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未敢忘家国 赓续文明在吾辈——记初一年级爱国诗词朗诵汇演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821 发布时间:2023-04-27 14:44:43
爱国在不同的时期皆有不同的表达。
如先辈们一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以笔为矛以血为誓的日子,似乎离我们已经遥远。在河清海晏太平安宁的今天,我们又能以怎样的方式来表达?
请听初一同学的回答。
那几天的校园似乎有点不同。
中午自修与自习课上,埋头安静学习的同学似乎无意间少了一些,而在走廊里,大厅边,琴房里,总是能听见清亮悠扬的诵读声。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到“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同学们对此次爱国诗词朗诵的活动热情就像风吹过的火焰那般高涨。
在同学们的期盼下,正式的表演于3月26日在1号楼6楼拉开了帷幕。开场便是1班同学的节目,作为首个出场的班级,他们响亮的声音与自信的表情无疑为此次演出的开了个好头,更是为后面表演的同学们带来了一份安心与自信。接下来上场的是2班同学,如童谣一般清澈悠扬的声音回荡在整个礼堂中。他们的眼睛是会说话的,声音仿佛伴随着眼神在一遍遍强调着应和着,那些想要述说却总是词不达意的话在此刻有了最好的表达。“祖国啊,你就是我要唱的那首歌。”
6班同学们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钢琴与大提琴的组合显得格外出彩;而3班同学们选用的《霍元甲》戏曲唱腔部分更是与众不同。而当最后一组同学用足以炸裂话筒的音量喊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时,丝毫不用怀疑,他们已经陶醉其中了。
“这盛世,如你所愿”这是回应,也是期许。
8班男生一人的独诵高亢豪迈,清一色的女生组朗诵优雅甜美,情绪激昂处又铿锵有力。现场小提琴伴奏贯穿了两个节目,营造了诗歌与诗境的完美融合;4班同学深情吟诵“我的南方和北方”,无论何处,这块热土都飘荡着歌咏我泱泱大国动人的弦歌。
7班一位女生以抑扬顿挫的声调高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撼动全场。而两男生合诵也颇有专业风范,仪态大方,感染力极强;而压台上场的5班同学如接力一般一声又一声地倾诉者“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们穿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阴,朝最新的春天走去,或低吟或高呼,轰轰烈烈,肆意张扬。
与传统的爱国主题活动比起来,同学们的演绎似乎少了几分严肃,但多的正是那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所带来的挥之不去的青春与活力,是少年们火热而剧烈跳动着的心。
这是我们送给祖国的,最好的礼物。
附:学生感言
国家,这简单的二字,涵盖了多少沉重的担当与意义。国家一词是神圣庄严,不可亵渎的。《孟子》记载曰:人有恒言,皆日“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似乎也是人们对国家的认知,也是人们爱国之心的由来,从古至今,无数人民的爱国之心激昂澎湃,如岳飞般“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可饮匈效血”的将士之心,也是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对故国之念;既能如杨炯身为书生却有将军梦的“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的抱负;也有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悲愤。当爱国与人间最美的语言——诗词融合时,便是一代千古绝唱,如胜利之花般闪耀于历史长河。而这,便是文化的动容之处。
——初一1班 张莫原
当我走上报告厅的舞台时,灯光打在我的脸上,看着周围仿佛散发着光彩的队友们,略微有些拘束的我也放松了不少。
这次参演最大的收获,固然是朗诵水平的提高,但我同样也收获了许多别的情谊。我们的组长非常耐心地帮我们纠正每一处停顿。语速和情感,即使在寝室里,依然空出时间来指导我,团队中深深的合作精神与贡献精神令人温暖,全班演出完成后,我们是全体上场谢幕,这个创意很独特,效果很好,也让我感受到了大家的创新与合作精神。
——初一2班 张亲雪
当校服配上红领巾,汉服配上折扇,古连今,中连外,一场视觉、听觉、心灵的盛宴拉开序章,当慷慨激昂的背景音乐消失,当台上同学激情澎湃的朗诵托出最后一个尾音,我的内心仍在澎湃。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小组内的排练。从班级到年级,从线下到线上,我们一起改稿,一起选服装,一起选音乐,一起排练。01:44:55的视频通话时长和一个又一个的改稿文件是我们努力的最好证明。虽然一波三折,例如排练时出很多梗导致记忆混乱,道具质量带来的堪忧,甚至上台前伴奏笛膜的损坏……但最终我们都站在了舞台的中央。
——初一3班 俞沁妍
“自从认识了那条奔腾不息的大江,我就认识了我的南方和北方。”
我默默地看着早已被圈划多次的朗诵稿,仿佛又回到了一周前。
“所有人,记住了!男生小八字女生丁字步”“到你了!”一个个练习碎片在我眼前浮现。
我是这个组的组长,在这个节目的编导上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当然,在这个节目的排练中,无疑是有些问题与困难的,但都在我们组员的努力协商下顺利解决了。这次展示其实带给我了很多感受,因为这不仅仅只是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更是煅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朗诵技巧。
——初一4班 丁芷一
在浩瀚的历史长问中,出现许多脍炙人口的爱国诗词。能够在活动中了解学习是一个绝佳机会。我们小组需要朗诵的内容有些复杂,导致上场前仍在不停准备。随着不断排练,大家渐渐走进诗词,找到共鸣。借此机会,我们用语言和文字的力量抒发亘古不息的家国情怀,感受炽热的爱国情感,体验到了表演结束后才能带来的舒坦。
——初一5班 谢孟希
排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耗费的时间也不少,我也曾几次三番想过放弃。然而《国殇》《九歌》《关山月》等激昂文字,总令我心中浩荡,热血沸腾。
像领头羊那样带领一个组,让我在班级海选时就感受到了忙碌。队员的发音要一个个纠正,语调的起伏要指点,我总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过了海选,我们几乎重组一支队伍排练。我们选了原本的稿子。而对于4分钟以内的时间要求,我们一次次删减串词,控制时间。排练时又因为组内十个人有两位同学通校,这就缩短了我们很多的排练机会。每天中午都去体育馆找机会排练,养成了按时吃完饭边到教室边自习边等待组员的习惯。一次活动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机会,更是历练成长的时刻。
——初一6班 杨帆
初一文化节活动之一是爱国诗词朗诵,这次活动弘扬了爱国精神。在这一个展示的舞台上,各位选手大显身手。展示给我们的,除了精妙绝伦的朗诵技巧,也传递了爱国精神,增强了我们的国家情怀。作为选手,在准备过程中,我们还了解了许多关于革命先辈的红色故事,以及华夏子孙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与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抑扬顿挫的朗诵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祖国雄伟的高山,听到了长江黄河澎湃的浪涛声。在一停一顿中,我们感受到流淌在血液中的刚强与力量。总而言之,这是一次非凡的表演体验,让我们受益匪浅。
初一7班李沛霖、陈韵儒
各班选手经过几天的反复排演,都已作好了准备,都想将自己最好的水平展示给台下观众。同学们可谓是各有千秋,各展风采。1班女同学的独诵气概豪迈,言语间尽显巾帼风采;8班郭同学的独诵也不逊色,慷慨陈词,挥斥方遒,3班同学的朗诵古色古香,配上一首优美的《霍元甲》,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流淌在眼前……选手的出色表现使同学们赞叹不已,大家仿佛置身于文明长河中,尽享中华文化之魅力。大预班学长点评更使朗诵锦上添花,也让在场同学受益匪浅。
初一8班 樊依
最后,大预班李博衍学长对我们的演出给予精彩中肯的点评。他肯定了每一个节目的可圈可点之处,作为校经典诵读团的队员,他也从朗诵技巧和体态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让大家受益匪浅。
演出结束了,可国与家的故事与世代相传的爱国诗篇永远不会结束。
我辈少年郎清澈的目光里眼见清风明月、杨柳依依与草长莺飞,可肩头仍有一份家国担当,浩然正气不曾忘却。在微冷的春夜里,我们寻觅着更好的自己与家国的真谛。
初一6班 郭雨菲撰稿
初一4班 姚舒予 叶昊泽、初一3班 张睿哲摄影
初一1班 洪心 马晨超、初一6班 郭雨菲、初一7虞驿阳主持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