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积极心态拥抱未来——记高中心理委员开展积极心理班会课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719 发布时间:2023-01-13 16:07:15
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人要获得真正持久的幸福感,最重要的就是发现和了解自己最好的品质、最擅长的才华,反复在生活中实践,化枯燥为乐趣,并为更大的意义、更高的目标服务。
中学阶段是积极品格发展的关键期,为了提升同学们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积极品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2022年12月初,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的倡议与组织下,我校高中心理委员们围绕积极心理学中智慧、勇气、节制、正义、人道、精神卓越等品质,选择了不同主题开展积极心理班会,倡导同学们发现并发展自己的积极品质,提升心理调适能力,用积极心态拥抱未来!
附部分高中心理委员开设班会内容与感想:
12月12日,高一1班举行“勇敢,照亮前行的路”的主题班会。班会首先以惠特妮·休斯顿的歌曲《I DIDN’T KNOW MY OWN STRENGTH》暖场,以她不屈服命运的个人经历加深了同学们对于“勇敢”的认识。紧接着,我向同学们提出几个疑问“你认为,勇敢是什么?”、“列举你所经历的勇敢的事?”等引发了同学们深刻的思考。同学纷纷给出了他们心中勇敢的定义。身为学生的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勇敢?此时同学们又拿出纸笔,写下了自己心中畏惧的事。直面畏惧,勇于迎难而上,方能战胜心中的恐惧,获得勇敢。
勇敢是积极主动在课堂里发言,是不人云亦云,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是遭受校园欺凌,大声说“不”。经历了这次“勇敢”心理主题班会,我希望同学们对于“勇敢”有了全新的认识。愿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都能与“勇气”为伍!
高一1班 施霄绫
12月5日,高一2班开展了拓展“思维力”的心理主题班会。我先以大家较陌生的“阿伦森效应”入手,以一个实例给大家模拟了一个思维环境。后来进行了一个简单有趣的小游戏“你画我猜”,意在让大家以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做到了全员参与。
接着,我给大家分析了生活中处处遇见的选择与心理学“思维力”的关系,指明了遇到选择的几大原则与思考角度。班会课期间,大部分同学听得非常认真,尤其是在举行游戏的时候,达到了我设想的效果,使最后的理论与实例讲解不突兀,基本上做到了简单的心理学拓展与生活建议。希望大家能够体会到心理学的作用与魅力,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当中。
高一2班 孙浩哲
高一3班的心理班会围绕积极心理学展开,重点介绍了“夸奖”“合作”“安慰”主题。第一次开展高中的心理班会,我原本非常紧张,最终班会课上几个互动项目都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让我非常开心!
班会准备期间,我特意去网上学习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学习。设计的夸夸同学项目不仅活跃气氛,将同学们关系拉近,对于每天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希望大家好好应用。平时心理委员会议时大家集思广益想出来的小组合作游戏很有趣,在合作的过程中我相信大家也都感受到了积极心理学的魅力。
高一3班 郑希萌
高一4心理班会课所选择的主题是“创造力”。谈起“创造力”,我个人认为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十分难描述,所以在班会课正式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展示了一些网上搜索“创造力”会推荐的图片——以便同学们找到描述的准确词汇或者想法。随后便进行了小组讨论,大家都很积极。部分同学对刚刚我所找的维基百科上的定义进行了解读,有的同学进行了反驳。在争辩后我突然发现我给出定义事实上限制了同学们的创造力。随后,我将一种常规锻炼/运用创造力的方式给到大家,并且在现场问了几个问题,让同学论证自己的思路。
在这之后,我将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积极心理等方面联系起来,并为大家提供了更多锻炼创造力的方式。
高一4班 朱相宇
因疫情原因,高一7班会课在腾讯会议上进行。
首先,我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笼统的概念,引出“人道”作为本次班会课的主题。“人道”分为“善良、爱、人际智力”。“善良&爱”板块让同学们进行故事分享,尽管是在线上也有同学积极开麦。“人际智力”板块,先介绍了一些理论,再给同学们做了一份小小的调查,看看自己的人际智力水平如何,并请得分非常高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想。很可惜,最后的游戏环节无法进行。
高一7班 何邦仪
生产力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让我们在忙碌与奔波中不断回首,不断在迷茫中追问自己,究竟什么是意义,什么是价值。虚无主义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样的迷茫与无措,而我们也将付之终身来寻找答案。而这短暂的焦虑和迷茫,只能用当下对于实体的感知来化解抑或是冲淡。
而对于情感的体悟则是占到了感知的绝大一部分。有太多太多可以描述情感的词语和表达,但我想从人类最原始也最猛烈,甚至是最神秘,能包含最多的,便是爱和恨这一对。我们绝不能把爱局限在情爱之中,也不能把恨作为憎恶厌恶的最高一层表达。生活中有太多微小的事物能传达爱与恨的真谛,而我们不能丢失的,就是对每一件事物的理解,感知,甚至共振。
所以当迷茫无措,庸庸碌碌过着重复无聊的生活时,不如把自己扔进这个奇怪的世界,和周遭的事物一起,互相影响,彼此共振,去大胆地爱与恨吧。
高一8班 金睿
我们班的同学总是认为创造力很难发掘,又或是很难使用,我们就想要让同学们意识到创造力其实很简单,就源于生活。
本来这堂心理班会课我们认为同学们不会积极参与,但是从“谁”“在哪里”“干什么”这个好玩的游戏中体现出同学们非常热情,相信他们也在这个游戏中意识到了创造力的有趣。中间一些视频也让同学们知道了创造力还可以这样被运用。最后,我们让同学们创造一个自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从而得出结论:创造力旨在超越,旨在进步。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
剑高1C 何如、沈仪晞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的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终于将目光放在人的本质、思想认知和积极品质上,立志发现“幸福”的“相似”处,开启了新的心理学发展方向。
在此基础上,更实践性的积极心理学诞生。其一大成果,便是二十四项品质优势。其中多数呼唤长期的培养,但“公平”“思维力”“创造力”却非常适宜在有限时间内良好地激发,也有更直接的启发意义。于是,班会课围绕这三个重要品质展开。通过对电车难题及其不同变体的思考和对罗尔斯帷幕理论的了解,同学们对公正和公平以及如何实现公平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但对公正的思考可以让我们认清世界。通过提升思维力的课程聆听和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同学们活跃了大脑,也接触到了更高效的思维方式。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绘画小组活动,同学们发现了创造力的重要但触手可及。
真是一节有意义的班会课!
高二2班 郁家桐
本次班会课以“跳出传统心理班会模式”为特色,以有趣的视频开头,以参与为主。给同学们讲解了关于创造力的发掘,表现以及应用的有关知识。同学们积极踊跃参加班会活动——故事续写,你画我猜。随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被分享,同学的名字被以多样的形式展现于黑板,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创造力的力量,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力作为积极品格,在班会过程中被很好地体现和展现。
通过这次班会课,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像我刚从事这个工作开始的时候说的:“当心理委员真的收获满满呢!”
高二3班 吴家晟
高二6心理班会课的主题是“有趣的心理学——梦”,旨在通过梦的媒介,引导同学们认识自己的内心,发现心中的愿望。
梦是什么?梦是怎样产生的?这是心理学史上十分重要的问题,以梦为主题的研究曾一度成为心理学界的重点并且推动心理学大步向前。首先,我们通过视频对弗洛伊德及其著作《梦的解析》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通过一个游戏,同学们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要素合作完成了对于自己梦境的主动构筑,放松了心情。最后,我们邀请了班上的一位同学来分享她对于MBTI的解读,让同学们初步体验了MBTI。
这次的班会课主题之所以会选择以梦为切入点,大概是因为我本人经常做梦,并且曾经看过《梦的解析》,很想把其中有趣的有意义的部分通过心理班会课的方式分享给我的同学,也算是向他们介绍一种认识接触心理学的有趣的方式。在互动过程中,同学们稀奇古怪的梦境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哄堂大笑。我想,这大概就是把一节班会课当成分享而非教学的意义所在。
高二6班 袁奕淳
高二7的班会课从人们对于死亡的忌讳与恐惧谈起,引出死亡焦虑这一概念。接着介绍《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一书中人类行为的驱动力都源自于怕死的心理的观点。面对死亡给我们带来的无力感和虚无感,心理学家发现我们逐渐发展出了两套应对死亡焦虑的心理机制,一是自尊,二是文化世界观。
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我们也没有办法抑制这种能力,但对未来的思考到了极致就是死亡。所以无可避免我们会产生死亡焦虑。这种思考能力是人类最值得骄傲的部分,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最深刻的恐惧,而面对死亡恐惧我们开发出的两套机制,可以让我们渴望活得精彩,活出价值。我们在面对重要抉择的时候,这种恐惧也可以替我们问一个问题:做这件事或是不做这件事,是否会让我们在那天感到遗憾。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终极的死亡恐惧,反而给了我们终极的勇气与希望。
高二7班 李烨豪
为了响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同学们的心理防护知识及其调适方法,增强师生自我心理关爱意识,高二8班于12月12日召开了以“精神内耗”为主题的心理班会。本次班会针对同学们常见的精神内耗的现象,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和阐释,帮助同学们摆脱烦恼,乐观积极地面对高中生活。
作为召开本次班会的心理委员,我也有很多新的体悟。不仅对于心理学这一学科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而且在向同学们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获得了鼓舞人心的正反馈。同时我也意识到,本次班会课仍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内容可以更加丰富、活动形式可以更加多样。
高二8班 徐江韵
校心理辅导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