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生命的时时刻刻——记外文节微电影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3443 发布时间:2022-07-06 03:52:54

我们在时间里会看见什么,会看见笑靥如花的面庞与闪闪发光的人们,恣意振翅的鸟儿迎着春日漫游,瑰丽的落阳将黄昏的街道染成暖橙色;我们也会看见隔在个体之间薄薄一层的网纱,大自然展颜却仍沉默的表达,生命周边氤氲起的泛着独特色彩的雾气。

或许大多数时候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重复又重复的千篇一律,但拐角处一直存在,不期而遇也依然是所有人心中热忱的憧憬。我们当然不可能对每一分钟都感到满意,重要的是我们以什么样的目光投射着它们。

无论在校园,还是将来在属于自己的领域,我们都要用心去触碰,生命的时时刻刻。

此次微电影活动以“Every Minute in Life”为主题,希望让同学们于生活的微小中发现光亮与美好,用心体会看似不起眼的每一分钟。通过构思、演绎与拍摄,各班最终呈现出精彩的成品,切入点多样,各有千秋。

 

以下为此次微电影活动获奖班级名单:

最佳人气奖the most popular film

初三2班(Rumors and Slanders高一8(Got the String)高二5(Rampancy)剑高1C (One Day)

 

最佳创意影片奖the most creative film

初三3(Timing)高一6(Moments so Dear)高二1(Any% Minute in Life)剑高1C (One Day)

 

最佳视觉效果奖the best visual effect

初三5(Redemption)高一7(Monologue)高二5(Rampancy)剑高1A (Nirvana)

 

最佳海报奖the best poster

初三3(Timing)高一7(Monologue)高二4((A)live)剑高1A (Nirvana)

 

最佳导演奖best director

初三5班(李玥,方言,郑果,吴玥瑶)

高一6班(杨可非)

高一7班(胡娄允艺 李雨奇)

高二5班(任乐山)

剑高1C One Day (郑嘉琪)

 

最佳编剧奖best screenwriter

初三5班(胡书恬,王悦然,陈饴宁,郑果)

高一6班(杨可非,彭信)、高一7班(边靖涵,傅蒋紫玥,李雨奇,胡娄允艺,傅诗婷)

高二1班 (邓熙涛,杨岚清,张羽涵,余代黛,李从心)

剑高1C—Bloody Novelist 金子珏

 

最佳语言奖best language

初三6(The Tale of Two Souls) 高一1(Thus Spoke the Moment)

高二3(Flowers for Graduates) 剑高1A (Nirvana)

 

最佳男演员奖best actor

初三1班 余星源高一8 董鑫磊高二2 钱家阳剑高1A 潘韬宇

 

最佳女演员奖best actress

初三5 吴玥瑶高一5 韦美高二4 赵子晴剑高1C One Day 肖雅心

 

对于参与此次微电影活动,各个年级的同学们也有自己的体会,于文字中表达了他们的想法。

《流言蜚语》能够获得最佳人气奖,是我们都没想到的。最初这个故事的构思,是来源于我们在晚自习的一次闲谈。在人生的每时每刻中,我们都可以听到八卦的传播,这也成为我们自己的谈资。他们就像是一个个隐秘的陷阱,把我们卷入虚假的漩涡。在如此模糊在流言的世界中行走是一种赌博,仿佛一失神便会融于其中。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坚定本心,无畏一切流言。

通过身边同学的经历,我们找到了更多的灵感,并把这个奇思妙想发展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纲。巧妙运用老师,也就是旁观者的视角,去拍一拍校园里的男女生之间的关系,他们其实真的是单纯朋友关系,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所以我们运用了两个角度,经后期专业剪辑,力求能够表现出男女生之间真的有纯友谊。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个微电影,这是一个全体同学都能参加的活动,或许这就是我们的热情所带来的成功。

初三(2)班 虞芮 徐千淇 黄思琦

 

很开心《救shú》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表面上是个不足七分钟的视频,但其中每一句话,每一个镜头,每一处设计都汇聚了大家的智慧。拍摄结束后,我们紧张地准备杀青宴,瞒着一些剧组人员准备惊喜。导演组请客买了蛋糕、奶茶和小礼炮,其他人负责忽悠不知情的人员,杀青宴很成功很圆满,也要特别感谢陈贵新老师的出演。

这是《救shú》的胜利,也是五班的胜利!                                 

李玥、方言(导演组)

 

从无从下笔到白纸黑字,大家不断建言献策,为微电影打磨、润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微电影取得的佳绩离不开全组人员的努力和付出。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对窗帘扇风模拟窗外刮风,虽然这个方案创意得有点过头,但最后窗帘还真被吹动了。和一群creative的同学一起拍摄的有趣是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的。

彩带、蛋糕、奶茶、惊喜……在这样的欢笑声中结束了杀青宴。

 初三(5)班 胡书恬 王悦然 陈饴宁 郑果(编剧组)

 

 

我们究竟想要通过这部作品表达出什么呢?通过一段一段介于晦涩和碎片化的语句之间,所想要传达的东西恐怕是浮光掠影式的播放无法达到的——所谓每时每刻,所谓生命与生活,这究竟是太过纯粹还是太过复杂以至于我们穷尽拍摄的一个星期最终却实在难以达意。我们不知道最终这样一个结果于我们于班于观众到底会留下什么,但不以“意义”或“价值”论成败也确实是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之一。就像戏剧之夜的《死亡诗社》中所言“剔除生命中非生命的部分”,我们也正这么做着,尝试剔除出那些人为附加于生活之上的,教条与“哲学”、欢呼或倒彩,用零零散散下着雨的中午或下午,用熄灯后阳台上的晚风,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思考、拍摄与写作,怀抱光荣、怀抱沉疴、怀抱生命的每时每刻。

高一(1)班 骆芷欣

 

周末晚上九点的杭外你是否见过?

“见过”,我们自豪地说。

我们曾陪伴黑悄悄的教学楼看操场外万家灯火,

我们曾目睹清晨的凉风向食堂三楼的露台坠落。

我们曾在快门声中演绎生活的无措,

我们曾在镜头后无措地生活。

 

夜晚的杭外美得离谱:

深蓝色的天空把白云染成蓝调烟雾,

我们在操场中央掌灯,为星星指引归途……

记得某位男生蹩脚的拉丁舞,

练了一个上午,

却依然有点小土。

还有后期配音小组,

大合唱几百遍几百遍地录,

每遍都跑调跑出新高度。

我们设备不足,

需要老师帮助,

我们于是快乐地举着各科老师的手机凑数,

总算杀出一条血路。

 

杀青那天我们喜悦的泪水流了一宿,

感谢海弗拉斯感谢亲朋好友。

我们,是高一六。

高一(6)班

 

一个偷窃者,一个时间偷窃者,一个来自未来的时间偷窃者和两个“我”。过去的事件被悄悄改变,未来尚未到来,甚至“现在”都无法被决定。Lisa于自我和现在、未来的河流中挣扎。在不停流转变化的时间与自我中,到底何时会迎来最终的和解?

剧本的一次次修改甚至近乎推倒重来,镜头拍摄的每一次斟酌与调整,剪辑时的“分秒必争”都完美诠释了每一个精致的剧本背后都有几个天才的编剧,每一个唯美的镜头背后都有几个摄影千锤百炼的双手,每一个高级的滤镜背后都有后期熬过一整夜的肝。我明白了作为导演,要有多线程任务协调的能力,也要有为微电影现身的勇气与魄力;要有因天气制宜的周密计划,也要有灵活机动的应对措施。

尽管剧本经历无数大改,镜头经历许多重拍,尽管天公不愿笑颜开,尽管ddl让我们死去活来,我们最终让最美好的画面定格在高一7班。

最后感谢每一位成员的付出,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对我们班微电影的认可与肯定。

高一(7)班 胡娄允艺

 

本次微电影制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文字之美、感受语言魅力的机会,让我们用语言表达所思所想,探索文字的魅力。在剧本撰写的过程中,我们花了许多时间梳理剧情脉络,使逻辑更通顺;在修改时,我们向着语言文学化的方向,将平时所读所学活用,融入旁白与对话中;在拍摄过程中,主演们从剧本出发但不拘泥于剧本,立足角色,在部分片段进行基于文本的自由发挥,力图更好贴合角色性格,突出冲突。最后非常感谢各位参与本次微电影制作的老师、同学,他们在前期剧本编辑及拍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让我们的剧本及语言更加富有戏剧性与文学性。                                

高二(3)班 邬蓓贝

 

这次微电影的主题是“Every minute in life”。如此微小却又如此宏大的一个主题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构思初期,众多同学共同参与头脑风暴,我们热心的班主任Ms.Lu也在百忙之中腾出时间倾听同学的想法,并帮助同学理清思路。一部微电影的成功不是偶然,不仅需要一部好的剧本,还需要演员精湛演技的配合。然而,首次从幕后工作转任为演员,我在表演上并无经验。但是在导演的编剧者对剧本的耐心调整,精巧构思和细心讲说下,我们班的微电影拍摄渐入佳境。这次微电影的顺利拍摄离不开任何一位想法提出者,幕后编导者,后期工作者,离不开任何一位四班的同学。

高二(4)班 赵子晴

 

“The barns have stormed/The windows kept/And only one of all the rest/To dance and save us/From the divine mockery of words/Music inflames temperament” It all began with a puddle from where our journey of inquiry commenced. In the discussion lasting for days, we ventured through our common fear, confusion, and the dim, occasional glow ahead of us. Too many things lay untold. Thus, we squeeze them into this small, rough-and -tumble film, hoping it will somehow bring vibrancy and passion to lives.

Thank you, the land, for the bright white light. Thank you, friends and teachers, for your selfless support and sacrifice. Thank you, all of our viewers, for embracing and forgiving our childish rampancy.

高二(5)班 任乐山

 

希望每位杭外的学子都能用心感受生命的时时刻刻,拥抱他人,拥抱自己。

 

大预班供稿 

初高中外文组联合报道

附各班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