文文化节之议会制辩论
在外文文化周,已获得牛津全额奖学金的大预班学生高歌,在大预班做了一次推广演讲。他曾是议会制辩论中国代表队的主力成员,致力于议会制辩论的推广,比赛的足迹遍布世界几大洲。在外语文化节之际,他带领剑桥和高二的几位队友在大预班进行了模拟辩论,展示了杭外学子在学校的培养下所具备的独立思考的思辨能力及自信心。

外文文化节之Drama Night
每年drama night的剧组成立之时,即是每一届大预班告别倒计之时。
今年,怀着无比的热情与万般的不舍,我们征求大家意见后决定选择歌舞剧《红磨坊》,以超大演员量来使大家在最后一晚登上杭外舞台,在灯光下留下毕业前最美的一面。
剧本的创作在三月底开始,经历了从1.1,1.2,1.3……到2.0,3.0。如何脱离原作的限制,从单纯歌颂凄美爱情的角度里跳出,主创同学们天天在讨论组里上传各种修改稿,讨论剧情。在原有的框架下,几乎改编了所有剧情与台词,最终得到的是一部属于我们自己的《Moulin Rouge》。属于我们自己的《Moulin Rouge》,在Satine和Christian令人动容的爱情外,更强调的是对“truth”、“freedom”的追求,而这,正是杭外六年生活所告诉我们的。
五一前,小伙伴早已按捺不住,经过晚自修现场报名,不在校同学电话报名后,一个个小组成立,各组负责人带着组员以超高效率学习舞蹈,排演戏剧。
在排练过程中,我们有欢笑——和最贴心的同学们相处的时光总是那么欢乐;我们有惊喜——演员们自己对台词语气的揣摩和大方的表演。当然,我们也有过矛盾,有过冲突,但大家都理解,这是为了最后呈现一场无憾的演出。
感谢演员组的每位同学,投入无限的精力,最终将我们描绘的化为舞台上的真实;感谢道具组的每位同学,你们的辛勤与汗水组成了这六年来我们最棒的道具支援;感谢歌舞组的每位同学,每一段完全自创自排的舞蹈,使最后的《Moulin Rouge》真正为歌舞剧。
最后,用全剧组向全校喊出的那句话为这场毕业演出收尾:
“HFLS, we will love you until my dying day!”
江珊/文





大预班的三个月时光转瞬即逝,我们在杭外的六年时光也走到了尽头。看似短短的三个月,大预班的同学们却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所学校也为自己留下了一段不一样的时光,也许多年后回想起来还会留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吧。
在和山畔的时光即将结束,但我们的人生旅行才刚刚开始。只愿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李子昂、李桢/整理 孟少禹、王泽远/图
外文文化节之周恩来英语演讲比赛
周恩来英语演讲比赛是杭外最高水平的赛事。本次周恩来英语演讲比赛总共有八位来自高三年级的同学参加。他们是根据往届的惯例,从高三年级四百多人中按照英语成绩遴选出来的英语学习的佼佼者。四男四女中有来自大预班的章旦蕾、孙书钰、潘凝、郑听雨、王政杰、王歆赜、倪侃同学,还有不顾高三繁忙学习生活,依然坚持对英语热爱前来参加比赛的高考班缪健翔同学。
大预班负责组织和策划整场比赛。首先两位歌手带来了一首Lucky,用他们美妙的和声将现场的气氛活跃了起来。
在主持人介绍完本次比赛的两位外教评委和六位英语老师评委之后,就是由每位参赛选手的伙伴们介绍参赛选手的环节。这个环节成为了本次比赛的亮点和感人的地方之一。参赛选手的伙伴中有的幽默风趣,有的严肃认真,但都用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选手的性格与实力,并为他们加油鼓劲。本环节让大家了解到本次比赛中决出谁是胜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同学之间的情谊,是每位选手以及其他同学对于学校的感情,并在无形之中体现出了本次比赛的主题。
每位同学还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口号。从标语中可以体现出八位选手的多样性。有选手从个性出发,有的选手则是顺着自己伙伴的介绍提炼出了自己的口号,有的同学则是通过口号表达了对学校的感情,再一次活跃了现场的气氛。
“热身”完毕后,选手们开始了高手之间的角逐。比赛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事先准备好的演讲,另一部分是对于评委提出的问题的即兴回答。对于本次比赛的主题“My School in my dream”,每位选手都有自己的阐释。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母校杭外——一个如天堂一般的地方,依然是自己梦中的学校;有的同学的梦想是学校应该走出亚洲走向世界;有的同学更是独出心裁,选择一所虚拟的MOOC学院来入手。他们都获得了精彩的效果,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对学校和自己梦想深刻的思考。即兴的部分也体现出选手的水平。评委的问题有的来自于同学的讲稿本身,有的则是直接根据主题提问。台上选手的应答自如,让所有人都为之惊叹。
最后,来自大预班的倪侃同学和潘凝同学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本届周恩来英语演讲比赛的获胜者。
周恩来英语演讲比赛为本次外文节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相信这次比赛会成为2014届高三以及其他老师同学的美好回忆。


外文文化节之各年级评委工作
大预班有三十位左右的学生参与了外语节各年级的评委工作。他们分别前往初一的英语配音比赛、初三、高二 Spelling Bee 的单词拼写大赛和高一的英语朗诵比赛。他们工作认真细致,给各年级的师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毕业典礼+母校献礼
大预班的学生为毕业典礼拍摄了微电影,并且准备了写满全年级师生名字的杭外全景拼图作为礼物将在毕业典礼上向母校献礼。
短短两个多月的大预班学习生活已经结束了,明天我们将告别母校,踏上新的征程。我们不会忘记这片热土给予我们的谆谆教诲与美好回忆。感谢杭外!好爱杭外!
(大预班)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