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甘共苦,勇往直前——记初一综合实践活动日记汇编(三)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869 发布时间:2017-09-28 04:44:03
初一1班:
开心的一天
9月27日是军训的第三天,凉爽的天气与前一天的骄阳烈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让我们初一年级的小脸蛋儿个个都挂上了灿烂的笑容。


也许是我们前一晚的表现实在是太好了,早上一见到教官就看到了一口“大白牙”式微笑,像是在蜜罐子里泡了一个晚上。当然,好心情也为我们减少了许多烦恼。我们四个班分开训练,自己训自己的,教官都不管了,什么“敬礼不礼毕,蹲下不起立”统统都不存在了,还有每五分钟休息一次。套用教官的话来说就是“能收能放”,拿到了一罐蜜,总不能一下子就倒完吧。我们四班班长“small tree tree”说什么我们就练什么,脸上一直都挂着笑容,比往日开心了不知多少倍。就连一直练不好的走路也比平时整齐。
午饭时间,同学们一起回忆教官的点点滴滴,偷偷地说“如果教官走了我一定会舍不得的。”短短二天半的时间,就培养出了如此感情,还是在严格的训练下。不禁感慨我们的感情是如此的丰富,也希望能好好珍惜剩下的时光,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夏丽雅
文娱晚会欢乐多
9月26日晚上,杭外初一(1)班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天的“魔鬼军训”,在悠悠的蝉鸣声中迎来了娱乐晚会。总教官下达命令,让每个班都要派同学上台表演节目。高中的同学们表演了一些极具律动感的唱跳节目。
轮到我们班的同学上台了,只见个子小小、鼻梁上驾着副黑框眼镜的张逸瑞自信满满地走了出来,一拿到话筒就来了一句:“今天呢,我们要给大家表演一个四不像。所谓的四不像,就是不像相声、不像演讲、不像歌剧、不像舞剧!”他的表演引得全场哄堂大笑起来。
最为出彩的,便是随后上场的张树的“各国军歌串烧”了。他毫不怯场,各国语言张口就来,引得台下阵阵惊呼。最后,我们的“老班长”王喆伟还来了一段炫酷的街舞,台下的同学给他拍手打节拍。
——陈天蓝
初一2班:
同甘共苦 勇往直前
“听那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
似乎是被节奏感强烈的军歌“洗脑”了,同学们每天必唱的一首首流行歌曲变成了教官在训练时教我们的歌。一首首铿锵有力的军歌更加烘托出了强烈的军训氛围。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迎来了军训的第三天,在经历了周二阳光的炙烤后,所有同学都黑了一个度,体会了军训带来的苦与乐。一大早,听到了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同学们瞬间来了动力,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周三的训练拉开了帷幕,每天枯燥的“蹲下、起立、跨立、齐步走”等严格的训练,在一声声整齐的口号、嘹亮的军歌、休息时玩闹的陪伴中也被描绘上了各种缤纷的色彩。带着乐观的心情走入训练场,按照教官发布的指令严格练习,按教官的话来说就是“享受这种流汗的感觉”,也许我们做得不够好,但是我们一定会加油。
这几天的练习暴露出了我们班的一个缺点:练习时动作不够整齐。同时因为这个缺点也让同学们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班级是一个集体,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体谅、相互关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管什么事情都需要坚持、刻苦,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所有同学都可以保持着对军训的新鲜、期待,从军训中收获更多的东西。
——卢滢琦
初一3班:
新兵初养成
9月27日,军事训练已进行至第三天。同学们在紧张的训练中开始逐渐地适应军训的节奏。
早晨,伴着未退的雾气,新兵们精神抖擞地站立着。与第一日的睡意朦胧不同,苦练了一天的我们此刻目光炯炯,纹丝不动。

“一二一,一二一”,教官响亮的发号声划破天际,新兵们列成整齐的方阵,有条不紊地进行晨跑。别看大家一个个都特有精神,这可是累得很呢!汗珠从脸颊飞快地往下淌,流过发红的脖子,又痒又粘。还有像被大力士用力绞着一般酸疼的大腿,都在不停地抗议着。但既然选择了军训,我们绝不后悔,更何况,这小小的晨跑只是冰山一角,真正难熬的,还在其后。
“蹲下”二字,现在恐怕已经成为了人人避之不及的“魔咒”,这可不是没来由的。刚开始,我们还没意识到它的可怕,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但自从被教官罚蹲了五分钟后。大家都吓怕了! 蹲久了,两条腿便酸痛难忍,恨不得马上站起来活动活动,再久,两条大腿完全没了知觉,只有一阵酸麻。
当然,我们可不是来诉苦的。没有认真的练习,哪能有骄人的成绩,没有骄人的成绩,又有什么资格休息呢?过惯了温室生活的我们,渐渐地忘却了苦、累、饿为何物,是时候接受阳光雨露的洗礼了。
更精彩的生活在向我们招手,下午的讲座令人期待。相信每天“痛并快乐着”的生活,能够将我们磨砺成为真正的战士。
——徐一平
初一4班:
军 训
面前是火辣辣的太阳,它用似火的热情射放出万丈光芒,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滑落。

是什么支持着我们?坚持!
看,操场上一个个咬紧牙关的少年。瞧,一件件湿透了的蓝白衬衫与白球鞋相映成趣。听,响亮的“一、二、三、四”散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荡漾在我们心灵深处,一遍,又一遍,我只感觉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弥漫在空中。
——朱思颖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