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时遇见五千年——我校组织开展“迎亚运 毅起来”主题研学系列活动(二)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108 发布时间:2023-04-20 16:16:13
为进一步丰富学校教育内涵,推进五育并举,增强学生亚运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杭外分别于4月6日、10日组织开展了“迎亚运 毅起来”主题研学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大自然里领略杭州美景,到博物馆里学习璀璨的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热情,讲好中国故事,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杭州亚运会的召开。
高一年级:
暮春的细雨温润绵长,清爽明净的风从远方来。4月6日早晨,学校组织高一年级来到杭州良渚遗址公园,开展同学们期盼已久的研学活动。
在漫长的车程后,在不期而至的玉色雨水中,同学们依旧热情不减地投入专题研学各项活动。本次研学活动每个班分为四组,分别和其他班级对应组平行竞争,完成与亚运、良渚等主题相关的任务,抢占分布在遗址公园各处的近50个不同的主线支线任务点,最后统计比分,得出结果。活动中,同学们以高昂的兴致和卓越的行动力以及充实的知识储备出色地完成了所有任务,展现了杭外学子和当代青年的优秀风貌。
在诗歌一样恬静美好的青绿色缓坡上,处处可见杭外学子匆匆的身影,踌躇满志,活力四射,欢愉无比,远远看去就像是鸟儿暂时停留在草地上。杭外学子团结合作,合理竞争,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挑战自我,锤炼品格,在无穷的乐趣之外充分感受良渚的魅力。同学们轻快的步伐就像是将要启航的春风,大家在遗址公园探寻久远时光的魅力,沉淀和积累自身的修养。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这一段收获良多的路途中,同学们浸润于大自然难以言说的美丽,为光辉万丈的五千年文明热血沸腾。研学活动圆满结束,但同学们永远在路上,携手五千年的时光一路前行。
高二年级:
4月6日清晨,伴着湿润的空气中春的气息,高二年级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研学活动。此行目的地是富春桃源景区,其因“山之清、水之秀、林之茂、洞之奇、村之静”而闻名,景区内有着“亚太第一大洞厅”之称的溶洞景观。这是一次全新的研学活动,大巴车满载着欢声笑语,驶向大自然的怀抱。
第一站便是“九霄碧云洞”。同学们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踏入这片洞中仙境。巨大的石柱、岩壁,被变幻地流淌着的色彩照亮,又静静地倒映在水面上,如一片星辰大海。洞中最大的钟乳石“擎天玉柱”高20多米,撑起整片穹顶;神奇绚丽而各具特色的钟乳石被想象力丰富的人们赋予不同的称谓,如奔腾而下的“黄果树瀑布”,井然而倾斜的“比萨斜塔”,还有“泰国大象”、“神州奇花”、“玉幔高垂”等。这些形态各异的岩体,是因为含有大量碳酸钙的流水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沉积而形成。尽管是课本上学过的知识,可只有亲自来考察一番,才能感受到历史与时间在这片土地上的沉淀与流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方才窥见一斑。
走出溶洞,毅行之路才正式开始。在和润山风中,一边细嗅林木的清香,一边行走在爬满青苔的石阶上,同学们向“天成野槠林”前进。突然的雨确实也是杭城春的特色,携带着自然的热情,拥抱了小径上的同学们。而同学们踏春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披着雨衣,倒颇有些“雨中蓑翁”的意趣。丰富的娱乐设施,如独木桥、水上飘、林中秋千等等,也让这份快乐得到了释放,成就了一场孩子与雨的共舞,一曲童心与自然的共鸣。午餐过后,乘坐竹筏泛波湖上,听清脆的声响;低头看湖水溢上,如跃动的鱼,或是自然的一吐一息;抬头环顾,只见碧波万顷、涟漪掠动,四周山环水抱,峰峦叠翠,远处的另一叶小筏也便那样静静地划过湖面,未曾搅起一点泛白的浪花;人们的心好像也在这样的宁静中沉落下来,将都市的纷纷扰扰抛之脑后,只留下一份流连忘返。
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流逝,转眼便踏上归程。但这样的美,春的画卷,绝不会就此消散——想来也必会久久留在同学们的心中,播撒下一片独源于自然的爱与希望。
学生感言:
春风在良渚的古迹中吹拂,我们在厚实的历史中扎根生长,一晃年岁奔涌而来,我们的胸膛中生出了未来和春天,五千年烙印在了我们深刻的记忆里。在安静而温暖的浅灰色天光下,我们在欢乐时光里面对挑战和机遇,开阔眼界,磨练意志,收获知识;今天的我们像是遗址山丘中生出的鸟儿,而明天的我们一定会怀着对土地的美好记忆和眷恋凭风扶摇直上,让凝结了旧光阴的光辉土地迸发出新的光芒。离去的时刻不过是下午的开端,在丝绸般的柔软天色里我们返程,身体轻快,我们在各种意义上满载而归,我们返航,我们正欲启航,我们在路上。
——高一3班 王晨昕
此次研学活动我们走出小和山,前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的良渚古城遗址,探寻属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虽然天空下着雨,但同学们的热情丝毫不减。探索古城墙的演变史,摆亚运pose,通过一个个趣味关卡,我们收获颇丰,不仅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还增长了见闻,期待下一次研学活动。
——高一4班 朱子越
总体来说,这次位于良渚遗址公园的研学活动带给了我不错的体验。小组竞争做任务的形式相对较新颖,组内的分工合作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并为此次研学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欢乐。许多同学在任务之余欣赏并记录良渚的自然风景,研学活动的另一维度“接触自然之美”在此得到体现。
——高一4班 曾子乐
于溶洞中穿越一线天,“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是镜面般的浅池,映衬着玉柱几千万年的生长;是起伏的坡地,承托着钟乳恣意剔透的情态。五彩的灯盏连缀起目光,感受它们如何在时空中拔地而起,或静默地等待。九霄碧云洞空旷与深沉的合一让人震撼,某种力量撑开了这片洞天,包藏着神秘的意蕴。
离开洞口时已然下起不小的雨。尽管我们躲入长亭、屋子,还是很好地享受了午饭时光,钻入大自然情绪的空隙。直到竹筏荡开水波我们才真正和这不巧的大雨和解,浪花涌上,杜甫笔下“湖色春光净客船”的情状如在目前。无奈的是,雨后的草坪虽然柔嫩,却湿润到无法进行团建了。幸而不必遗憾,季春的杭城尚有风光无限。十六七岁的高二学子历过山川一角,徜徉在别样的学海之中。
——高二3班 傅芷祎
在春雨的祝福中,历经波折的春季研学终于成行了。近年首次离开小和山的杭外研学恰逢杭州亚运会,也被赋予了亚运会的生机与活力。富春桃源山间弥漫着欢乐的薄雾,溶洞里回响着轻快的歌声,廊亭中缀满了青春的笑靥。在登山毅行的同时,我们积极发现身边的自然美、人物美。富春桃源雨后清新怡人的空气、难得的雨中研学体验,带给我们的心灵一次春的洗礼。
——高二5班 韦美
这是一次潮湿、平淡却有意义的研学活动。一个小时的大巴车程将我们带到了富春桃源,魔毯倒着“飞”上山,光怪陆离中,同学们留心着头顶与脚下的石头,在溶洞中穿行,不料洞天之外迎接我们的是夹杂着雨水的光明。之后的旅程多有坎坷,一切成了湿漉漉的。不过,这次猝不及防被大雨搅乱的研学,会是记忆中独一份的存在:景色鲜活,玩伴正好,欢笑夹杂着吐槽,生命处处都自然。笑脸珍藏在相册里,美将留在心间。
——高二8班 潘文楠
图文:高一、高二年级;童露、王晨昕、朱嘉蕊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