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共享阅读之果——记西溪水文学社读书交流会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569 发布时间:2022-05-18 10:20:49
和山雾霭之下,欢声笑语之间,我校西溪水文学社在春风和煦的四月举办了一次别出心裁的读书交流会。4月23日,正逢第27个世界读书日,学子们三五成群,随手拿上几本好书,“风乎舞雩,咏而归”。
严文井曾说“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在这青春的年纪,阅读一本好书无疑是让人心旷神怡的。尾藤克曾在《输出式阅读法》中推荐通过把自己读到的内容分享给别人以加深对书本的理解,相似地,通过把阅读过程中的想法与他人探讨也更能帮助我们建构自身及群体的精神需求。这次读书交流会,每位同学都携带了一本自己认为的好书。从《丧钟为谁而鸣》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同学们通过将自己所带的书向一同参会的同学分享,探讨了战争文学、拉美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等内容。
在互相分享之后,主持人徐沈沁怡同学将大家召集到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王张旭同学分享了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一本书——《番石榴飘香》。廖晓芳老师作为一位西班牙语老师在听了王同学的发言后也深有所感,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大学及研究生期间阅读文学作品特别是拉美文学作品的感受。虽然在年龄上有一定的差别,但是两人对文学作品的喜爱是相通的。
在激烈讨论的同时,部分同学也不禁窃窃私语,为自己阅读的匮乏叹气。有同学说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曾经卷帙浩繁的书本早已化作一段段消息、一条条链接,早已丧失了那种字里行间的品悟、咬文嚼字的细致。但同时,竖屏时代也正因信息获取、传播的快捷性,渐渐地取代了部分群众的传统阅读。这个问题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大家都对眼下难以静心恒久阅读感到担忧,而这恰是对恒久静心阅读的渴望,是对真正阅读的重建。廖晓芳老师对此提出了“训练阅读”的方法,也就是通过刻意地计划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的阅读并付诸于行动。通过这样的针对训练,便可以解决书单列了长长一串、书架摆了满满一墙,却仍然“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在危机之下重建精神家园。同学们针对于此也提出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的办法。

最后,黄琼老师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阅读从青春出发,但远不只在青春”,让我们一起以青春之我,共享阅读之果!
感想:
做阅读的人,做正在阅读的人和永不停止阅读的人。文字作为一个窗口存在,可以透过它们看见真的世界,让人不能捂着耳朵生活,让我们思考,再生长。我们在充满目的性的快节奏社会里“刻意”地阅读,“刻意”地开拓一条铺着书页的通道,为读书而蓄力,好让我们能够稳当安心地走上泥泞小路。真是无所畏惧,飞扬的青春,年轻的思想碰撞而翻动着书页,从每个人的声音里吐出丰满的胚芽,这是春天。如果在这不确定的季节与时代里我们要追求一些长久,那就拿起一本书吧!
高一5 郭家彤
参与此次读书交流会就如同在海滩漫步,来自不同师生的高质量发言与友好的讨论就像是五彩缤纷的贝壳,不断地给我出乎意料的惊喜。很感谢西溪水文学社能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交流。
高二2 黄意然
非常感谢这次西溪水文学社举办的读书会,与喜欢阅读的人聚在一起聊天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进入高二下,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与同学聊文学的频率也越来越少,这次读书会,使我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文学、探讨文学。一开始大家都比较羞涩,但后来在主持人的引导和大家的分享下,气氛很快就活跃起来,连我这个一向不怎么发言的人都积极参与讨论。大家都非常友好,尽管我是第一次参加西溪水的活动,却也感受到了“家”的气息,多半是因为“阅读”的原因。真心希望未来西溪水能办更多这样的活动,让阅读真正发生!
高二2 王张旭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