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杭城,以外国语的名义——北京大学暑期课堂(外语)在杭外开营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587 发布时间:2023-07-10 14:45:40
7月8日下午,北京大学优秀中学生暑期课堂(外语)在杭州外国语学校开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黄亮,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北京大学浙江招生组组长陆俊林,杭州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华琪等出席开营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110余位优秀高中生相聚杭城,共同领略语言、文学与文化的魅力。
这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首次举办优秀中学生暑期课堂,由杭州外国语学校具体承办。暑期课堂将采用专家讲座、多彩课堂、翻译实践、学术研讨、学长学姐见面会等多种活动形式,旨在向广大中学生介绍外语教育的理念、结构和具体践行模式,在学生心中播下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念,努力成为具有中国情怀、文化底蕴和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黄亮向与会师生介绍了浙江教育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实施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省”两大战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黄院长对北京大学长期以来对浙江教育的支持与厚爱表示感谢,希望参加暑期课堂的同学们以北大标准、北大格局、北大精神引领自己不断提升人生境界,为即将到来的升学与深造找准方向。同时,黄院长还希望杭外以这次暑期课堂为契机,与北京大学建立起更加深入、深度的交流合作机制,持续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整合,为培养更多的外语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新的路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在致辞中感谢浙江省教育厅及杭外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杭外多年来为北大外院输送优质生源。她简要介绍了北大外院的发展历史、院系设置、重点学科建设等情况,希望暑期课堂能够让学生更加具体、直接地感受到北大外院长期坚持的“工具和人文素养并重”的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期待通过北大外院培养的学生能成为具有扎实学术根基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大学浙江招生组组长陆俊林首先以浙江人“东道主”的身份欢迎北大的同事和全国的优秀中学生到杭州来交流学习。作为一名信息科学技术教师,他认为,语言文学和信息科技都是在提高信息整合效率。语言的作用并不仅仅是沟通交流,更重要的是一种思考工具和泛化工具。他还现场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件由北大浙江校友设计的印有“浙很北大”字样的纪念衫,希望暑期课堂成为同学们和北大缘起的地方,鼓励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努力去探索未知,与北大一起,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杭州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华琪热烈欢迎全国优秀中学生相聚杭外参加北大暑期课堂,并祝愿大家在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杭州收获满满。王校长回顾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首批重点建设外国语学校的办学历史,以及外国语学校为我国外语外事人才培养所做出的贡献。他指出,语言不仅仅是工具,其背后体现和承载的是思维、审美与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杭外将继续坚守外国语特色不变,“小语种做大,大语种做强”,致力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
李淑静书记与王华琪校长代表院校双方互赠纪念礼物。
开营仪式结束后,北京大学知名学者高峰枫教授受邀开讲——《经典之战:我们如何看待经典》。7月9—11日,来自北大外院5个语种、专业的12位老师将为同学们开设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学、文化、翻译等课程。
本次暑期课堂的承办方杭州外国语学校是浙江省教育厅直属的省一级重点中学,是浙江省唯一一所教育部认定的具有外语类保送生推荐资格的外国语学校,办学以来为高校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外语外事预备人才。近五年来,杭外共有41名学生进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深造。
(图文: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