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梦开始的地方——记文化节“我爱写汉字”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970 发布时间:2014-04-30 09:43:57

文化节的尾巴,初一初二的同学们早早就在大厅里翘首企盼这样一场文化盛宴,他们的热情与活力似乎照亮了窗外的阴霾,看得人心里很暖。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本就是杭外的传统,去年夏天的夺冠并非完全偶然。这样对于汉字的热爱必定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带着悠远的期许和坚定的热情。这一届的初一初二更是如此,走廊里常常能看到他们抱着字典认真钻研的身影。杭州外国语学校,是梦开始的地方。从来就不仅仅是所谓“外国语学校”。

由初中语文组主办,聚贤庄承办的“我爱写汉字”活动随着主持人廖金佳和吴恺的介绍正式拉开帷幕,两个年级共三十二名选手坐在台前整装待发。特别感金晓杰包晓明和郑叶青老师为我们解决了技术问题。计时器、手写板投影无不像模像样,这个架势无疑又为选手们平添几分信心。

这场听写大会的题目为了切合文化节的主题,所选的词语无一不是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苜蓿”“浅浅”,很多并不是同学们在生活中常遇到的词语。更有一些类似于“龇牙咧嘴”一类同学们会用不会写的难词。可是汉字就在那里,去认识它们并不需要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每个字的存在都有它独特的意义。而传承它们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这世上本来没有生僻字,是人强加于汉字的一顶“帽子”。

令人惊喜的是,有几名选手的发挥非常出乎两位负责人的意料,尤其是来自初二(4)班的两名男同学。字典上出现的词语几乎没有不会的。从“尔曹”到“洴澼”,两名同学的表现非常惊艳。老师们在台下也露出赞许的微笑。

围绕汉字文化来讲,最重要的就是“传承”二字。不仅仅是初一初二的汉字听写大会;初三的报告,高一的雷雨,哪一个不是一种传承?不仅仅是初一初二年级,也不应当仅仅是杭外,“传承”应该是一代人共同努力的目标。我们是时代的负荷者,除了在时间轴上一代一代传承,我们也应当横向地去影响这个社会。

央视的汉字听写大会掀起全民重视文化传承的空前浪潮,那么浪潮过后呢?汉字听写大会在今天的校园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那么一届一届毕业以后呢?这样的传承会停止吗?

答案应当是不会的。我们的梦想在杭外这片沃土发芽,成长开花。我们属于杭外人的热情和坚定应当是不会改变的。一代接着一代,属于杭外人的精神不会变,那么我们在哪里,哪里就是杭外。属于汉字的这一份关怀,这一份责任,不会停在杭外任何一届莘莘学子手上。我们都有想要守护的,杭外的荣耀。

不论杭外明天怎么样,我们都会努力照亮杭外明天的路。不管小和山外是晴是雨。小和山脚下,我们宠辱不惊。传承,不仅仅是文化节的传承,而是杭外人一点一滴,一代代人的骄傲。

                                     初三(2)班 赵杉佳雯

“我爱写汉字”比赛结果

冠军:谢异呈

亚军:祝源

季军:吴恺婷

集体优胜奖:

初二(4)班

初二(1)班

初一(4)班

初二(2)班

初一(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