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千里相知遇,共启燕园情——北京大学优秀中学生暑期课堂(外语)顺利闭营!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4577 发布时间:2023-07-14 19:53:21

7月12日,北京大学优秀中学生暑期课堂(外语)闭营式在杭外举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纳海、西葡意语系主任范晔,杭州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华琪,副校长李力,校纪委书记李甫贵等出席闭营仪式。

7月8—12日,来自全国天南海北的一百余位优秀中学生共聚一堂,遨游在外语学习的海洋中,陶冶情操,开拓视野,体验向往的生活,收获精神上的知音。每一堂课,都是思维的碰撞。北大和杭外共同证明,一切的远道而来都是值得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纳海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杭外对本次暑期课堂的组织保障,并对课堂活动进行了总结。纳教授指出,“语言文学面对的是人性,语言文学是知识和道德审美之间的桥梁。科学越发展,人类越需要语言文学。”此次暑期外语课堂为同学们开设了从文学到翻译实操的全方位多元语言学习课程,更给同学们带来了治学精神、道德审美与逻辑思辨。纳教授希望此次暑期课堂能给同学们带来启蒙,探寻语言之美,思考人文与科学的关系,怀家国之情,展全球视野。

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李力祝贺参加暑期课堂的同学们顺利结业。他表示,杭外极尽所能地支持北京大学开展暑期课堂,为同学们创造在知识海洋中自由徜徉的平台。作为东道主,杭外祝贺同学们在本次暑期课堂中满载而归,收获知识、结识知己,祝愿同学们从和山脚下出发,奔向各自的梦想。

暑期课堂班主任代表、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生张雅迪分享了自己在此次暑期课堂中的所感所得。她提到,“班主任”是自己从未体验过的身份,在与同学们相处的四天半中,她被同学们的热忱与纯粹深深地触动,重新回忆起了刚刚踏上外语学习之路的自己。“北大包容一切的理想主义,北大精神是永不甘为人后的精英态度,是对浩如烟海的知识的敬畏和谦逊,是永远向上的拼搏精神,是人托举着人、接续拼搏的中国奋斗者的姿态。”张雅迪学姐结合自己在北大的体验与感悟激励同学们坚守初心、积极求知、勇敢追梦。

暑期课堂学生代表路隽怡同学发表感言。她谈到自己在本次暑期课堂中的巨大收获与对语言学习的热忱之心,并表示将和同学们一起做新时代的青年,胸怀家国,放眼世界。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纳海、西葡意语系主任范晔,杭外党委书记、校长王华琪为本次暑期课堂的35名优秀营员颁发证书。


学生代表郑博元带来了小提琴独奏《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选段。北京大学缅甸语系本科生、杭外优秀毕业生俞欣怡带来了德语歌曲《我只属于我自己》(选自音乐剧《伊丽莎白》)。

仪式的最后,在纳海教授的钢琴伴奏、俞欣怡学姐的领唱下,营员们合唱北京大学校歌《燕园情》。随着音乐的激荡,暑期课堂的一幕幕浮现在同学们眼前。祝贺本次北京大学优秀中学生暑期外语课堂圆满结束!

 

学生代表感言

很荣幸能参加北大外院举办的第一次暑期课堂,并近距离感受北大的课堂氛围和学术魅力。于我而言,本次学科营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契机,更是一次完美的文学体验,它囊括了知识与友谊、表达与反思、收获与挑战,展示着多视角多可能的文学解读方式。可以想象,多年以后,面对迷茫与未知,曾经的杭外学子将会回想起在2023夏与燕园在和山脚下的第一次相遇——那时的他们如此坚定地热爱着外语与文学。

——杭州外国语学校 袁嘉仪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在火热的三伏天,我与祖国各地英才相聚西子湖畔,在北大外国语学院的阳光沐浴下,畅游世界历史文化长河。我们在杭外美丽的校园度过了极其充实的三天。紧张的学业之外,班主任张雅迪老师总伴我们左右,以扎实的文学功底为我们答疑解惑,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我们同欢笑,共灿烂。

鹏背青天,下乘风脊,一凌霄汉,途度南冥。营服湛蓝的底色下镌刻了这样一段话: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So long lives this,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愿好书长伴左右,良师春风化雨,益友其乐无穷。我的求学之路,从西子湖畔夏校启程,初心不变,方得始终,必达未名湖畔民主楼。

——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罗曾誉清

 

五天是短暂的:精彩的讲座,深入的讨论,热情的东道主,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在短短数日相会,初识,磨合,适应,蓦然回首,却已临分别。

五天也是漫长的;对外语学习的崭新认识,严谨踏实做学问的准则、“学东西之文,融中外之学”的理念,精益求精的学术追求……通过五天的学习,思考,内化,它们已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对世界、生命、生活和自己的认识。在北大人文之光的照耀下,我好像重拾了向外探索的好奇和向内探索的渴望,明白了“家国情怀”的分量与价值,找回了学习语言、学习文化是为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初心。我希望这份纯粹的初心会如火把一般照亮我面前荆棘密布的路,让我走得更踏实、安稳、自信些。

五天里,见到了以前没见过的风景,遇见了以前没遇见过的人。回首这些日子,有在激烈的辩论、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海里忽然闪现新观点的狂喜,有与舍友闲谈东西南北中文化差异时的兴致盎然,有听到热衷古典音乐的异乡知音的优美演奏后油然而生的敬佩与满足,有在一天的讲座结束后抄起篮球飞奔到体育馆途中莫名的释然与感动……于文化与思想的浸润中,我得以迈出闭塞的小世界,体验大世界的丰富和斑斓。愿接下来的日子与诸位一起至诚、志远地走下去。

——上海外国语学校附属外国语学校 王品澄 

 

 

如何形容本次北大暑期课堂的体验?身心充实,开放包容,严谨求实,万物可爱。身心充实,既有满足舌尖欲望的杭外三楼美食,还有深度广度兼修的阅读材料充实你的心灵。杭外美食既满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的普遍需求,又满足了大家对杭州特色美食的期望!我曾创下了一天大快朵颐21个菜的“进食纪录”!这离不开北大,杭外的共同努力。阅读材料是由每一位教授精心挑选的,一方面让自己知识更加系统化,另一方面也打开了视野,取悦了心灵。有时,我走出教室都觉得“the whole town has been lit up”。

开放包容。老实说,我曾经在自己的学校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在北大夏令营,老师与同学愿意接纳我,与我交流,我得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教授。

严谨求实。教授秉持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研究,同学也用批判性思维吸收,严谨治学,求实进取。解读文学,教授们全都详实地依据事实分析,我从中感觉到的不是平时所接触的文学的“玄幻”,而是在严谨的逻辑推理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推导的必然结果。

万物可爱。这里充满绿意盎然的生机,万物有灵的神奇。

——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 张幸朗

 

几场讲座过后,明显可见的是我文学素养和思想高度的提升。十三场讲座让我不仅对这些语言的学习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窥探,而且对于这些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成因进行了一个相对深刻的了解。此外,我想特别感谢我的班主任方伊秋老师,我的室友们,志愿者和其他2班的同学们。除了在生活上的照应,我们思想交锋,灵魂碰撞,共同在学术研讨的道路上共同前行。

“少年不惧岁月长,心向远方志昂扬。”此次外国语学院的夏令营不虚此行!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阅读相关书籍,用知识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最后,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一路帮助和支持,感谢本次活动让我们结缘在此,我也将永远不会忘记与北大外院的这段缘分,如果有机会,我会努力接续这段缘分。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 赖斯琦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给我留下印最深印象的就是王逊佳老师所讲的口译探秘那堂课。我不仅了解到了口译这份职业,也亲身体验了独属于口译的那种紧张刺激和复述出文段的成就感。课程中的每一位老师都有着渊博的学识,亲切自然地讲着每一堂课,耐心地回答学生们的问题,感谢他们的宝贵教导,我更是感受到了独属于北大老师们的人格魅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也结交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同学,他们学习的热情令我敬佩。同时,杭外的老师认真负责,志愿者们温暖热情,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一定离不开他们的付出。这次活动对我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以后的日子里这次暑期课堂也一定会被我不断想起,成为我美好的一段回忆,激励着我不断前进,做更好的自己。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李世轩

 

西子湖畔,齐聚杭城。很高兴来到杭州参加外语夏令营,对于喜爱外语、对各国文化有浓厚兴趣的我来说,这简直是一场文化盛宴!在外国语学院教授各语言文化的教授的分享下,我真正意义上地对各国的文化有了初步了解。相比较之前的道听途说,这一次的体验既是亲身体验的,也是有真实保证的。这不仅是一次语言的“旅行”,更是参观了一次文化的“博物馆”。感谢这次夏令营活动给我们一个开始,我们在博物馆中见证了百花齐放的文化,我们也会通过阅读、交流、旅行、思考,不断感受文化的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

 ——徐州市第一中学 邓惠仁

图文:邵玮琪、王晨昕、童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