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强化语文实践,深化课改内涵——2022年浙江省高中语文学科基地学校调研活动在杭外举行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946 发布时间:2022-10-21 05:00:20

9月25—27日,浙江省高中语文学科基地调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各基地学校代表、相关专家、教研员参加活动。本次活动采用线下形式,主题为“课改反思:强化实践,深化内涵”,内容分别为观摩杭外高二年级《雷雨》话剧演出、三堂公开课展示及专题评课、三位教研组长典型发言和十一位教研组长自由发言、三个专题讲座。

01

观摩杭外《雷雨》话剧演出


9月25日晚,与会部分老师现场观摩了杭外高二年级《雷雨》话剧演出。

《雷雨》全剧演出是杭外语文组传统的项目制学习活动,“代代”相传,是杭外人共同的记忆。此次演出,高二语文备课组在组长楼佳钰老师的带领下从上学期末就开始策划,引领学生阅读原著、分析人物与剧情,并结合曹禺先生的生平以及多次改写《雷雨》的历程,在中西不同戏剧文化背景下探究戏剧主题。秉承人人参与的传统,备课组精心设计活动,在全年级开展研读剧本、写人物评传、制作海报和宣传片、撰写脚本、演出等系列活动。高二年级学生自主报名竞选年级总导演和主持人,每班成立剧组,自选角色,台前幕后,分工合作。从班级演员确定到演出当晚,历时二十余天。



此次演出邀请到了杭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师范大学黄岳杰教授担任评委。黄教授盛赞杭外《雷雨》演出是中学话剧演出的“天花板”。前来观摩的老师们对杭外学生的精彩表现赞不绝口。

02

课堂教学展示与评课

9月26日上午,调研活动正式开始。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我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华琪致辞。他回顾了教育改革的历程和初衷,思考语文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进行的变革,梳理了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指出真正实现“学教评一体”,才能撬动课程改革。他还介绍了杭外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愿景,对参会教师表示热烈欢迎。

第一堂观摩课是我校李芳老师执教的《当我们谈丽贝卡时我们谈论什么?——从<百年孤独>节选走向整本书阅读》。李芳老师的课从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百年孤独》节选部分入手,放手让学生通读整本书,勾连《百年孤独》中文学形象“丽贝卡”的情节。李老师从《文学词典》中缺少“马尔克斯”和“丽贝卡”词条入手,以课前学生撰写“丽贝卡小传”的成果的修订作为任务,驱动学生细致爬梳情节和文本细节,并顺势转入对“丽贝卡形象之谜”的专题研讨。学生发言探及文学创作、人物形象、主题定位等开放空间,“答案”不“确定”,充分展示了任务驱动教学的魅力。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李芳老师让学生现场撰写“丽贝卡”词条并交流,与开始环节相呼应。


第二堂课是杭州高级中学廖洁老师执教的《别样青春的个性化抒写——<百合花><哦,香雪>小说联读》。第三堂课是龙游中学张根明老师执教的写作指导课《在“为什么”的追问下,分析得全面、深刻》

三节观摩课后,杭外语文特级教师倪江老师做现场评点。他认为李芳老师的课极具挑战性,在一周的时间内与学生通读《百年孤独》整本书,是一份对文学的“诚意”。师生在课堂上细致的爬梳,细腻到章节段落,研讨课题源自学生的文本质疑,“丽贝卡之谜”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许多精彩发言超越了教师的预设,是一场关于《百年孤独》的“高端对话”。廖洁老师的教学设计类似“文学圈”模式,学生可以分组自主确定文学阅读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给任务清单,引导讨论的方向,学生在一个宽和的氛围中自由言说。张根明老师的“触及灵魂”的拷问震撼人心,触发了学生真实的情感反应和理性思索。三位老师都抓住了文学、写作教学的本质,扎扎实实,没有过度“炫技”,更多的是真诚坦荡的交流。

03

学科建设论坛



9月26日下午,学科建设论坛聚焦“双新”进入“二轮”的焦点、痛点、难点。瑞安中学教研组长金锦友、台州中学教研组长屈伟忠和苍南中学教研组长朱恩取作典型发言,分享课改两年来的经验体会。其他十一所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也畅所欲言,或介绍新做法,或提出困惑疑难。

杭外高中语文教研组长楼佳钰老师从“传统与进步”“无限与有限”“教与考”三方面提出了对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她认为传统与进步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划分,通过例证指出要敬畏教育的历史,汲取经验教训,同时又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在教学内容无限和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如何解决,教与考如何协调一致等问题上,她也提出了实践中的困惑。



9月27日上午,绍兴鲁迅中学特级教师彭玉华作了题为《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了吗?——基于新理念的课堂教学追问》的讲座。宁波效实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张悦老师作了题为《意义的聚焦:形式“翻新”之后的“可为”与“有为”》的讲座。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杨继利教授作了题为《语文学业质量评价的课程理解与教学反馈》的讲座。三位专家发言高屋建瓴,指点迷津,总结两年多来的语文教学实践,展望未来面向“全国卷”的语文教学,干货满满。

浙江省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语文特级教师黄华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黄老师认为,各基地学校的学科组建设总体做得比较踏实,指出“有差异才有特点才有光亮”“能反思才有创新才有进步”。他希望与会的15所学校都能保持问题和创新意识,不断实践、探索,为全省学校做好“先行先试”工作。语文课程的“本”和“实”就是“语言文字运用”与“真实情境”“自主实践”“解决问题”。他希望大家能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推进“教课文”向“做任务”发展。他也特别向杭外的会议组织表示感谢。

本次杭外承办浙江省高中语文学科基地调研活动,倪江、杨时雨等语文组老师全力配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学校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使得整个活动高效、温馨、扎实开展,赢得了与会老师的好评,充分体现了杭外人“真诚友善,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

(图文:浙江教研、高中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