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强基 笃行致远——初三年级召开线上家长会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3475 发布时间:2022-06-01 10:45:39


5月12日晚上六点三十分,初三年级召开了线上家长会。会上,学生处主任、创新学院院长朱伟杰为家长们作了生涯规划指导讲座;年级组长卢东波和家长们畅谈了教育过程中的“小烦恼”;任课老师们认真汇报了这一学期的教学情况;班主任们则从点点滴滴中感悟孩子们的成长。“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家庭和学校要携起手来,以生为本,对孩子既要有关爱和包容,也要严谨和不纵容,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



家长反馈:
今天,初中阶段最后一次的家长会还是在线上落幕了,回想初中的三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和疫情的相爱相杀中度过的,我感慨万分,既有对初中生涯结束的不舍,也有对这疫情带来的不完美的初中生涯感到遗憾!今晚两个小时的家长会让我感触良多,受益匪浅,在此我很想和老师们交流一下。
首先是感谢,在杭外初中的三年,我真的非常感谢老师们的付出和培育,不仅要应对繁重的抗疫任务,还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真的很不容易。对此,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每一位老师幸福、安康。
其次是感动,老师们不仅给我们总结了上半学期的学习情况,还给我们讲了接下来的高中规划。规划之路非常丰富,不仅有“英才计划”这样的人才培养计划,也有出国、保送、高考等多元升学路径。这样的多线程、多维度的规划,体现了杭外一贯的教学思路。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要给孩子们的成长留出空间,不以分数和排名论英雄,而是要让孩子们学会理性思考与批判性思维,让孩子们激发自己的内驱力,绽放出不同的烟火!
再次是惭愧,作为家长,我的确做得还不够。为了督促孩子的学习,我的教育办法比较简单粗暴,有时候甚至会去呵斥他,而不是耐心地教导,陪伴。今后我会和他共同成长,不过分看重成绩,而是真正去理解与关怀孩子的内心。
最后是希望,我非常认同老师们提出的“以生为本”的理念,希望以后和老师们多交流多沟通,找到合适孩子们的康庄大道。正如著名教育家刘长铭所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希望在和老师们交流沟通好的前提下,当一个合格的家长,学校班里有什么需要,只要我能做到定会尽最大的努力配合。也希望,我们每一个孩子做好初高中的衔接,争取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初三1班 胡一鑫家长
初三最后一次的家长会,收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在这三年里,林老师、卢老师、方老师等所有的老师们不仅仅教了他们专业的知识,还教了他们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在热情、文明、努力的氛围里成长,在他们人生中这么重要的阶段,很庆幸遇到这么有爱的班级,有良师有益友。
学生处的老师给我们讲了高中的学业规划,很清晰明了,本来茫然的不知道下一步会遇到什么的家长们瞬间对未来有了一个概念。
感谢这次家长会让我们展望了未来,回忆了过去,明确了现在。
——初三2班 高照川家长
此次家长会是初中阶段的最后一次家长会,我们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到学校和老师们对孩子的重视,以及期望我们家长为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多花一点心思,工作忙碌也不能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履行家长的职责,实行家校联合。
朱老师在会上指出,初三的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目标,马上进入高中阶段,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学业规划、活动规划和升学规划,做到知己知彼并有决策和行动。我们家长也不要给孩子太高的要求,要首先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心里愿望定一个小目标而为之努力,一步一步实现更大的目标。了解自我、了解外界、确立目标并努力积极行动。
好习惯的培养确实很重要,我们一直没有给孩子太多分数上的压力,而是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生活习惯和个人综合能力。只要在平时看到他是努力的,对自己不是放任松懈,分数就顺其自然吧,即使成绩不是那么优秀,但只要一直努力终身学习,这就是最好的习惯。在爱好兴趣方面也是如此,积极引导不强迫,让他自己能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并持之以恒。
讲到孩子品行的培养,我们认为不良的品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生活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所影响。现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思想上要独立,而生活经验严重缺乏,人生观、世界观还未成型的时期,明辨是非的能力欠缺,而模仿、攀比、逆反心理却较强,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我们需用充满温馨和关爱的家庭成员关系和师生、同学关系来温暖孩子的心田,在生活中尊重他,理解他,欣赏他,做到严而有度,不能管得太死,也不能放任自由,给孩子合适的自由发挥空间,在积极向上、充满爱心的海洋中熏陶成长。
学校给了孩子们一个勤勉、活泼、团结的学习生活环境,很喜欢老师说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孩子的学习不仅仅是考试分数的高低,更是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我们需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校合作,不断学习摸索,让孩子成为阳光、大气、优秀的人。
——初三3班 夏梓豪家长
我提前几分钟进入家长会直播间,发现屏幕上是初三4班孩子们的张张笑脸,全班一起合唱一首送给妈妈的歌,很欢乐很温馨。黄老师提示这是孩子们为家长准备的惊喜,不要错过。被感动到了,我看到的不仅是眼前孩子们青春洋溢的笑脸,更有杭外和班集体带给孩子们由内而外的自信、快乐,让人欣慰和开心。
这次家长会如期而至,对我来说太及时了;初三下这个节点,感觉孩子刚翻过一座山,接下来的方向和路程还没有很清晰,作为家长,我感觉到有一些迷茫。通过这次家长会,了解到杭外对于升学有完整成熟的体系和丰富的经验,专业有爱的老师们会及时指导,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轨道,这真是身在杭外的又一种幸运。
感谢学生处主任朱伟杰老师为家长们关心的一些问题答疑解惑,也了解到杭外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成就,让人由衷为杭外感到骄傲和自豪。
年级组长卢东波老师以幽默风趣的口吻说起初三年级的一些现象,略显“无奈”,我不禁会心而笑。确实,都是十几岁的娃,太不省心,孩子成长的每一步,背后是数不尽的心血和付出。卢老师介绍初三的老师们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深敬佩的同时,也希望老师们在发现和解决的无限循环中,一定要多保重自己。卢老师还提出了对家长的期望和要求,我会努力,争取做一个优秀的家长。
班主任黄老师分享了很多孩子们的趣事,满满都是爱和包容。我对黄老师的“异性交往”专题班会感到惊喜,对家长来说这是一个有些敏感的谈不好的话题,但孩子们非常信赖的“大维”就不同了,黄老师充满经验和智慧的娓娓道来总是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因为她太了解这些孩子了,既能理解他们、有同理心,又能正确引导不纵容,在青春期遇见黄老师,完美。
这次家长会还见到了好几位新的任课老师,很开心。虽然因为疫情,只能在屏幕上见其影闻其声,但也非常亲切。
总之,这是收获满满的一次家长会,家校真是一种奇妙的连结。
——初三4班 吕言之家长
初中阶段的最后一次家长会就这么落下了帷幕,我心里有着莫名的感动,更是充满了不舍。这三年就像侯老师说的那样真是转瞬即逝。我们好像还没从刚进校时的喜悦里转过弯来就撞上了孩子的青春期,我们就这样一起感受了孩子的蜕变也一同体会了成长。
在杭外初中的三年真的非常感谢老师们的包容和帮助。我常常在想,也许正是有杭外这样的教育土壤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慢下来,才能给孩子的成长留出空间,在她们的青春期给予她们包容和鼓励,让她们渐渐地自我觉醒,从而激发起真正的内驱力。而且在这三年里孩子渐渐养成的理性思考与批判性思维将是她受用终身的宝贵财富。同样与孩子一同成长的还有我们家长。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多维度去看待一个孩子,而不仅仅是分数与排名;我们学会了真正去理解与关怀孩子的内心,而不仅仅是简单粗暴地去处理问题。
今天的家长会上老师既给我们总结了上半学期的学习情况,也给我们讲了接下来的高中学业规划。的确,有目标才有动力,有计划才能执行。我作为家长非常认同老师们提出的“以生为本,加强家校互动”的理念。多交流多沟通,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的道路,对于孩子即将开启的高中生活,我们也充满信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感恩相遇,一生珍惜。
——初三5班 胡书恬家长
最近,杭城中考逼近,孩子的升学问题成为朋友们家中最重大和焦虑的事情;而作为HFLS的家长,我们不仅没有如上烦恼,还参加了学校用心安排的一场衔接初高中的线上家长会;听着老师们的发言,忽然有一种既幸运、又幸福的感觉。
而幸福的当下,烦恼就来了——选择的烦恼。到底是出国?保送?还是高考?这是三条不同的路,但又是三条殊途同归的路。不管孩子们走哪条路,不管是学校、家长、还是孩子们,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孩子们会有一个好的人生。“什么是好的人生?”是无病无灾、顺风顺水、前程锦绣、幸福无忧?还是家庭和学校共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性的环境,磨砺出能迎接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的六边形“战士”。爱的能力、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相处能力。这是HFLS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深厚素养的复合型预备英才的教学目标与理念。作为一名HFLS的家长,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庆幸和骄傲,他们是那么能干、努力和充满朝气;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支持他们;家、校、生共同谱写“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青春舞曲。
——初三6班 鲍馨仪家长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