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不负殷切嘱托 勇担时代使命——第2周国旗下讲话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749 发布时间:2024-03-06 14:48:39

      

      演讲人介绍:高二2班施政韬,现任高二2班班长,标准化社团社长,英辩社核心社员。爱好广泛,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曾获国际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金奖,2023五四评优活动“优秀团员”,校二等奖学金,校五好学生,校艺术节最佳男主角。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2班施政韬。

有一位伟人,他为民情深,身担国家重任,始终怀揣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

他运筹帷幄,亚非会议上18分钟“求同存异”的发言力挽狂澜。

他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至今回响在青年耳畔。

他,就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明天,是周总理诞辰126周年纪念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外长决定创办外国语学校,为国家培养外语外交人才,杭州外国语学校在这个历史节点,承载着庄严的历史使命应运而生。

六十载风雨兼程,弦歌不辍,在这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绚烂季节,我们齐聚一堂,在时光的见证下,迎来了杭州外国语学校60诞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请容许我与各位一起,回望母校的历程,在它的教导中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来自杭外的我们,需要成为怎样的中国青年。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伟人的话唤起我们对青春的无限思考与期许。杭外的青年,应该怀揣生长的力量与梦想,拥有无限的可能与潜力。

作为来自杭外的年轻人,必然有着深厚的素养和扎实的知识。

杭外是全国首批示范性外国语学校的璀璨明珠。这里,每一块砖瓦,每一缕清风,都诉说着对杭外办学成就的赞誉和对未来国际化人才培养责任的承诺。

它以其多语种的教学魔法,赋予了学子掌握世界语言的钥匙,引领他们穿越文化的迷雾。它不遗余力地推动学生个性化成长,鼓励学生们在语言的海洋之外,探索艺术、体育的多彩世界,培育多元化的兴趣和才能。

历经岁月的洗礼,杭外的学子们在国内外的各个舞台上频频惊艳亮相,无论是语言学习的辉煌,还是在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杰出成就,都是杭外教育理念和办学成果的最佳证明。因此,作为在杭外成长的青年,拥有深厚的素养和扎实的知识,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凝结了杭外丰富历史和文化沉淀的真实写照。

作为来自杭外的青年,也应当拥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

杭州外国语学校自1964年扬帆起航,便承载着周恩来总理“为国培养对外人才”的崇高愿景,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新时代,总书记对杭外的两次视察,更将一种深沉的期待投向了我们这一代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是对我们的鞭策,也是对我们的期望。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杭外告诉它的学生们铭记家国情怀,并且努力拓展国际视野。它让我们在浸润中华文化的沃土中成长,同时鼓励我们放眼世界,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是一种学识的积累,更是一种心灵的成长。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杭外学子更应该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世界的广阔,用心去感受每一种文化的独特。

作为来自杭外的青年们天然具有追求创新与突破的使命。

在杭州外国语学校这片智慧与梦想交织的地方,它的学子们肩负着创新与突破的重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这里,我们吸收的不仅是知识的精华,更是一种挑战成规、勇破桎梏的勇气。我们的教育者,不只是知识的灌输者,更是思想的启蒙师。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教导,向我们展示:真正的学问不止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挑战既定观念和创新的勇气。成长在杭外,我们深感自己的幸运。探究科学奥秘,涉足文学创作,或是投身社会实践,杭外始终激励我们跳出舒适区,迎接未知的挑战。这样的教育理念,深深植入我们心中,使我们在遭遇难题与挑战时,始终怀抱探索与突破之心。

杭外的青年们以画意之心,绘世界万象,一腔追求,赠予远方。杭外的青年们为国而学,身后是国家的厚望,志存高远,心系天下。

作为来自杭外的青年人,我们将以无尽的热忱和创新的力量,谱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为我们伟大的时代,贡献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

请让我们携手共进,铿锵前行,以青春之名,奏响崭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