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我校学子在第31届国际太空城市设计大赛亚洲站荣获团队冠军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183 发布时间:2024-04-09 13:14:10

        

330日—41日,第31届国际太空城市设计大赛亚洲站在阿联酋迪拜阿米提大学举行。杭外学子顾梓骞、张亦晗、郭可扬、楼一江、王宗翰、郑霄尧、陈彦童、骆羽宁、刘斯瑞、钭奕涵代表中国参赛队伍,荣获团队冠军。本次比赛由学生处副主任朱小丽和指导老师吴锦带队参加。



此次亚洲站比赛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学生参与。杭外学子凭借深厚的学术素养、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流畅的英语表达,赢得了组委会的高度认可。此次比赛不仅是杭外学子亮相亚洲舞台的机会,更是锤炼实力、交流思想的绝佳平台。

 亚洲开幕式

 

比赛中

 

杭外参赛学生与组委会老师

国际太空城市设计挑战(International Space Settlement Design Competition——ISSDC)始于斯坦福大学的夏季项目,最早源于一群有趣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觉得围绕着太空做点什么,于是通过他们多方努力,ISSDC诞生了。1984年,正式举办第一届国际空间站设计活动,迄今已有30多年历史。从最初的70多人发展到每年几万人参加此活动。到现在,ISSDC已经发展成为影响世界五大洲几十个国家的大型活动,是全球航天领域内最高水平的教育活动。ISSDC作为全球唯一一个航天类的商业模拟活动,它所涉及的知识种类和技能非常复杂。其中涉及到的专业种类有物理、天文、数学、化学、生物、生命科学、电子通讯、机械设计、自动化、城市规划、统筹学、营养学、计算机科学、工业设计、商业运维等。所涉及的技能有工业建模、沟通能力、英文写作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团队协助能力、项目管理能力、领导力等。

作为外语类学校,杭外重视外语教育和科技教育的融合。这次亚洲赛之行,杭外代表队取得辉煌成绩,也得益于学校外语特色优势。近年来,杭外立足于外语特色,延伸“外语+”国际赛事,在国际大赛中取得瞩目的成绩。通过参加国际比赛,学生们不仅可以运用外语与国际友人交流,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外语水平,增强国际交流的能力。因此,学校结合比赛项目,注重外语教育与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跨学科学习能力。

科技创新教育一直是杭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科创平台和优质的科创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20224月,杭外科技创新学院成立。学院将继续致力于科创教育,为学生们打造更多平台,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

(供稿:吴锦)

部分师生感言

见证学生们在国际太空城市设计大赛亚洲站中荣获冠军,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激动。这次比赛不仅是对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挑战,更是一个全新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在准备过程中,学生们展现了惊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专长,密切合作,共同攻克了一个个难题。这次比赛的胜利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种鼓舞和激励。相信这样的经历将成为学生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追求卓越。 

 ——吴锦老师

 

很荣幸得到代表学校参加ISSDC竞赛的机会, 在七天的旅程中, 我受益匪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短暂而又充实的活动,既对将来选择大学专业有着很大帮助,更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也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虚心向他人求教,与各国学生友好交往,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遇到一些问题时,我们应该耐心倾听、包容和理解他人。  

——高二C  王宗翰

 

我十分荣幸和感激能有这个机会和各位队友们参与太空城亚洲赛。在比赛中学习如何打破不同国籍之间的隔阂,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仅仅是比赛的这几天,我们的队长和队友在比赛前后期都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贡献,包括出国日常的出行、人员的组织和开销的计算等等,我们用自身的力量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意料之内和之外的困难。不论是欢乐抑或是烦恼的瞬间,现在回眸复盘心里都感慨万千。最后我真诚地感谢我的队友和一切曾给予我们帮助的人——打心底里致敬那一段熠熠发光的日子。  

——高二D班 陈彦童 

 

提交上复活赛作品的那一刻,我不知道是如释重负还是一丝遗憾,我在群里发了一句“一切都结束了”。对于我来说,记忆只会留存最美好的时刻,希望以后能看到这段时间的自己并感到欣慰。做一个12个人(后面11个人)的队长是我前所未有的一次挑战。从最早的一个想法,到晋级,再到国赛(我的第一次独立外出比赛)所经历的所有,就像发生在眼前。这个比赛其实对于我来说不止是一个跟升学相关的比赛,还有很多的故事发生在其中,值得我日后去细细体会。我非常感谢所有队员的付出,也感恩我们彼此陪伴、共同作战的这段时光。  

——高二D班 顾梓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