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强拼搏,奋发向上——记者团运动会采访实录(二)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3512 发布时间:2017-10-24 10:46:47
10月19日上午的径赛部分有:各年级的1500米和初中的4X100接力;田赛部分有剑高男子实心球和跳高,初三女子跳远,高二女子跳高,初二女子跳远,高一男子和高三女子实心球,高三男子跳高和跳远。
采访高二男女子1500选手
10月19日早晨八点十几分,随着一声炮响,高二的赛事随着男子1500米展开了。天气十分凉爽,徐徐微风给运动员们创造了良好的天气条件。1500米的路程本显得十分漫长,但在一次次脚步声中最终被浓缩成了七八分钟的短暂。期间不断地反超和加速使这场比赛充满看点。
在采访男子组第一的吴明睿(高二2班)时,小记者很感动地了解到:男子组第一的吴明睿和第二的何明杰在赛前就早已约好互相领跑挡风,以约定手势的方式来互换位置。同时吴明睿同学建议,以后跑1500米的同学们在长跑之前不能吃太多,可能会肚痛或反胃。吴明睿在这次运动会中同时取得了100米第一和1500米第一的好成绩,证明了自己在运动赛场上的水平。
同样,随后在九点四十分左右的女子组1500米比赛同样十分精彩,七个女孩子的身影谱写出不输男儿的气魄。
在采访女子组第一的林一婧(高二5班)时,小记者了解到此次是林一婧同学第二次参加1500米的比赛,同去年一样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在结束漫长的长跑之余,林一婧同学露出的不仅仅只有疲惫,更多的是欣喜和幸福。同时作为800米和1500米的冠军,林一婧同学表示赛前的热身准备和良好的心态都很重要。在跑步的过程中只需要认真地往前跑就足够了。由此可见长跑中的毅力是十分重要的。
希望这些勇敢的长跑运动员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拿出与长跑一般的毅力!
记者团 付意嘉




采访高一男子实心球选手
问:你好,浦东同学。
答:你好。
问:在实心球比赛中拿了第一有什么感想呢?
答:对自己成绩很满意。就是感觉对手马俊杰同学太强大了。
问:但是你超过了他。
答:是的,我很担心最后一轮他会投得比我远,但是他出了一点小意外,成绩能超过他也挺出乎我的意料的。
问:你在比赛前对竞争对手有什么了解吗?
答:听说马俊杰非常厉害,看他那么高大魁梧的身材就知道我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而且看到他第一轮的低空投非常6,就感觉自己要翻车了。
问:为什么后来居然超过了他呢,是什么给了你力量?
答:看到竞争对手这么厉害就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之情,想要超过他所以燃起来了。
问:对下一次运动会抱有什么期望吗?
答:争取再拿个第一吧!
问:对其他对手有什么想说的吗?
答:大家都很棒!
问:马俊杰同学,感谢你能接受这次采访。在实心球比赛中拿到了第二名的成绩,感到满意吗?
答:感觉不太满意,因为觉得自己是可以拿第一的。但是没有,感到挺遗憾的。
问:这次比赛中是有受伤吗?
答:是有一些,但主要还是浦东同学实力十分强大。
问:那么下次运动会还会报这个项目吗?
答:肯定会的,明年再战一次,肯定会第一!
问:有什么想对对手说的?
答:明年等着我吧!
问:袁毅欣同学你好!
答:你好你好。
问:对这次比赛成绩满意吗?
答:感觉不太满意吧。
问:为什么呢?
答:因为之前准备不太充分,以至于在比赛中没有完全体现自己的能力。
问:那你在比赛前对自己的期望是怎样的?
答:我也没有抱太大期望,因为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嘛。我觉得进决赛就很不错了。进决赛之后我还是想拼一拼,但是没有成功,所以非常遗憾。还是恭喜我们班的另外一位选手,他真的非常伟大!
问:那下一次运动会你还要来参加这个项目吗?
答:下次如果要参加的话,我一定会更好地准备这个项目,至少会得一个更好的名次。
记者团 吕赛杨
高一女子1500采访
周俏妤,高一女子1500第一。
Q:对于你这次得第一有什么感想吗?
A:其实有点意料之外吧。因为我其实身体状态不大好。这次原来想着从第二道跑完一圈就好,没想到能得第一。被第二超过的时候还想着这是应该的,没想到后来又超上去了。
Q:跑步的时候放的是你最喜欢的音乐,有什么感受吗?
A:太巧了,放了两首是我点的。就我同学问我要不要去点歌,我就去问了能不能点。然后点了两首防弹的,因为我喜欢防弹嘛。真的很感动,跟那个音乐在一起。因为第一首是run,他们拍那个mv狂奔了三天,我就想他们狂奔了三天累的要死要活的,我不就狂奔七分钟吗?然后后来很累的时候也没有减速,帮助真的很大,感觉就像加了buff。
记者团 严喻琳

采访初二女子4*100选手
初二(4)班,女子4*100年级第二
Q:赛前紧张吗?
A:还好,不紧张。
Q:平时训练吗?
A:当然呀!
Q:感觉训练的效果怎样?
A:蛮好的。
Q:满意今天团队的配合吗?
A:挺满意的,就是男生有点...
Q:好吧,满意今天的名次吗?
A:不怎么满意,觉得本来可以拿第一的。@_@
Q:好的,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明年加油!
记者团 方星阳
在上午进行的初二男子4×100m接力比赛中,初二(2)班再次拿到了第一,他们分别是:王阳明、金湛洋、郑宇缘、朱一宸。相较于女子4×100m接力而言,男子的胜利来得更为不易,也更为精彩。
Q:祝贺你们再次取得了第一名!赛前有预料到会是这个名次吗?
A:当然了,必须得有。
Q:那么是因为什么因素连续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呢?
A:因为我们第二棒的金湛洋跑得很棒,并且最后朱一宸真的冲得很快。
Q:那想对他们说什么话吗?
A(王阳明):我太爱他们了!尤其是金湛洋!
Q:除两位同学的精彩发挥之外,之前做过什么准备工作吗?
A:没有,都是现场临时发挥。
Q:最后还想说点什么吗?
A:爱金湛洋!爱朱一宸!爱所有给我们加油的人!
Q:谢谢!再次恭喜你们夺得冠军!
记者团 朱晏 汪敏熙
其他精彩照片:








摄影:吴欣宇 靳诗雨 石涛 阮桢如 朱恩言 姚懿伦
10月19日下午的项目径赛部分有:高中和剑高的200米及4X100米接力;田赛部分有剑高男子三级跳,初一女子跳远,高三女子跳高,初二、初三男子跳远,剑高女子跳高和高三男子三级跳。
以下是记者团成员从一线发回的运动员报道
采访高一男子1500米选手
今天早上的第一个项目——高一男子1500米在大家的瞩目中拉开帷幕。趁着昨天3000米的余热,又一批勇敢者站在了长跑起跑线上。
在激烈角逐三圈多后,运动员们开始加速冲刺。领头的两位选手相持不下,最终相继冲过终点。其他运动员也咬牙坚持到最后,比赛圆满结束。
记者在终点采访了冠军陈思哲和亚军宓楷松同学。
陈思哲 高一(1)班 男子1500及男子3000冠军
Q:请问你今天对自己的表现还满意吗?
A:成绩还没出来呢不知道。
Q:好吧..那么你是第几次参加这样的长跑项目呢?
A:算上在英特的话第三次。
Q:这样啊。那你为什么总是参加1500、3000米这样的项目呢?
A:这是我2015年以来的一种初心吧。
Q:哇哦!那么在这次比赛过程中感觉如何?
A:比赛过程挺舒服的。像书上说的那样把自己放空然后把每个细节做到最好。没有什么真正的比赛。
Q:听说你坚持每天练习长跑。可以透露一下你在训练中有什么秘诀吗?
A:秘诀没有。主要是靠精神。
宓楷松 高一(5)班 男子1500亚军
Q:请问今天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A:不满意!
Q:为什么啊?
A:最后加速没冲起来!
Q:好的吧…那么你今年是第几次参加这个项目呢?
A:第四次。
Q:为何多次选择1500米长跑这类项目呢?
A:因为我拿了三年冠军本来想再拿一次。我本来想拿六次的。
Q:好的。今天比赛中感觉如何?
A:感觉..比我练习的时候状态差。特别吃力跑的时候。
(P.S:有人爆料陈思哲同学每天都在校园里练习长跑,正如他所说,练习没什么诀窍,夺冠主要靠精神,靠坚持。)
记者团 阮桢如
采访高一女子200米选手
10月19号下午举行了高一年级女子组200米预赛,12人参赛,取前8进入决赛。比赛过程紧张刺激,振奋人心。比赛结束后,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虽然有些选手没进决赛,但仍不气馁,希望下次再创佳绩,取得好成绩。下面是对部分运动员的采访:
运动员1 薛越
问题1:你既跑了100米,又跑了200米,你觉得两次比赛又什么区别吗?比如在准备方面,或者是心态方面?
回答:这个问题好难啊,其实诶没什么不一样,就随便点呗。也没什么好准备的吧,除了一些基本的赛前热身准备。我的心态很平静。就能跑多块跑多快。
问题2:你有什么对其他选手们说的吗?
回答:嗯,选手,我不像她们都很厉害,不像她们有些天天勤于锻炼,我就划划水。
问题3:好的吧,没事。那你觉得跑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情吗?或者是怎样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呢?
回答:不要去想谁比你快或谁会追上来,就管好自己。
问题4:好,十分感谢你能接受我的采访。
回答:谢谢!
运动员2 罗羿嘉
问题1:你好,可以接受我的一个采访吗?
回答:可以。
问题2:你觉得跑100和200米的注意区别是什么?
回答:嗯,主要区别,200米有弯道诶。我很喜欢弯道就是累啊。
问题3:好的吧,那你比赛前都做了什么准备呢,除了做准备活动之外?
回答:我睡了一觉,吃了苹果,喝了双皮奶,吃了……
问题4:很好,那你觉得跑前应该吃什么吗?
回答:可以吃巧克力 ,(⊙o⊙)哦,喝双皮奶……
问题5:好好好停,下一个问题,你想对其他选手说什么呢?
回答:其他选手啊,啊你们都跑慢点这样我就能拿金牌(划去)能得第一啦。
问题6:好,十分感谢你能接受我的采访,谢谢!
回答:谢谢!
记者团 季禹璇

在高三女子4×100m比赛中,高三5班获得了第一名。由于四位参赛选手中的傅潞遥同学需要准备200m决赛,记者对沈雨辰(以下简称“沈”)、欧阳姝琪(以下简称“欧阳”)和马嘉悦(以下简称“马”)进行了采访。
问:首先祝贺大家获得了第一名,跑完得知拿了第一以后大家心情怎么样?
沈雨辰:猴开心啊!
欧阳姝琪:激动啊!
马嘉悦:感觉我们好强哦!
问:Abbey(沈雨辰,第四棒)你领先了第二名好长一段距离!
沈雨辰:可能是因为我们每棒都跑得特别快吧。
问:你们之前有训练过吗?
沈、欧阳:没有,我们就稍微练了一下接棒。昨天才定下来的人和棒次。
问:没有按照去年(跑这个项目)的人来安排吗?
沈、欧阳:去年(跑这个项目)有范文静、天羽,她们今年都没来参加。
问:所以你们还是重新安排了一下?
欧阳:对!我们班4×100又卫冕了欸!
沈:非常开心。
问: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安排你们的棒次的?
马:就是……我既不会跑弯道也不会起跑……所以我就跑第二棒。
沈:就是看每个人擅长跑弯道还是跑直道吧。傅潞遥就又擅长跑弯道又擅长起跑……所以她跑第一棒。
欧阳:然而我只会跑弯道,不会起跑,所以……
问:你们对自己的表现评价怎么样?应该是很棒的吧?
沈、欧阳:对,很棒棒的!因为,差一点就进一分钟了!
问:校纪录是五十—?
沈:五十六秒,还差多啦。八九年的,就一直没有破,超强。
(大家愉快地讨论了一会儿校纪录保持者有多强)
问:这是高三的最后一次在杭外参加运动会,你们有没有什么感想?
沈:有点小伤心。
欧阳:我也是。
沈:但是跑了第一名还是很……就是没有遗憾的感觉。
欧阳:嗯。还是尽力就好。
问:大家还有什么想通过校网或简报的平台对其他同学说的吗?
马:大家要相信自己,即使没有练习,说不定也可以跑4×100!
沈:太丑的照片就不要发了……然后集体的项目成功了就特别感人,大家还是要好好把握!
欧阳:我没什么要说的啦,谢谢你!
问:嗯那好,谢谢你们接受采访!

(高三5班4×100m选手合影,从左向右依次为傅潞遥、欧阳姝琪、沈雨辰、马嘉悦) 摄影:高三5 钱文婧
文字:记者团 陈丹青
采访高一女子4X100选手
问:六班的同学们,请问你们对此次比赛有什么感想吗?
答:本来我们想保七争六的,因为我们还有两百米,大家都很虚。我们班是最外道,所以压力也小一点,然后我们前面什么人也没有,我就一个人拼命地跑拼命地跑,甩后面一连!
问:你们比赛前是怎么准备的?
答:我们练了很久的接棒。
问:有什么想改进的地方吗?
答:我以后要更加努力锻炼变得更强,然后希望后半程会跑得快一点,这次后半程有点虚。
问:我看这次比赛到有一棒有点落后,你们是怎么克服的?
答:是郑唱!啊还有接棒,我们就是用把棒拍到别人手上,这样的配合我们练了挺久的。
问:对于这次比赛,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你们会用哪句?
答:六班六班,六六六六!
记者团 姚懿伦


采访高二女子4X100选手
(回答顺序:王葛烨、刘若嘉、葛潇仪、林一婧,分别是一二三四棒)
Q:跑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吗?
A:就很开心啊,感觉为班级争光了,很自豪;天啊我居然没掉棒!也没跑错道!是奇迹了;很开心,一婧超厉害;开心!
Q:你们觉得是什么因素使你们拿到了第一呢?
A:我觉得是班级的凝聚力,我们比赛前互相鼓励,击掌,感觉身体充满了力量。
就大家都特别信任对方,接棒的时候都会说一句“加油”或者“稳”这种话,特别暖!所以虽然压力很大,分担到四个人身上,我们就有勇气去面对了。
当然是我们“塑料姐妹花”的情谊!
必胜的信念。
Q:跑的时候能听到我们的喊声吗?
A:就只能听到“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的尖叫,还有很大的风声,其他都一片嘈杂,根本听不清。
Q:觉得哪一棒压力最小?or冲起来最爽?
A:最后一棒,因为可以冲刺。第三棒也挺好的。
感觉压力都挺大……真要说的话,我啊我啊。
差不多吧,都不小。
果断第二棒,直道,还不用考虑别的,非常爽。
Q:之前训练得多吗?
A:不多,满打满算就两次,没掉棒真的很棒了,不过有出校去对面工大的操场上练习,所以还是挺习惯的。
Q:有别的想说的吗?
A:她们都很厉害,我没什么压力所以感觉她们特别特别厉害。
她们都超级棒的!!!很喜欢跟她们一起跑步的感觉。
没感觉到累,光顾着激动了。不过6班也好厉害,胡勰特别快。
棒递到我手里,当然要拿个第一回来了。
记者团 郑则灵


采访高二男子4X100冠军队高二(2)班某选手
Q:你觉得这次跑得怎么样?
A:我觉得还挺满意的。
Q:你是跑第几棒的?
A:第三棒。
Q:跑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
A:也没想什么。就是……想的是毕竟赛前我们知道了五班的沈易凡同学因为鞋钉扎到脚里面了,非常遗憾没有参加比赛。然后,因为我们知道其他几个班上了一些相对比较弱的选手,所以当时对卫冕也是有一丝小小的期待,然后最后确实成功了。
Q:那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觉得自己的队友跑得怎么样?
A:我觉得从林闻瀚开始都跑得挺快的。然后我们三棒的交接也挺好的,没出现什么偏差。
Q:你们之前做了什么训练准备吗?
A:我们练过两三天的交接棒,不过也没多少,总共加起来不到一个小时吧。
Q:那你们真的非常棒。最后有什么想说的吗?
A:感谢国家,感谢学校,感谢周老师给我们这次卫冕机会!
Q:好的,谢谢你们!祝贺你们!
记者团 郭苇杭


其他精彩照片:
高一男子200米预赛



摄影:记者团 靳诗雨、石涛、阮桢如、朱恩言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