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大讲堂——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教授到杭外讲学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566446 发布时间:2024-05-11 15:51:27
5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唐本忠走进杭外“和山大讲堂”,开设“漫谈人生——事业和科学”的主题讲座。
讲座开始前,党委书记、校长王华琪与唐本忠院士亲切交谈。王校长向唐院士介绍了杭外办学历史及取得的教育教学成果,尤其是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唐院士对杭外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赞赏,并欣然为学校60周年校庆题词——“非常看好杭外的发展”。
讲座一开始,唐院士向学生们提出了三个问题:“你想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工作是一个好的工作?”“如何通过科学研究成就一番事业?”这一下就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唐院士认为,人生的幸福感来源于需求的不断满足。他向同学们展示了“马斯洛需求金字塔”,指出人的需求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上升的,从基本需求到心理需求,最后到自我满足需求。幸福的人生应该满足基本需求、心理需求,最终实现自我满足。
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呢?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教育家是最好的工作,有的认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还有的认为适合自己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同学们发言结束,唐院士从三个维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最好的工作首先是自己热爱的工作;其次是一份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最后是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对唐院士而言,科学研究工作恰好满足上述三点要求。
如何通过科学研究成就一番事业?唐院士指出,科学研究给人愉悦感,且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他认为,科学研究是崇高的事业和理想的事业,对个人和社会都有极大的价值——就个人层面而言,科学研究有助于个人赢得他人的尊重、享受创造的乐趣、体会发现的喜悦、完成价值的实现;就社会层面而言,科学研究有助于产生经济效益、提高生活质量、改变社会面貌、推动文明的进步。总而言之,人们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成就一番事业。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向唐院士提问,积极参与互动。唐院士对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他鼓励同学们勇敢追求人生理想,在未来投身科学研究。唐院士的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但它带给大家的思考却远未结束。
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唐本忠院士还参观了校园,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
唐本忠院士走进杭外“和山大讲堂”,通过讲述对科学与事业的理解,让杭外学子更多地了解科学家及他们的生活,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有助于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为此付出努力,实现自己的幸福人生!
学生感言
在高一这个充满未知与选择的关键时刻,我们很荣幸地听到了唐本忠院士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在讲座中,唐院士从自身经历出发,用幽默的语言引发了学生对职业与人生的思考。对于“什么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这个问题,唐院士指出,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是富有挑战性、极具创造性的,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为我们考虑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唐院士提到:“要保持热情,坚定自己的选择,在纷扰的世界中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实现人生价值。”唐院士就犹如一位人生导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人生建议。很高兴能有此次机会与唐院士对话,我们收获颇丰。
——高一6班 傅琪馨 严忻悦
唐院士以过来人的身份,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与对工作的看法。他认为,一份好的工作应当是你喜欢的,有挑战性的、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一个人的幸福,不该是浅显的物质层面的幸福,应该是高尚的、精神层面的幸福。唐院士的观点让在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也引发我们的思考。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唐院士都一一耐心解答,直至讲座结束很多同学都意犹未尽。唐院士的分享解决了我们的一些困惑,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很高兴能有这样一次高规格的讲座。
——高一5班 贾齐越
袁隆平曾说:“科学研究的基本特色就是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是科学研究的本色。”唐院士以一个新颖的角度,即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问题“什么是最好的工作”展开讲座,为正因处于人生十字路口而迷茫未来发展方向的我们指点迷津。唐院士也鼓励我们从事科学研究,为人类社会发展接续贡献,勇攀高峰,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时代责任,受益匪浅。
——高一2班 金思妤
本次讲座不仅关于科学,还关于人生和理想,我收获良多。唐院士在讲到“世界上最好的职业”的时候,不仅讲到符合我们的专业能力,还讲到应该是我们拥有理想和热情的、能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的领域,拓宽了许多同学对自己未来之路的规划视野。在问答环节,当同学们询问“如何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时,唐院士亲切地分享了自己少年时期的经历,并启发大家:“如果不得不做一件事,就试着去喜欢它,这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高一3 胡译允
(图文:刘雨萱、高一年级组、办公室)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